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099)

作品数:19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桂双英陈玉林钱珊珊陈磊蒋晓静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教育部安徽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7篇青藤碱
  • 5篇液晶
  • 5篇体外
  • 5篇经皮给药
  • 5篇给药
  • 4篇盐酸
  • 4篇盐酸青藤碱
  • 4篇透皮
  • 4篇微针
  • 3篇药物
  • 3篇药物载体
  • 3篇凝胶
  • 2篇原位
  • 2篇溶致液晶
  • 2篇水杨酸
  • 2篇水杨酸甲酯
  • 2篇体外评价
  • 2篇体外透皮
  • 2篇自溶
  • 2篇流变学

机构

  • 18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教育部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安徽省教育厅
  • 1篇安徽省中药研...

作者

  • 16篇桂双英
  • 4篇陈玉林
  • 3篇蒋晓静
  • 3篇陈磊
  • 3篇钱珊珊
  • 2篇储晓琴
  • 2篇吴晓晴
  • 2篇方慧慧
  • 2篇吴星星
  • 1篇杨晔
  • 1篇刘明群
  • 1篇梁心
  • 1篇杨转转
  • 1篇王琦
  • 1篇陶曜天
  • 1篇郭健
  • 1篇杨烁
  • 1篇李涛
  • 1篇刘玉娟

