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ZZ005)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章秀英戴春林贝静红季慧丽章剑锋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网络
  • 2篇政治
  • 2篇农民
  • 2篇群体性
  • 2篇群体性事件
  • 2篇网络群体
  • 2篇网络群体性事...
  • 2篇高校学生
  • 2篇高校
  • 2篇城镇化
  • 1篇大学生
  • 1篇怠工
  • 1篇党员
  • 1篇党员质量
  • 1篇动机
  • 1篇动机结构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学生党员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6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篇章秀英
  • 4篇戴春林
  • 2篇贝静红
  • 1篇季慧丽
  • 1篇袁夏
  • 1篇章剑锋

传媒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青年探索
  • 1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心事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网络怠工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2014年
网络怠工是员工基于网络平台而产生的一种工作场所偏差行为。近十年来,员工网络怠工问题开始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研究人员所重视。本文回顾网络怠工的由来、定义及测量;介绍网络怠工的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公正感理论和中和技术理论;分析员工人口学特征、个体心理以及环境因素对网络怠工的影响的研究;整合网络怠工的理论研究,提出网络怠工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发展提出了展望。
戴春林季慧丽毛丽红
关键词:组织公正感
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的动机结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民就某一话题自发或有组织地在网络空间集中表达诉求,并产生一定现实影响的集群事件。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半结构访谈基础上,结合网络调查和线下的问卷调查分两批次采集数据,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参与动机由社会正义、自我表现、自我放纵、跟风好玩四个维度构成。基于"四因素"模型结构,提出针对不同的参与动机和特点开展对高校学生网络事件参与的教育对策。
戴春林章秀英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动机结构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以H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对H学院1200位师生对大学生党员质量满意度的调查和对600位大学生党员自身质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对学生党员发展要求的指标体系、发展中的对照检查体系和发展后的跟踪培养各阶段目标体系的构建,以期达到保证质量的要求。
贝静红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质量
网络使用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其路径——基于9省18个县(市)的问卷调查被引量:28
2014年
政治信任是构建执政合法性和政策有效性的政治心理基础。网络新媒体自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对政治信息传播的垄断和控制,影响了公民政治信任。文章基于全国9省18个县(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了网络接触对政治信任的影响,发现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变量和传统媒体接触的情况下,网络接触负向影响政治信任。结构方程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接触负向影响政府绩效评价和威权主义价值观,正向影响政治效能感,进而间接影响政治信任。由于政府绩效评价和威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力度强于政治效能感,网络接触对政治信任影响的总效应为负。
章秀英戴春林
关键词:网络使用政治信任中介效应
学校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方法研究——基于舟山市青少年2006年和2013年两轮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的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时代向网络时代迈进,如何培养青少年与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人类存在方式的全面变革相适应的能力,是学校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新的着力点。课题组在2006年和2013年对舟山市15所学校、500位青少年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学校培育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贝静红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网络素养
从管理心理学看网络群体性事件——以厦门“PX”事件为例
2014年
以厦门“PX”,事件为例从激励机制的角度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探究群体事件处理过程中受到奖励的对象和问题。发现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处理中虽然存在一些对积极行为的奖励,如对社会正义的追求等,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奖励闹事行为,违规操作,治标不治本,官本位,盲从倾向和追求短期局部利益等奖励问题,致使“PX”事件在全国不断发生.据此提出了奖励和管理对策。
戴春林袁夏章秀英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
农村城镇化发展类型与农民公民意识的发展——以浙江省15个村落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城郊村、经济发达远郊村和经济欠发达远郊村城镇化发展类型大相径庭。通过对浙江省15个村落的问卷调查,发现城市扩张带动的城郊村城镇化推动了农民与城市文明的频繁接触,促进了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发展;经济发达远郊村的内生城镇化提升了农民参与公共生活积极性,增强了政治效能感,但公共性的缺失,使其公共责任意识和民主权利意识显著低于其他村落;经济欠发达远郊村城镇化水平低,农民缺乏参与公共生活和接触现代传媒文化的经历,参与意识和政治效能感最低,但受传统集体主义文化的滋养,公共责任意识显著高于其他村落。
章秀英章剑锋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民公民意识
城镇化对农民政治意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城镇化及其制度创新逐渐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就业,推动城镇郊区城市化,把城市生活方式扩散到农村地区,使农民摆脱封闭、落后状态。通过对全国9个省市18个县市54个村庄的问卷调查发现,城镇化开拓了农民视野,改善了农民生活,提升了农民政治意识的现代性。然而,以现代理想类型的公民政治意识衡量,还有较大差距。这主要因为农民未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民权利,职业生活缺乏参与权,征地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制度化政治参与缺乏,人际交往带有浓厚的传统宗法色彩。因而,推进城乡一体化,须关注农民政治意识发展,使农民政治意识实现良性现代转型与文明进步。
章秀英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政治意识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