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2KYA127)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彦亮周稚辉范伟伟黄志峰朱莉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颌骨
  • 4篇细胞
  • 4篇下颌
  • 4篇下颌骨
  • 4篇坏死
  • 3篇颌骨放射性骨...
  • 3篇放射性
  • 3篇放射性骨坏死
  • 2篇低强度超声
  • 2篇缺损
  • 2篇缺损修复
  • 2篇颌骨缺损
  • 2篇颌骨缺损修复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下颌骨缺损
  • 2篇下颌骨缺损修...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纤维细胞生长...
  • 2篇碱性成纤维

机构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6篇王彦亮
  • 5篇周稚辉
  • 4篇范伟伟
  • 2篇黄志峰
  • 2篇朱莉
  • 1篇麻健丰
  • 1篇李洪远
  • 1篇朱雁林
  • 1篇李偲
  • 1篇顾玲
  • 1篇马锴
  • 1篇许丽
  • 1篇毛静静
  • 1篇任曼曼
  • 1篇王燕

传媒

  • 3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口腔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原蛋白缓释载体促进早期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胶原蛋白缓释载体在兔下颌骨缺损成骨修复中的作用,研究bFGF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及缓释后的作用效果。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bFGF胶原海绵组、胶原海绵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只。随后外科手术建立兔双侧下颌骨洞穿性骨缺损,实验各组放入相应生物材料。术后2、6周分别处死两组兔,取标本进行大体观察、CT影像学观察和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骨缺损愈合均为二期愈合(间接愈合)方式,术后不同时期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实验组形成成纤维细胞或类骨质、骨质的速度较对照组快,生成数量较对照组多,分布也较均匀;CT观察显示实验组骨创愈合速度较快。结论复合bFGF的胶原蛋白缓释载体在骨缺损的愈合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胶原蛋白海绵还能在缺损早期发挥促凝血功能,减少动物出血损伤,加速血肿形成和机化。
许丽范伟伟黄志峰马锴李偲顾玲李洪远王彦亮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原蛋白海绵缓释骨缺损
低强度超声预防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 证实低强度超声对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ORNJ)的预防作用.方法 25只实验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0只)和空白对照组(5只).实验组接受X射线照射后,又分为实验A组(10只)和实验B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接受射线照射.放疗结束后1个月,拔除所有动物下颌双侧第四前磨牙,实验B组立即予以低强度超声处理20 d,实验A组和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拔牙后2个月,确定ORNJ的形成并比较实验A、B组ORNJ的发生率.通过影像学观察和病理学检测比较实验A、B组间照射区下颌骨骨质变化.结果 实验A、B组所有动物均发生ORNJ.影像学观察尽管实验A组和实验B组照射区骨密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但实验B组骨密度明显好于实验A组.微型CT显示实验B组骨小梁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表面积和骨体积的比值和骨小梁数量分别为(0.187±0.029)%、(0.160±O.039) μm、(12.536±2.558)/mm、(1.227±0.192)/mm,均显著大于实验A组相对应值[分别为(0.103±0.014)%、(0.069±0.013) μm、(5.598±0.731)/mm、(0.522±0.064)/mm](P<0.05).微血管密度检测实验B组大于实验A组.结论 应用低强度超声无法阻止ORNJ的形成,但能明显改善ORNJ的症状.
周稚辉范伟伟郎淼杰王彦亮
关键词:下颌骨超声疗法
bFGF-胶原蛋白缓释系统促进兔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评估bFGF-胶原蛋白缓释系统作为骨修复材料的可能性。方法 6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bFGF胶原海绵组,胶原海绵组及空白对照组。手术建立兔双侧下颌骨洞穿性骨缺损模型并植入相应生物材料。分别在2、6、8、12周对造模部位取材,行大体观察、CT影像学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和CT影像学检测显示实验组骨创愈合速度较快。组织学观察可见实验组成骨情况优于同期对照组,胶原蛋白在体内作用时间持续至6周以前,其持续释放的bFGF颗粒对骨缺损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发挥作用时间主要在12周前。结论 bFGF-胶原蛋白缓释系统对兔下颌骨缺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其发挥作用时间主要在骨缺损修复早期。此外,胶原蛋白海绵本身对骨缺损修复早期亦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范伟伟麻健丰朱莉黄志峰朱雁林周稚辉张金桂王燕王彦亮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胶原蛋白海绵
唑来膦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血管的损伤作用及导致颌骨坏死的可能机制。方法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hhiazol-2-y1)-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l法检测加入唑来膦酸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最高浓度为5000x10~mol/L,进行3倍梯度稀释为2xlO~mol/L,对照组为0mol/L。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唑来膦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加入唑来膦酸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能力的改变。根据MTT实验结果设计浓度分组为高浓度组(5000×10-7moUL)、中浓度组(555×10-7mol/L)、低浓度组(62×10-7mol/L)。结果MTT结果显示在唑来膦酸浓度为0、2×10-7,7×10-7,21×10-7,62×10-7,185×10-7,555×10-7,1667×10、5000×10-7mol/L时,细胞A值分别对应为0.09±0.03、0.82±0.05、0.71±0.06、0.66±0.03、0.64±0.04、0.47±0.04、0.51±0.05、0.35±0.04和0.34±0.11。划痕实验显示24h后细胞迁移距离逐渐减小,空白对照组(38.7±0.42)mm,低浓度组(35.8±4.17)mm,中浓度组(19.9±0.57)mm(P〈0.001),高浓度组(12.5±3.89)mm(P〈0.05),说明唑来膦酸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能力。黏附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低、中、高浓度组A值分别为1.14±0.18、0.95±0.13、0.81±0.11(P〈0.01)、0.67±0.19(P〈0.001)。实验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当P值〈0.05时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迁移能力、黏附能力有影响,血管形成的障碍可能是引起二膦酸盐骨坏死的机制之一。
郎淼杰周稚辉毛静静任曼曼朱莉王彦亮
关键词:二膦酸盐类骨坏死血管内皮细胞
放疗后拔牙并发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预防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放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既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方法,或者结合化疗治疗.然而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周围正常组织,从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jaws,ORNJ)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ORNJ可以自发形成,但更多因遭受外伤、手术或拔牙而诱发[1].目前拔牙被认为是诱发ORNJ主要的危险因素.放疗后的患者原则上应尽量避免拔牙.然而,由于射线对涎腺和牙周组织的损伤,放疗患者易发生猖獗龋及进行性的牙周附着丧失,照射区组织纤维化导致牙关紧闭,使正常的口腔护理出现障碍,常致放射区域内的牙齿需拔除[2].尽管现在通过放疗前的预防措施,如治疗龋病、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牙周洁治及刮治以及放疗中、后使用氟化物并增强对放疗患者牙齿健康状况的关注,已经大大减少了放疗后需拔牙数量[3],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因而只能选择拔除病变患牙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ORNJ的发生率.现就放疗后拔牙并发ORNJ的预防进行综述.
周稚辉郎淼杰王彦亮
关键词: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放疗后拔牙头颈部恶性肿瘤杀伤肿瘤细胞
低强度超声治疗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2014年
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低强度超声作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疗法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其治疗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周稚辉范伟伟王彦亮
关键词:低强度超声放射性骨坏死下颌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