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2077)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应亮黄浪欢陈文新丁刘才谭绍早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嘉兴学院长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离子
  • 3篇发光
  • 3篇长余辉
  • 2篇离子交换
  • 2篇抗菌
  • 2篇抗菌活性
  • 2篇活性
  • 2篇发光玻璃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稀土
  • 1篇稀土离子
  • 1篇稀土离子掺杂
  • 1篇离子掺杂
  • 1篇黄色
  • 1篇合成工艺
  • 1篇沸石
  • 1篇复合抗菌剂
  • 1篇NEW
  • 1篇SR
  • 1篇STRUCT...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刘应亮
  • 2篇陈文新
  • 2篇黄浪欢
  • 1篇刘全生
  • 1篇张葵花
  • 1篇崔田
  • 1篇谭绍早
  • 1篇张希艳
  • 1篇雷炳富
  • 1篇丁刘才
  • 1篇隗晨晨

传媒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稀有金属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第五届全国稀...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合成工艺对Sr_3B_2O_6:Eu^(2+)黄色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暖白光LED用Sr3B2O6∶Eu2+黄色荧光粉,系统地研究了灼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粉的最佳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 150℃和2h,荧光粉的晶体结构为三角晶系Sr3B2O6,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晶粒的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荧光粉的激发光谱是主峰位于398nm宽带谱,近紫外和蓝光均能激发,发射光谱是峰值位于574nm的宽带谱,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主要影响荧光粉的发光强度。
刘全生张希艳崔田隗晨晨
关键词:合成工艺
银-铈/沸石型复合抗菌剂的结构及抗菌活性被引量:5
2007年
将银离子和铈离子交换至沸石中得到新型复合抗菌剂,采用XRD、XPS和TEM方法分析了它的结构形态,并研究了其抗菌性能和耐光性能。对含银和铈的量分别为3.2wt%和1.9wt%的4#样品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反应对沸石的晶体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但使它的晶面距增加;热处理温度在700℃以下对复合抗菌剂的晶体结构没有影响;复合抗菌剂大小均匀,呈八面体结构;抗菌活性组分银和铈在样品中以离子态存在。抗菌活性的评价结果表明,复合抗菌剂中的银和铈表现出协同抗菌作用,4#样品对E.coli和S.ae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mg.L-1和300mg.L-1。4#复合抗菌剂还具有优良的光稳定性。
张葵花谭绍早刘应亮丁刘才
关键词:离子交换抗菌活性
硼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玻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硼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玻璃,系统研究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冷却制度等条件对长余辉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热处理温度为1300℃、保温时间为3h、试样随炉冷却的制备工艺可得到发光性能优良的长余辉玻璃,该玻璃的长余辉特性源自在玻璃基体中均匀分布的Eu2+、Dy3+共掺杂的SrAl2O4微晶。
黄浪欢陈文新刘应亮
关键词:长余辉发光玻璃
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
刘应亮雷炳富石春山宋春燕刘正伟张静娴袁定胜容建华黄浪欢
文献传递
稀土离子掺杂对长余辉发光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选择制备了系列Eu2+,Dy3+共掺杂的硼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玻璃。利用发光光谱、余辉衰减曲线、热释光谱系统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对长余辉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掺量组合的Eu2+及Dy3+对长余辉玻璃发光性能有不同影响,在Eu2+及Dy3+掺量比为1∶1(摩尔比)的情形下,随Eu2+离子掺量的增多,发光性能下降;在Eu2+及Dy3+掺量比为1∶2的情形下,随Eu2+离子掺量的增多,发光性能增强。在此实验基础上,围绕缺陷形态及其与稀土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提出了可能的长余辉机制。
黄浪欢陈文新刘应亮
关键词:长余辉发光玻璃稀土离子
Structure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new layered perovskite compounds被引量:6
2007年
New layered perovskite compounds, AgxNa2-xLa2Ti3O10 (x=0.2, 0.3 and 0.5) were synthesized by an ion-exchange reaction of Na2La2Ti3O10 with AgNO3 solu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EDX), X-ray diffractometry(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The ion-exchange processes were optimized, an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light permanency and water-resistance were evaluated. Surprisedly,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rystal structure of Na2La2Ti3O10 are found by the exchange of silver ions. The Ag0.3Na1.7La2Ti3O10 particles conglomerate obviously with irregular shape and size. Ag0.3Na1.7La2Ti3O10, possessing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of 180 mg/L and 240 mg/L, has high antibacterial activity, good light permanency and water-resistance. The ionic state silver in AgxNa2-xLa2Ti3O10 i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e component.
谭绍早张力玲夏燎原刘应亮李笃信
关键词:抗菌活性离子交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