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98B02)

作品数:34 被引量:230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平仓丁文峰魏朝富张仕超梁川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科学院西南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水利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坡面
  • 5篇紫色土
  • 5篇径流
  • 4篇产沙
  • 3篇地表径流
  • 3篇地形
  • 3篇水土
  • 3篇土壤
  • 3篇农村
  • 3篇农业
  • 3篇丘陵
  • 3篇流域
  • 2篇道路网
  • 2篇道路网络
  • 2篇植被
  • 2篇石流
  • 2篇水动力学
  • 2篇水动力学参数
  • 2篇水分
  • 2篇水土流失

机构

  • 21篇长江科学院
  • 9篇西南大学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3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黄河水利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长江流域水资...

作者

  • 13篇张平仓
  • 11篇丁文峰
  • 9篇魏朝富
  • 4篇张仕超
  • 4篇翟博文
  • 4篇梁川
  • 3篇邵景安
  • 3篇花可可
  • 3篇刘洪鹄
  • 3篇胡波
  • 2篇杨馨越
  • 2篇程冬兵
  • 2篇师哲
  • 2篇李亚龙
  • 2篇李勉
  • 2篇陈华
  • 2篇岑奕
  • 1篇王一峰
  • 1篇舒安平
  • 1篇任洪玉

传媒

  • 11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人民长江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2篇项目管理技术
  • 2篇Journa...
  • 2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泥沙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农业工程
  • 1篇第八届中国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3
  • 4篇2011
  • 19篇2010
  • 1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逼近理想价值的水电工程招投标机制设计
2013年
为了确保水电工程发包方在招标中以合理的工程造价实现工程价值最大化,本文通过逼近理想价值法,以工程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将商务报价、工期、技术评审等为约束条件,构建以价值为主,造价、质量、工期均衡的招评标机制。该法拟用变权层次分析法由投标方对项目功能权值进行优化,利用逼近于理想解排序法筛选最佳价值权值方案,用价值工程法计算工程价值。通过案例分析,该机制能实现招标方工程价值最大化的目的,而且其可操作性较强,更适用于大、中型水电项目的招投标中。
翟博文梁川张俊玲
关键词:招投标贴近度
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水分不足是限制川中丘陵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重要因子。本文通过不同节水栽培措施条件下的耗水特性、潜在蒸散量与作物系数的研究,对冬小麦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常规灌溉(保证田...
赵小蓉; 赵燮京; 王昌桃;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冬小麦水分生产效率
文献传递
长江上游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及其防治对策被引量:13
2010年
紫色土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对紫色土坡面产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紫色土坡面产流特征对水土流失的作用机制以及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紫色土坡耕地产流模式以蓄满产流为主,壤中流在坡面径流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导致土壤粗骨沙化,土壤养分流失途径与营养元素的溶解性有关,易溶的N、K主要以溶解态流失,易被土壤固定的P主要随土壤颗粒流失;壤中流是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重要外营力之一,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必须对其加以干预。提出长江上游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策略与"增渗防冲、排水保土,先排后蓄、蓄以为用"的治理措施。
牛俊张平仓邢明星
关键词: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长江上游
紫色土和红壤坡面径流分离速度与水动力学参数关系研究被引量:25
2010年
土壤剥蚀是土壤侵蚀、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子过程,对其定量研究是建立具有明确物理意义侵蚀模型的理论基础。采用放水冲刷法,在3.0m长、1.0m宽的土槽上,通过4个不同坡度(5°、10°、15°、20°)、5个不同放水流量(1.3l/min、3.0l/min、5.5l/min、6.5l/min、8.5l/min)的组合实验,对红壤和紫色土坡面径流分离速度与径流剪切力、单位水流功率、水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能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坡度条件下,分离速度随放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对于相同的放水流量,分离速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然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有随放水流量的增大达到峰值的时间有提前趋势。径流剪切力、单位水流功率、过水断面单位能量及水流功率四个参数与分离速度均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但相对而言,水流功率更能准确反应坡面分离速度的变化情况。实验条件下,红壤坡面土壤剥蚀的临界水流功率值为0.0083N/(m.s),紫色土坡面土壤剥蚀的临界水流功率值为0.062N/(m.s)。