传媒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4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草药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公藤活性及药剂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雷公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和皮肤疾病等,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雷公藤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其中95%为萜类化合物且多为主要活性成分。本文就近年来雷公藤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药剂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雷公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蒋晓静杨烁桂双英
关键词:雷公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的处方筛选与体外透皮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优选出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的最优处方,并考察所制备的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的体外透皮性能。方法以植烷三醇为基质,采用自乳化法制备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以累积渗透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化处方;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小角度X射线散射仪对制备的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进行表征;并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的透皮性能。结果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最佳处方为植烷三醇66%,水22%,水杨酸甲酯12%;所制得的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为六角相;体外透皮实验显示,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的累积渗透量是市售复方水杨酸甲酯软膏的2.76倍。结论优选的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可显著提高水杨酸甲酯的透皮性能,为水杨酸甲酯六角相液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汪盛梅吴晓晴桂双英
关键词:水杨酸甲酯经皮给药
微针在经皮给药系统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由于皮肤对药物的吸收有阻碍作用,以传统透皮方式给药难以达到治疗效果,经皮给药的关键在于如何突破皮肤的屏障作用。微针是一种结合皮下注射与经皮给药双重释药优点的新技术,微针可以在皮肤上产生供药物通过的孔道,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经皮吸收,特别是对于多肽、蛋白和疫苗等经皮渗透性显著提高。该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对微针的制备材料和制备方法、微针的分类及其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陈磊桂双英
关键词:微针经皮给药
液晶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液晶纳米粒是由一定浓度的两亲性脂质在水中自组装分散形成的纳米粒,具有生物相容性高、生物黏附性好、载药量大等优点,其独特内部结构能够包封不同性质的药物,适合多种给药途径。液晶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对液晶纳米粒的形成,制备工艺,表征及其作为载药体的应用予以归纳和总结,为液晶纳米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单倩倩桂志萍桂双英
关键词:药物载体
青藤碱液晶凝胶的制备及体外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制备青藤碱液晶凝胶,并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其流变学性能与体外透皮特性,并与青藤碱软膏与青藤碱亲水凝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植烷三醇-水体系制备青藤碱液晶凝胶,并利用偏光显微镜(PLM)及小角X射线衍射(SAXS)对青藤碱液晶凝胶进行表征;利用DHR-2流变仪考察青藤碱液晶凝胶的流变特性,并与青藤碱软膏和青藤碱亲水凝胶进行比较;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并比较青藤碱液晶凝胶、亲水凝胶与软膏的体外透皮特性。结果青藤碱液晶凝胶外观无色、澄清、透明,PLM下为暗视野,SAXS显示为立方相;流变学参数良好;青藤碱液晶凝胶、软膏、亲水凝胶的体外稳态透皮速率分别为153.93、119.99和106.89μg·cm^(-2)·h^(-1),累积释放量Qn(%)分别为93.76%、91.55%和87.60%。结论 PLM和SAXS可用于表征液晶凝胶,外观良好,流变性适宜,青藤碱液晶凝胶的体外累积释放量和体外透皮速率均优于青藤碱软膏和亲水凝胶,可为青藤碱经皮给药剂型提供理论参考。
曹娇娇李争光李倩储晓琴桂双英何宁
关键词:青藤碱液晶凝胶流变学体外透皮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索拉非尼PLGA-TPGS聚合物纳米粒的处方与工艺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优化索拉非尼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D-ɑ-tocophery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聚合物纳米粒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索拉非尼与PLGA的质量比、有机相与水相的容积比、乳化剂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的浓度因素对制备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并对最优处方与工艺下纳米粒药物的体外释放、形态和粒径进行考察。结果最佳处方为:索拉非尼与PLGA的质量比为1∶11.56;有机相与水相的容积比为1∶5.56;乳化剂TPGS的浓度为0.03%。制备的优化纳米粒形态均一,平均粒径为249.6nm,包封率为89.78%,载药量为9.41%。体外索拉非尼在含1%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液(pH5.0、pH7.4)中呈二相释放,120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0.69%±4.70%和40.67%±3.77%。结论所优选的索拉非尼PLGA-TPGS纳米粒处方与工艺合理可行,体外实验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可为后期体内、体外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黄宇哲桂双英储晓琴
关键词:索拉非尼
青藤碱微透析体外回收率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考察浓度、流速对回收率和损失率的影响,为体内青藤碱微透析实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定回收率,采用超高效液相测定青藤碱含量。结果流速相同时,探针的回收率和损失率与周围药物浓度无关;探针的回收率随着流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定的回收率与损失率在各流速下相近。结论微透析法可用于青藤碱体内药动学研究,反向透析法可用于青藤碱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测定。
钱珊珊陈玉林桂双英刘明群陈磊
关键词:微透析青藤碱
复合物微针的制备及其对盐酸青藤碱透皮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优选复合物微针的处方工艺,并探讨微针对盐酸青藤碱透皮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浇铸法制备复合物微针,采用单因素法优选处方,并对微针进行表征。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微针处理皮肤对盐酸青藤碱微乳凝胶、盐酸青藤碱凝胶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优选出微针的处方工艺为:质量分数90%麦芽糖与10%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在160℃混合均匀作为微针基质,并向其中加入重量比10%的聚乙二醇(PEG-4 000)作为脱模剂,在65℃脱模;制备出的微针,形貌学考察与机械强度考察均符合要求。微针预处理皮肤后分别使得盐酸青藤碱微乳凝胶、盐酸青藤碱凝胶的累积渗透量增加了15.50倍和22.13倍。结论:复合物微针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使用复合物微针对大鼠皮肤进行穿刺后与单纯的被动扩散比较,能显著增加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的累积渗透量,微针为盐酸青藤碱透皮给药系统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无痛的透皮给药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磊桂双英钱珊珊方慧慧
关键词:微针盐酸青藤碱经皮给药
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从溶致液晶的形成、结构特点以及在药物载体领域中的应用做归纳总结,分析其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前景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对添加物对甘油单油酸酯溶致液晶形成及结构的影响进行讨论,为进一步研究溶致液晶载药系统提供参考。
宛君桂双英杨转转杨转转
关键词:添加物药物载体
他克莫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测定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制备他克莫司固体分散体,提高他克莫司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体外溶出度为指标,从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聚维酮K30(PVP K30)、羟丙甲纤维素(HPMCE3)、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中筛选最优载体及其比例。并采用差示热量扫描(DSC)、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电镜(SEM)等进行物相表征。结果:4种不同载体制成的固体分散体均能增加他克莫司体外溶出度,通过比较优选出HPMCE3为最佳载体。物相鉴定表明,他克莫司大部分以无定型状态分散于HPMCE3中。结论:制备他克莫司-HPMCE3固体分散体可以明显提高其体外溶出度,且制备方法简单可行。
方慧慧郭健桂双英牛敏智
关键词:他克莫司羟丙甲纤维素固体分散体溶出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