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70183143) 作品数:3 被引量:4 H指数:1 相关作者: 吴广智 崔树森 刘浩宇 李强 更多>>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丙戊酸钠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p-S^(473)-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切断后丙戊酸钠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p-S473-Akt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1、2、3、7、14d五个时相处死后取患侧L4-L6脊髓前角,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损伤后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S473-Akt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UNEL法检测显示:实验组的凋亡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3d时,p-S473-Akt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3-14d,p-S473-Akt的表达逐渐下调。实验组:术后2d时,p-S473-Akt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2-14d,p-S473-Akt的表达逐渐下调。组间数据分析显示:术后2-7d,实验组相关p-S473-Akt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钠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丙戊酸钠激活了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 吴广智 刘浩宇 崔树森关键词:AKT 脊髓前角 丙戊酸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了解丙戊酸对大鼠臂丛撕脱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单纯损伤组和丙戊酸组,每组36只。制作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模型,丙戊酸组给予喂食溶解有丙戊酸(每日300m异/kg)的水代替正常饮用水。术后分别于1、2、3、7、14和28d应用硫堇染色、TUNEL和透射电镜观察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凋亡数量和超微机构变化。结果单纯损伤组和丙戊酸组术后1~7d神经元数量均无明显变化,14d和28d数量急剧减少。丙戊酸组神经元存活数量较多,在第14天和第28天分别为(79.93±2.88)%和(59.88±4.48)%,与单纯损伤组[分别为(69.82±4.08)%和(43.08±3.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损伤组和丙戊酸组伤后第1天无阳性表达,第2至28天均可见凋亡细胞。两组比较,丙戊酸组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减少,在第3天和7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导致运动神经元大量死亡,应用丙戊酸可减少神经元凋亡、增加神经元存活数量。 吴殿秀 吴广智 李强 崔树森关键词:臂丛撕脱伤 运动神经元 脊髓 丙戊酸 细胞凋亡 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丙戊酸钠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p-ERK1/2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切断后丙戊酸钠(VPA)对相应脊髓运动神经元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er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于术后1、3、7、14d四个时相处死后取患侧L4-L6脊髓前角,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ERK1/2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将两组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3d时,p-ERK1/2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7-14d,p-ERK1/2的表达逐渐下调;实验组:术后3d时,p-ERK1/2的表达达到高峰;术后7-14d,p-ERK1/2的表达逐渐下调;术后1-7d,实验组相关p-ERK1/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PA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因为VPA激活了MAPK/ERK信号传导途径。 刘浩宇 吴广智 崔树森关键词: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脊髓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