丁文峰
关键词:紫色土红壤坡面径流水动力学参数SOILSOIL坡面土壤
土壤液限和抗剪强度特征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紫色土区被引量:16
2011年
紫色土区土壤力学性质独特,造成土壤侵蚀现象严重,对水土保持和农田基本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此,以紫色土和水稻土两种代表性土壤为例,通过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和快速剪切试验,测定土壤的液限及抗剪强度特征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紫色土和水稻土两种土壤的液限值差异较大;紫色土的液限值为13.37%~15.75%,平均值为14.42%,水稻土液限值为42.61%~47.64%,平均值为45.16%;紫色土为一般性粘土,而水稻土为高液限粘性土。粘粒和有机质是影响土壤液限值的重要因素,且土壤液限受有机质影响最为强烈,三者之间符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相应的VAF和RMSE值分别为92.18,96.86和0.19,0.24,R2值分别为0.922和0.969。在100kPa固定压力下,紫色土和水稻土的抗剪强度差异明显,水平值分别为61.91kPa和46.76kPa,水稻土的抗剪强度小于紫色土,且土壤液性指数与抗剪强度之间具有明显的指数函数关系。
花可可魏朝富任镇江
关键词:紫色土液塑限抗剪强度液性指数
农村田间道路工程对局地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从田间道、生产路尺度,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农地整理结合试点下重庆市合川区大石镇高川等4个行政村田间道路廊道特征及其不同缓冲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表明:①新农村建设与农地整理结合试点下农村田间道路建设标准逐步提高.生产路密度从51.103 m/hm2降到45.581 m/hm2,田间道密度从12.934 m/hm2提高到22.11 m/hm2,连通度从41.94%提升到55.06%,环通度从12.62%提升到32.38%.②田坎路与废弃道路的复耕和道路沿线田块规整,改善了景观破碎度.斑块边界的复杂弯曲程度降低,斑块形状规则化程度与连接度提高,景观破碎度减小.③农村田间道路对土地利用景观干扰强弱呈规律性变化.田间道10 m以内干扰强度最剧烈,10~25 m较剧烈,25 m以外干扰度随距离增加逐渐衰减.生产路2.5 m以内干扰度随距离增加急剧增强,2.5~10 m干扰度最强且随距离增加而减弱,10~30 m干扰强度基本不变,30 m以外随距离增加干扰度逐渐衰减.
张仕超尚慧修维宁魏朝富
关键词:缓冲区景观指数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腹地农村道路体系的优化与网络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在四川省、贵州省和重庆市选取了5个样区,参考各样区农村道路建设标准,优化富有长江上游经济腹地区域特色农村道路体系.借助ArcGIS9.3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和网络分析法,分析道路网络空间特征指数,揭示了区域道路体系及其网络特征的差异性和规律性.结果表明,长江上游经济腹地5个样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差异加剧了各级道路体系优化重点的区域差异:桐梓样区(贵州省)和秀山样区(重庆市)在优化路网的同时重在提高路面质量,芦山样区(四川省)、合川样区和忠县样区(重庆市)重在优化环路网;各样区的网络特征指数除成本比C指数有所降低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农村道路网络空间特征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道路密度与网络闭合度α指数、线点率β指数、网络连接度γ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指数呈显著负相关;Moran指数进一步表明:通过道路工程优化,地势相对陡峭的样区道路密度显著增加,而地势相对较平坦的样区道路密度增幅不大.因此,农村道路作为一个农村景观廊道或农田物质流、价值流通道,可用网络分析进行评价,并实现农村道路体系网络优化.
严飞张仕超魏朝富陈华
关键词:网络特征
长江中上游坡耕地侵蚀产沙调控理论与实践被引量:4
2018年
针对以往长江中上游坡耕地水土流失研究中忽视壤中流,侵蚀产沙调控措施缺乏理论依据等问题,以人工模拟降雨实验为手段,基于细沟侵蚀临界坡长等理论,提出了既能截、排地表径流,又能排导壤中流的新型截水沟布局技术,改变了传统截、排水沟的设计思路。其原理是,在坡面截、排水沟的设计和布局中,以坡面细沟发育临界坡长为截水沟布设间距,阻断细沟发生,有效减少坡面侵蚀产沙和面源污染物;截获的坡面污染物通过梯级网络化调控体系排、蓄、集,经处理后可再次利用。该技术有效改善了坡耕地季节性干旱、缺肥以及河流水质问题,为长江中上游地区坡耕地侵蚀产沙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张平仓丁文峰
关键词:坡耕地地表径流壤中流水文过程长江中上游
放水冲刷条件下坡面植被空间布局对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植被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土壤表面没有植被的降雨侵蚀量是未扰动森林土壤的16倍[1]。Zheng在子午岭林区的研究也发现,当地表植被生长良好时,降雨、地形、坡度等因素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很小。而土壤表层一旦失去植被保护或根系的固结时,
丁文峰李勉
关键词:坡沟系统侵蚀产沙
水肥交互作用对稻田氮素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蒸渗仪方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稻田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和施肥方式的氮素利用率和氮素平衡,结果表明:稻谷氮素累积量占植株氮索累积量一半左右,间歇灌溉模式和传统淹灌模式氮素累积量的差异反应在茎和绿叶和实粒,而在黄叶和秕粒中差别不大;差值法测得氮肥利用率比同位素法偏高,但二者均表现为间歇灌溉氮肥利用率高于淹灌模式,且间歇灌溉模式下低氮水平氮肥利用率高于高氮处理;根据同位素示踪法计算氮素平衡,氮素在稻田系统中的分配为氨挥发和反硝化占37.4%~51.7%,土壤残留占20.4%~37.7%,作物吸收占9.2%~36.4%,淋失占0.3%~16.4%。
李亚龙崔远来李远华张平仓
关键词:间歇灌溉淹灌氮素利用率氮素平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