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KJ2008-Y35)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钟玉敏吴昊顾晓红高伟王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变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肺血
  • 2篇肺血管
  • 2篇肺血管病
  • 2篇肺血管病变
  • 2篇病变
  • 2篇磁共振
  • 1篇导管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吴昊
  • 3篇钟玉敏
  • 2篇孙爱敏
  • 2篇朱铭
  • 2篇王谦
  • 2篇高伟
  • 2篇顾晓红

传媒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外周肺血管病变影像学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外周肺血管形态学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的非青紫型CHD患儿(其中164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36例合并术后残存外周肺血管狭窄),在手术前或心导管造影(ACG)前行CT血管造影(CTA)和(或)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检查,分别测量外周肺血管狭窄处内径,并与手术或ACG实测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ACG、CTA和MRA均能清晰显示外周肺血管及其分支形态学发育情况,CTA和MRA对外周肺血管内径的测量值与手术或ACG实测值相似。结论 CTA、MRA是无创性评估外周肺血管形态学发育情况的良好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取代有创性ACG检查。
吴昊钟玉敏高伟朱铭孙爱敏王谦顾晓红
关键词:CT血管造影心导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及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有了更多选择,诊断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临床上较常见的影像诊断方法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声心动图(Echo)、多层螺旋CT(MSCT)和磁共振成像(MRI)。其中MRI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能同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和功能进行评价。文章着重对MRI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吴昊钟玉敏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病变影像学方法比较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肺血管形态学上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400例合并肺血管狭窄的青紫型先心病患儿(250例术前,150例术后残存),在手术前或心血管造影(ACG)前行计算机体层成像血管造影(CTA)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分别测量肺血管狭窄处内径值,并与手术或ACG实测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ACG、CTA和MRA均能清晰显示肺血管及其分支形态学发育情况,CTA、MRA对肺血管内径的测量值与手术或ACG实测值相似。结论 CTA、MRA是无创性评估青紫型先心病肺血管发育情况的良好影像学方法,可以取代有创性ACG检查,尤其是MRI,无辐射,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昊高伟钟玉敏朱铭孙爱敏王谦顾晓红
关键词:肺静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心血管造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