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01015)

作品数:18 被引量:833H指数:13
相关作者:贺灿飞潘峰华谢秀珍张华刘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制造业
  • 4篇地理集聚
  • 4篇区位
  • 4篇外商直接投资
  • 4篇产业地理
  • 4篇产业集聚
  • 3篇地理集中
  • 3篇实证
  • 2篇中国制造业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市制
  • 2篇集聚经济
  • 2篇集群
  • 2篇国制
  • 2篇北京市制造业
  • 2篇FDI
  • 2篇产业地理集聚
  • 2篇产业地理集中
  • 2篇产业集群
  • 1篇对外贸易

机构

  • 16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5篇贺灿飞
  • 7篇潘峰华
  • 2篇朱晟君
  • 2篇张华
  • 2篇谢秀珍
  • 2篇刘洋
  • 1篇王亮
  • 1篇刘作丽
  • 1篇尹薇
  • 1篇梁进社
  • 1篇王俊松
  • 1篇孙蕾

传媒

  • 4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地理学报
  • 3篇中国软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经济地理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China ...

年份

  • 7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业地理集中研究进展被引量:53
2006年
相关企业的地理集中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创新和市场竞争,也能够共享劳动力市场和基础设施,产业地理集中与产业和城市竞争力密切相关。90年代以来产业地理集中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文章综述了产业区位论、贸易理论以及集聚理论对产业地理集中的解释,并对国内外关于产业地理集中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集中讨论了资源投入、市场需求、企业规模、外部经济、产业联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对产业地理集中的影响,揭示了产业地理集中的微观机制。
贺灿飞刘洋
关键词:产业地理集中区位论贸易理论集聚经济
溢出效应还是挤出效应——对北京市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6
2006年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吸收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吸收外资最多的城市之一。本文利用北京市制造业2001-2004年产业面板数据,对制造业外资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外资进入的挤出效应大于溢出效应,但外资对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可能能够促进外资的溢出效应。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外资对于本地产业发展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地方政府既要看到外资积极的一面,也要注意防范风险。
贺灿飞潘峰华
关键词:挤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实证分析
产业地理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产业分布——以北京市制造业为例被引量:63
2006年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强调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决定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本文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还可能取决于因产业地理集聚和地方化贸易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本文采用1999 ̄2004年北京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流资料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引入产业地理集聚系数、产业联系等变量来研究影响外资产业分布的因素。统计分析表明,在空间上比较集聚、产业内联系较强的产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前期外商投资对于跟进投资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信息溢出效应以及产业联系效应,从而直接导致外资的产业累积效应。外商也强烈偏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盈利率高的产业。外商在充分利用其垄断优势、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尽量避开实际劳动成本较高和进入壁垒较高的垄断性产业。本文的结果显示,发挥本地优势,完善产业配套,促成产业集群是提升城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有效途径。
贺灿飞刘洋
关键词: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转型与中国省区产业结构趋同研究被引量:64
2008年
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过程是中国产业结构重组的重要力量。基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结构在不同产业层次的趋同问题。总体而言,多数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似性,随着产业细分,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呈明显下降趋势。东部沿海省区和全国相似程度最高,西部落后省份和全国相似性最低。资源密集型产业使省区结构与全国差异显著,全球化程度较高、附加值较高、产业联系较强的产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统计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发挥,显著地促进了比较优势相似的省区产业结构趋同,而资源条件不同的省区结构差异化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强化了比较优势对于产业区位的影响,相似国际市场需求以及区位和产业偏好相似的外资促使沿海省区产业结构趋同,也是沿海与内地省区产业结构显著不同的原因。地方分权导致省区市场严重分割,造成了一些省区产业结构趋同。
