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71058)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袁登华杨双毕振力肖玫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品牌印象研究述评被引量:11
- 2012年
- 品牌印象是消费者基于对品牌信息的感知和体验而在头脑中留下的品牌部分或整体信息。品牌印象形成涉及到类别信息加工和个别化信息加工两方面,其认知加工模式还存在争议。品牌印象实证研究主要存在以品牌主观形象为核心的品牌印象研究和以品牌拟人化特征为焦点的品牌印象研究两条线路。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无论是品牌形象研究线路还是品牌人格研究线路,探讨的都是品牌的客观特性在消费者头脑中留下的主观印象,其本质都是对消费者品牌印象的研究。品牌印象是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基础。品牌建设的任务就是在深刻把握消费者品牌印象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和控制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联想、态度、信任和忠诚来积累品牌资产。
- 袁登华杨双
- 关键词:类别信息
- 购后行为的维度与差异:基于不同消费情境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将口碑、重购和溢价作为购后行为的测量维度。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购后行为生成机制模型。通过不同消费情景下的模型实证,揭示了三个测量维度在体现购后行为潜变量特质上的差别和外因变量对三个测量维度作用的差别。进一步阐述了实证结果对管理决策的启示,包括如何处理用户锁定与品牌建设的关系,追求销量与追求溢价的关系,统筹购后行为显性行为与隐性行为的关系。
- 毕振力袁登华
- 关键词:购后行为口碑溢价
- 品牌不安全感的危害机制与化解策略
- 2012年
- 品牌不安全感是指消费者对某品牌存在潜在或现实威胁的主观感知和担忧。以往文献中,与品牌不安全感有关的研究主要隐含在两个领域:一是以产品伤害危机为中心的品牌心智变化研究;二是以企业伦理责任为中心的品牌心智变化研究。但这两个领域都尚未揭示消费者品牌不安全感的实质、心理表征、危害机制和预警功能等。品牌不安全感是消费者回避或拒绝某品牌的心理根源之一。因此基于产品伤害事件频发的事实和品牌心智理论,有必要对品牌不安全感作系统研究,具体探索品牌不安全感的本质内涵、导致品牌不安全感的威胁源、品牌不安全感的心理表征、危害机制、预防和化解策略、以及品牌心理安全管理理论等问题。
- 袁登华杨双肖玫
- 关键词:危机化解
- 品牌关系作用机制: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差异——基于移动通信消费领域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本文以关系质量理论为基础,按照品牌关系的形成—品牌关系质量—品牌关系绩效的研究框架,构建了一个消费者品牌关系模型。用手机购买和手机卡选择代表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品牌竞争程度和品牌转换障碍的不同情境,并利用来自同一样本的手机购买和手机卡选择的两组调查数据,分别对这个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品牌关系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品牌关系的作用机制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结果的启示方面,提示管理实践中应当正确处理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的关系,以及要根据服务业消费的特点获取有效的竞争优势。
- 毕振力
- 关键词:品牌形象关系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