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163)

作品数:16 被引量:116H指数:7
相关作者:王文科荆秀艳杨红斌杨胜科姜桂华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地下水
  • 4篇盆地
  • 4篇污染
  • 4篇降解
  • 4篇关中盆地
  • 3篇电极
  • 3篇含油废水
  • 3篇废水
  • 2篇典型土壤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电极
  • 2篇土壤
  • 2篇浅层
  • 2篇浅层地下
  • 2篇浅层地下水
  • 2篇铵态氮
  • 2篇硝基
  • 2篇硝基苯
  • 2篇铝电极

机构

  • 15篇长安大学
  • 6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机械工业勘察...

作者

  • 9篇王文科
  • 5篇荆秀艳
  • 4篇杨红斌
  • 3篇杨胜科
  • 3篇段磊
  • 2篇李元岗
  • 2篇杨晓婷
  • 2篇姜桂华
  • 2篇邱立萍
  • 2篇孙亚乔
  • 2篇李春荣
  • 2篇申圆圆
  • 1篇庞忠和
  • 1篇李琦
  • 1篇张金平
  • 1篇杨泽元
  • 1篇杨帆
  • 1篇田平安
  • 1篇田华
  • 1篇袁利娟

传媒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应用化工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北风沙滩地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调查与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在陕北风沙滩地区采集了769个浅层地下水样,分析了水样的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铁和锰等。利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评价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运用MapGis、Surfer绘图软件绘制了水质综合评价图。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所分析的指标均不同程度地超标,尤其是"三氮"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铁和锰,其他指标污染相对较轻;整个区域浅层地下水69%为良好区、22%为较好区、8.61%为较差区、0.39为极差区。
李琦王文科付格娟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污染
陕北煤矿区实践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功能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人才培养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陕北煤矿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能源开发基地之列,集聚着最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装备,也是资源与环境矛盾较为尖锐的地区,有着培养创新人才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建设旱区地下水与植被关系实习基地、110工法&N00工法实习基地、保水采煤实习基地、地下水库建设与运行管理实习基地、矿山地质环境及治理实习基地、矿山地下水监测实习基地6个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想,对创新人才培养和保障企业人才储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红斌张博辉
关键词:教学基地保水采煤
基于BP神经网络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苏丹红混合组分被引量:1
2009年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以BP算法对混合样品中苏丹红系列的三种组分(苏丹红Ⅰ、苏丹红Ⅲ、苏丹红Ⅳ)的浓度进行测定。在MATLAB 7.0中建立BP神经网络,优化网络条件,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然后对检测样本进行检测。预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在0.03%~9.20%之间。当样品浓度〈0.1×10^-4mol/L时,预测误差较大,均在5%以上;当浓度〉O.1×10^-4mol/L时,预测的相对误差较小,均在5%以下。该方法已用于模拟水样中微量苏丹红的检测。
龙昌玉杨胜科李元岗张金平
关键词:苏丹红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人工神经网络MATLAB语言
红三叶草根际区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被引量:7
2012年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红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inn)根际修复区中分离筛选得到4株以原油作为惟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繁殖的高效石油降解菌。通过菌落形态、显微镜个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4株优势降解菌分别为动性杆菌、藤黄微球菌、蜡状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4株混合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在摇床培养条件下,混合菌54 d对总石油烃的生物降解率达到90.50%,较对照高67.72%。随着生物降解时间的延长,石油组分中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及环烷烃相对总量均呈减小趋势,而芳香烃和其他醇类、醛和酸类的相对含量则有所增加。
