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1020)
- 作品数:1 被引量:38H指数:1
- 相关作者:夏显东张军焦会景黄永梅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演替的生理生态学机制被引量:38
- 2007年
- 对毛乌素沙地稀疏阶段、建成阶段和衰老阶段的油蒿群落的野外观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油蒿群落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生理生态特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随群落盖度的增加,0—20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加,而在20—80cm范围内有所下降。与稀疏阶段和建成阶段的油蒿群落相比,衰老阶段的油蒿群落的平均净光合速率低,光饱合点低,光能及水分利用效率最低,并且日变化过程也表现出受到了明显环境胁迫。在不同的演替阶段,油蒿的气孔导度与植物水势均呈线性相关。随植物水势的降低,处于衰老阶段的油蒿气孔导度降低速率最快。结合气孔导度和水分循环的关系,还初步探讨了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
- 张军黄永梅焦会景夏显东
- 关键词:油蒿植被演替水分代谢气孔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