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30140)

作品数:46 被引量:1,062H指数:21
相关作者:蔡庆华叶麟唐涛李凤清吴乃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生物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水库
  • 13篇三峡水库
  • 12篇底栖动物
  • 10篇水华
  • 10篇群落
  • 7篇大型底栖动物
  • 7篇蓄水
  • 7篇藻类
  • 7篇河流
  • 6篇群落结构
  • 5篇蓄水前后
  • 5篇生态系统
  • 4篇大型底栖无脊...
  • 4篇底栖无脊椎动...
  • 4篇电站
  • 4篇营养化
  • 4篇梯级
  • 4篇类群
  • 4篇功能摄食类群
  • 4篇富营养化

机构

  • 4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枣庄学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城...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基尔大学

作者

  • 44篇蔡庆华
  • 13篇唐涛
  • 13篇叶麟
  • 11篇李凤清
  • 9篇吴乃成
  • 8篇蒋万祥
  • 7篇徐耀阳
  • 7篇傅小城
  • 7篇刘瑞秋
  • 7篇曹明
  • 7篇黎道丰
  • 7篇胡征宇
  • 6篇周淑婵
  • 6篇渠晓东
  • 6篇韩新芹
  • 5篇周广杰
  • 5篇况琪军
  • 4篇刘建康
  • 4篇贾兴焕
  • 3篇薛俊增