申圆圆王文科李春荣
关键词:石油降解菌降解性能
TiO2光催化降解8-苯胺-1-萘磺酸被引量:4
2009年
采用TiO2作为光催化剂,对水中的8-苯胺-1-萘磺酸进行光催化降解。探讨了TiO2对8-苯胺-1-萘磺酸吸附平衡时间及吸附量、TiO2投放量、8-苯胺-1-萘磺酸浓度、溶液的pH值以及光照时间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光照条件下,TiO2对8-苯胺-1-萘磺酸几乎不发生催化效应,而是以表面吸附作用为主,30min左右表面吸附达到平衡;紫外灯管照射时,10mg/L的8-苯胺-1-萘磺酸溶液,反应时间为5—7h,TiO2光催化剂投放量为2.5—3g/L,在pH为4—6时,比较合适,出现最大降解率,降解率可达95%以上。
荆秀艳杨帆田平安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TIO2
铝电极-低压脉冲电解含油废水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09年
高压脉冲电源耗电量大,反应器绝缘安全要求高,不利于工业化应用。为了降低电耗、电极损失,采用铝电极-低压脉冲电解方法,对难降解的含油废水去油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质量浓度为95.0mg·L-1的含油废水中油的去除率超过65%。油去除率随电解时间、电压增加而增大,电解时间达到50min、电压大于7V以后受油分子扩散浓度影响而增加缓慢;适宜占空比、脉冲频率即可发挥脉冲作用,消除钝化效果,又可增强电解效果;体系pH值对电解影响较大,碱性条件有较好的电解效果;适量增加电解质用量可以提高油去除率;电极间距主要影响电耗,随间距减小耗电量增加。
杨红斌荆秀艳杨泽元
关键词:含油废水铝电极
不同介质中石油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以3个不同地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了石油污染物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试验数据分别采用4种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均表现为快反应和慢反应2个阶段,0~15 min为快反应阶段,吸附量达到饱和吸附量的85%。3种土壤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拉格朗日假二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温度下3种供试土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均为负值,3种土壤对石油污染物吸附过程的焓变、熵变依次为:ΔH029.11、29.12、52.70 kJ/mol;ΔS0-100.85、-103.09、-182.66 J/(mol.K)。表明,土壤对石油污染物的吸附是自发进行且为放热过程,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石油被吸附的过程中混乱度降低。
申圆圆王文科李春荣
关键词:石油动力学热力学
铁氰化钾-钙黄绿素体系后化学发光反应测定安乃近被引量:2
2009年
发现安乃近在铁氰化钾一钙黄绿素体系中的后化学发光反应,研究了此后化学发光反应的动力学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并探讨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安乃近加入到铁氰化钾一钙黄绿素体系后,铁氰化钾在碱性条件下氧化安乃近,导致安乃近中连接毗唑环与磺酸基的甲氨基键被氧化而断裂,同时释放一定的能量。溶液中的钙黄绿素吸收反应释放的能量而被激发,激发态的钙黄绿素回到基态产生化学发光。建立了测定安乃近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5-4×10^-3g/L(r=0.9978),检出限为7×10^-6g/L,对浓度为5×10^-4g/L安乃近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
李元岗杨胜科张亚娟朱涛吴莹
关键词:后化学发光反应安乃近铁氰化钾钙黄绿素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同位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0年
土壤原生氮、无机化肥和动物粪便等氮源中15N富集程度存在差异,使得利用稳定同位素N(δ15N/14N)能有效识别地下水中NO3-的来源。但N不是一个稳定的示踪剂,地下水中NO3-的δ15N是N源的初始δ15N值、后期进入含水层的迁移路径中和地下水流运动途径中不同形态的N之间相互转化过程,如矿化、吸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发生的同位素分馏作用后的综合反映。利用地下水中NO3-的δ15N确定其来源必须首先确定分馏作用是否发生及其反应程度。本文重点探讨了判断分馏作用是否发生及其反应程度的方法,总结了N同位素判别地下水NO3-污染源方法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未来研究工作应该以硝酸盐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重点。
袁利娟庞忠和
关键词:地下水同位素分馏包气带
关中盆地典型土壤对铵态氮的解吸特征及滞后效应
以关中盆地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对铵态氮的解吸特征和滞后效应,并分析土壤岩性对解吸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铵态氮在黄土中的等温解吸符合Langmuir Ext1模型,其它土壤类型中铵态氮的等温解吸模式符合Henry...
段磊孙亚乔
关键词:铵态氮关中盆地典型土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