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2012OP05)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君黄天培关雄苏新华潘洁茹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芽胞
  • 2篇芽胞杆菌
  • 2篇苏云金芽胞杆...
  • 2篇转座
  • 2篇转座子
  • 1篇肽链内切酶
  • 1篇相关基因
  • 1篇内切
  • 1篇内切酶
  • 1篇解毒
  • 1篇基因
  • 1篇功能分析

机构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州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关雄
  • 2篇黄天培
  • 2篇张君
  • 1篇赖小华
  • 1篇康榕
  • 1篇张灵玲
  • 1篇潘洁茹
  • 1篇苏新华

传媒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转座子突变获得苏云金芽胞杆菌解毒Cr(Ⅵ)的相关基因功能分析
2014年
为了获得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解毒Cr(Ⅵ)的相关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从Bt407转座子随机突变体库筛选并获得了9株Cr(Ⅵ)还原能力突变株,测定了其转座子插入位点,并研究了表型变化。这些突变株的Cr(Ⅵ)还原能力比野生株极显著提高(p<0.01),其转座子插入位点均为编码假定的肽链内切酶yddH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株与突变株的生长曲线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突变株Cr(Ⅵ)还原能力的极显著提高与菌种数量改变无关。突变株总铬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表明Bt 407主要是通过将Cr(Ⅵ)还原为Cr(Ⅲ)来解毒Cr(Ⅵ)。本研究为构建高效解毒Cr(Ⅵ)工程菌提供了新候选基因材料。
黄天培张君康榕赖小华潘洁茹张灵玲关雄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转座子肽链内切酶
苏云金芽胞杆菌还原Cr(Ⅵ)的转座子突变体库构建和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将高毒性的Cr(Ⅵ)还原成低毒的Cr(Ⅲ),是处理含Cr(Ⅵ)废水常用的方法之一。以高效还原Cr(Ⅵ)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407为研究对象,将转座子随机突变载体pIC333转化Bt407,构建容量为1 500株的随机突变体库,从中筛选出Cr(Ⅵ)还原能力极显著差异(P<0.01)的突变株14株。通过扩增并测定转座子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确定Bt 407-Cr244突变株的转座子插入位点为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Bt 407及其14株突变株的生长曲线十分相近,表明突变株Cr(Ⅵ)还原能力发生改变不是由菌株繁殖能力提高引起的。在培养24 h后,Bt 407-Cr149和Bt 407-Cr285培养液中的总络浓度比Bt 407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这2株突变株在解毒Cr(Ⅵ)过程中除了还原作用,可能还具有生物吸附,而其余12株突变子主要通过还原Cr(Ⅵ)起作用。
黄天培张君苏新华关雄
关键词:苏云金芽胞杆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