贺灿飞刘作丽王亮
关键词:经济转型市场化分权化结构趋同
区位通达性与在京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被引量:50
2007年
利用北京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以邮政编码区为空间单元,采用泊松回归模型探讨了在京外资企业的城市内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涵盖了2001年全部的在京外资企业,模型估计中有效样本240个。外资企业具有显著的向中心城区集聚的分布态势,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外资企业更为集中。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的通达性和城市结构对在京外资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接近高速公路、高等院校、外国使馆以及工业园区等对外资企业具有显著吸引作用,离城市中心、火车站和机场距离过远则不利于吸引各类外资企业。研究也发现,制造业外资企业和服务业外资企业以及投资来源地不同的外资企业,在进行城市内部区位选择时存在显著的差异。
张华贺灿飞
关键词:通达性
Foreign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in China:The Role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 Linkages被引量:11
2008年
这篇论文调查决定外国生产投资的工业分发的力量。它在吸引外国投资到生产工业强调工业凝块和工业连接的重要性。在 1999-2004 的时期期间在北京为二位的生产工业使用面板数据,这研究发现有强壮的 intra 工业的连接的地理上聚结的工业对外国投资确实吸引人。以前的外国投资导致了外国投资的当前的工业集中。投资者也赞成资本密集型、技术集中的工业,并且他们趋于被吸引到最有利、出口的工业,但是与高真实的劳动费用和高入口障碍避免工业。拥有比较优点的竞争本地工业为吸引外国投资是批评的。工业簇的存在当然提高一个城市的优美到外国投资。
Canfei He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被引量:204
2006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0-2003年中国各省区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发现中国制造业在空间上越来越集中,而各省的产业结构则越来越多元化。具体而言,大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分散而在90年代更趋集中,而大多数省份产业结构总体上趋于多元化的同时,在90年代后期显露专业化的迹象。统计结果表明,经济全球化、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等是导致产业空间集中的原因,经济地理模型中强调的外部经济并没有促进产业地理集中,激烈的产业内市场竞争推动了产业空间分散。
贺灿飞谢秀珍
关键词:地理集中制造业
产业集群的辨识及其特征分析——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被引量:16
2007年
产业集群是国内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但是如何辨识产业集群却一直困扰着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关键问题是产业集群缺乏统一的辨识标准。浙江省拥有数量众多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而且涉及的产业门类非常广泛,是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最为典型的省份之一。本文利用2001年浙江省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同时选取浙江省各个邮区的四位数产业就业区位商≥3以及该产业内的企业数目≥100家这两个标准,进行产业集群的辨识,共辨识了116个典型产业集群。结果表明,按照该辨识标准,能够辨识出典型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而且每个产业集群都具有明确的产业门类及地理边界。文章最后部分归纳了浙江省典型制造业集群的空间分布以及规模结构等特征。
潘峰华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位商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2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空间分散而在90年代趋于地理集中;大部分省区的制造业结构逐渐多元化,90年代后期以来趋于专业化。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存在显著的产业间差异,出口加工型产业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原材料指向型更加接近资源地而比较分散,消费市场导向型产业需要就近市场也趋于分散,各地区竞相发展的高利润、高税收产业也更趋于分散。本文系统考察了影响各制造业省区地理分布的区位因素,发现影响我国制造业省区分布的重要因素依次为政策和制度因素、劳动力素质和成本、规模经济、自然资源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贺灿飞谢秀珍潘峰华
关键词:自然优势集聚经济产业政策
北京市劳动力结构和空间结构对其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采用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考察北京制造业地理集聚及其形成机制。北京市制造业中传统产业比较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相对分散,制造业呈一定郊区化趋势。实证分析表明,产业劳动力结构和空间结构显著影响北京市产业集聚水平。由于北京市具有一体化的高素质劳动力市场,高教育水平、高技能、高职称以及研发型劳动力显著促进产业集聚,低素质劳动力市场由于地域分割严重,不利于产业集聚。制造业向心分布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但郊区化则推动产业分散布局。内部规模经济是产业集聚的推动力,地方产业政策与引资政策则导致产业离散分布。
贺灿飞朱晟君
关键词:产业集聚制造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