传媒

  • 19篇水生生物学报
  • 8篇生态学报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生态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0
  • 5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19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四条支流藻类多样性评价及“水华”防治被引量:87
2006年
应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对长江4条支流水域的藻类多样性进行了评价.比较了4条支流春、秋两季浮游藻类优势种、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等指标,对三峡蓄水后库区“水华”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4条支流的营养水平均属于中-富营养型,童庄河的水质最差,其次为香溪河和青干河,九畹溪的水质较好.春季硅藻的种类数多,绿藻种类数少;秋季则相反.藻类细胞密度的最高值出现在香溪河(6.036×106个/L),生物量的最高值出现在童庄河(19.997mg/L).2项指标的最低值均出现在九畹溪.在春季,童庄河还出现了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sp.)“水华”,并伴有较大量的小环藻(Cyclotellasp.)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ovata).三峡库区的水华属于季节性水华,可通过控制外源污染和增加水体流速来控制.
周广杰况琪军胡征宇蔡庆华
关键词:三峡库区支流丰富度指数
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生态学被引量:40
2009年
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通过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量化监测,对三峡水库湖北库区最大河流香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功能摄食类群生态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以收集者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刮食者,捕食者、滤食者、撕食者相对丰度较小;各功能摄食类群分布明显受时空资源位的限制;香溪河物质循环能力、两岸物质的输入量和粗有机颗粒/细有机颗粒在九冲河明显高于其它河流,在冬季高于其它季节;物质输送能力以高岚河最高,在时间方面以冬季明显高于其它季节。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流速、电导、浊度、总氮、二氧化硅对香溪河河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具有指示作用;二氧化硅和化学需氧量对物质输送能力具有指示作用;水温、水深、二氧化硅、总磷可作为沿岸物质输入量的指标;水温、二氧化硅可作为评估河道中粗、细有机颗粒比例的重要指标。
蒋万祥蔡庆华唐涛渠晓东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拟多甲藻昼夜垂直分布初步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具鞭毛的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是三峡水库多数支流库湾春季甲藻水华的优势种类。研究表明,昼夜垂直迁移是鞭毛藻重要的生态学特征。拟多甲藻形态学特征虽然也有鞭毛和自由游泳能力,但至今仍没有关于该种类昼夜垂直迁移的描述。定点昼夜垂直分层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甲藻水华暴发的优势种之一拟多甲藻种3(Peridiniopsissp.3)是绝对优势种,相对丰度达到45%;该物种与其它鞭毛藻相似,有昼夜垂直迁移的生态学特征,白天趋于在水体上层聚集分布,晚上趋于在水柱中随机分布;太阳光的昼夜交替是影响拟多甲藻昼夜垂直迁移的重要环境因素。
徐耀阳蔡庆华黎道丰王岚孔令惠余伟
关键词:三峡水库春季水华光合有效辐射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水生态系统动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7
2006年
本专辑登录的论文系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三峡水库库区蓄水前后水生态系统变化的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内容包括1)蓄水前后水体理化参数变化;2)蓄水前后水生生物群落变化;3)三峡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4)春季水华暴发过程的连续监测与动力学;5)对三峡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胡征宇蔡庆华
关键词:三峡水库水生态系统群落演替藻类水华
三峡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97
2006年
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部分库湾已出现富营养化态势,并暴发了数次以甲藻(拟多甲藻)和硅藻(小环藻)为主的水华现象,特别是在春季。以香溪河库湾为例,分析两周年的营养状态变化,总体上说,除冬季外,大多数月份为富营养,在春季则为重富营养。对三峡水库22条入库支流库湾的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5条(22.7%)支流库湾为中营养,17条(77.3%)支流库湾为富营养(重富营养化支流库湾有10条,占45.5%);但三峡水库本身水质尚好,仍保持中营养状态。统计分析表明,入库支流流域的年均流量和流域面积与支流库湾叶绿素a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支流库湾越小或年均流量越小,藻类叶绿素a浓度就越高,即越容易在春季形成水华。文中讨论了控制和减缓富营养化几项措施。
蔡庆华胡征宇
关键词:三峡水库富营养化藻类水华
三峡水库库首初期蓄水前后理化因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9
2006年
根据2002—2004年对三峡水库库首的监测,对该水域的理化特征及其动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前后的数据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理化指标空间差异不大,主要随季节变化。部分理化指标在蓄水前后有显著差异。其中TN、TP在蓄水后与蓄水前同期比较有明显降低,分别由蓄水前的周年平均值2.38mg/L、0.274mg/L下降到蓄水后的1.62mg/L0、.132mg/L。在无机氮组成中,NO3-N高达91.25%,而NO2-N仅占1.05%,这表明调查水域有较强的自净能力。透明度、浊度月变化很大,且呈良好的负相关,并在7—9月分别有显著降低与升高,表明本地区水土流失在降雨季节十分剧烈。而TP也随库区水体中悬浮物增高而显著增高,表明流失水土受磷污染严重。但由于同时期PO4-P反而是降低的,则说明此污染并不能有效转化为PO4-P。对营养状态指数(TSIM)的评价表明,尽管蓄水后库首水质污染较之蓄水前有明显降低,但仍呈中营养化水平。与国内其他大型水库比较,结果显示TP、NO3-N都远远高于被比较水库。
曹明蔡庆华刘瑞秋渠晓东叶麟
关键词: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富营养化
三峡水库及香溪河库湾理化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根据2003年6月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后对香溪河库湾的常规监测,对该水域的理化特征及其动态进行了分析,并与三峡水库库首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库湾TN、NO3-N浓度要显著低于库首,前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29mg/L,0.88mg/L,后者两周年平均值为1.62mg/L,1.22mg/L。而PO4-P则是库湾显著高于库首,并且在7—9月库首的TP/PO4-P有显著提高。结果同时表明库首的水土流失较严重,而库湾则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最后对TSIM的计算结果表明,由于TP、TN都处于高水平,库首呈现中营养化(TSIM>37),而库湾则呈现严重富营养化(TSIM>53)。
曹明蔡庆华刘瑞秋渠晓东叶麟
关键词: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富营养化
香溪河小水电的梯级开发对浮游藻类的影响被引量:42
2007年
以香溪河干流上5个连续的小水电站为对象,于2005年10月20—22日分别对其浮游藻类和主要理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占绝对优势(95.54%),其中,线性曲壳藻(Achnanthes linearis)、披针曲壳藻椭圆变种(A.lanceolatavar.elliptica)、扁圆卵形藻(Cocconeisplacentula)为绝对优势种,其平均相对丰富度分别为23.96%、18.62%和12.48%;所有样点的平均藻类密度为6.29×105ind.L-1,最高为1.81×106ind.L-1,最低为2.35×105ind.L-1.方差分析表明,流速变化是小水电站开发影响河流中浮游藻类的主要原因.电站取水坝的建立,使其下游生境(生境3)与其它4个生境显著不同,导致多个参数出现骤变,包括Mar-galef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属的丰富度、硅藻组成、硅藻百分含量等均受到显著影响.
吴乃成唐涛周淑婵傅小城蒋万祥李凤清蔡庆华
关键词:浮游藻类小水电站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18
2010年
2007年7月—2008年5月,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若干入库溪流的河流水文、河流形态、河岸带、水体理化和底栖生物进行调查并应用河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位于上游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而位于城镇下游的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主要体现在河流形态的改变、底栖藻类自养指数升高和底栖动物多样性减小。提出维持丹江口入库溪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建议,除了对上游地区要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外,更要对中游地区受破坏的河流形态进行恢复。
汪兴中蔡庆华李凤清段树桂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态系统健康
香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季节动态被引量:60
2009年
通过大型底栖动物的量化监测,对香溪河水系大型底栖动物季节动态进行研究.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197种,隶属6纲68科,其中,四节蜉、高翔蜉、短尾石蝇为该水系优势类群,不同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以冬季最为复杂,春、秋季次之,夏季相对简单.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以集食者占优,其次为刮食者、捕食者和滤食者,撕食者丰度最小.典型对应分析表明,不同季节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因子差异较大;夏季和秋季营养盐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水深对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有影响.
蒋万祥贾兴焕周淑婵李凤清唐涛蔡庆华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