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3602)

作品数:20 被引量:157H指数:8
相关作者:于志刚宋金明米铁柱李学刚李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海域
  • 8篇长江口
  • 8篇沉积物
  • 7篇水母
  • 5篇南黄海
  • 5篇近海
  • 5篇近海域
  • 5篇海月水母
  • 4篇表层沉积物
  • 3篇营养
  • 3篇邻近海域
  • 3篇海蜇
  • 3篇
  • 3篇长江口海域
  • 2篇悬浮颗粒物
  • 2篇营养盐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沙海蜇
  • 2篇生长发育
  • 2篇水团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13篇宋金明
  • 12篇李学刚
  • 12篇李宁
  • 11篇袁华茂
  • 9篇段丽琴
  • 8篇于志刚
  • 7篇米铁柱
  • 6篇甄毓
  • 5篇王建艳
  • 5篇姚庆祯
  • 5篇王国善
  • 3篇陈洪涛
  • 3篇于宇
  • 2篇吴晓丹
  • 2篇陈四清
  • 2篇石岩
  • 1篇李玲玲
  • 1篇袁健
  • 1篇韦钦胜
  • 1篇傅明珠

传媒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海洋科学
  • 2篇广西科学院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黄海沉积物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海洋沉积物是人为活动产生的持久性污染物(POPs)的最终环境归宿,同时还是记录POPs在环境中的来源和迁移转化等地球化学行为的信息载体。因此,研究沉积物中POPs的污染状况以及与沉积环境的耦合关系对于揭示其污染历史、来源...
袁华茂宋金明张蓬李学刚李宁段丽琴
文献传递
沙海蜇消亡环境效应的模拟研究
近年来,东海北部及黄海海域发生大型水母连年暴发的现象,导致海域生态严重恶化,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沙海蜇消亡过程中海水营养盐、溶解氧、pH等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沙海蜇消亡所导致的环境变...
马清霞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曲宝晓
关键词:沙海蜇消亡环境效应
文献传递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溶解铋的分布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水体中溶解铋的含量,探讨了海水中溶解铋的分布特征、可能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表、底两层水体中溶解铋含量分别为0.007—0.086 nmol.L-1和0.007—0.025 nmol.L-1,平均值分别为0.033 nmol.L-1和0.014 nmol.L-1.在空间分布上,表层水体中的溶解铋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在长江冲淡水所及区域含量较低.而在杭州湾及其同纬度地区的高值区可能是由于钱塘江等河流的输入及海水的平流作用引起.温度和盐度分布特征可以反映研究区域水团输入特征,研究表明,溶解铋含量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印证了水团输入对溶解铋空间分布的影响,同时也说明河口地区溶解铋在一定盐度范围内的行为是保守的,在河口地区并未发生明显转移.溶解铋除了受沿岸水体输入影响外,吸附-解吸附过程也是影响其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溶解氧、温度和pH是控制铋在颗粒物中吸附-解吸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它们通过控制溶解度和吸附作用来影响水体中溶解铋的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
吴晓丹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
关键词:影响因素长江口及邻近海域
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氮和磷的分布来源及污染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为探讨北黄海獐子岛附近海域氮、磷的来源及其污染风险状况,对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氮、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K2S202氧化法和HCl浸取法对獐子岛附近海域1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及其无机和有机态的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氮、磷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TN和TP的含量分别为0.192~1.357mg/g和0.302~0.489mg/g,有机氮(ON)和无机磷(IP)是表层沉积物中氮和磷的主要存在形式,分别占TN与TP的90.93%和82.84%。沉积物中TN和TP在研究区域南部含量较高,这与沉积物粒度密切相关;而ON、有机磷(OP)两者都与有机碳(TOC)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说明它们具有相似的来源。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分析表明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TP含量较低,标准指数均小于1;而TN含量相对较高,其标准指数为0.35~2.47。【结论】獐子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氮为陆源和自生混合来源,而磷主要是陆源输入;海域沉积物环境受到氮的污染。
段丽琴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
关键词:沉积物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硅被引量:6
2015年
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硅进行了测定,分析了生物硅的分布特征及影响生物硅保存与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整个海域调查范围内,表层沉积物中BSi含量范围为0.14%~0.70%,平均值为0.41%,与世界其他近海沉积物中BSi含量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黏土矿物和粉砂较多的沉积物中富集着更多的BSi,而砂含量较高的沉积物中BSi的含量较低.表层沉积物颗粒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BSi的赋存和累积.BSi的分布特征和TOC、TN分布存在一定的关联,说明2011年8月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的来源之一可能为硅藻;相对于TOC,BSi有更高保存率.表层沉积物表面富集着丰富的底栖硅藻,这是表层沉积物中BSi比同时期悬浮颗粒物中BSi的平均百分含量高一个数量级的重要原因.调查区域内BSi的沉积通量显著高于沉积物-海水界面SiO;-Si的释放通量,说明沉积物-海水界面以BSi的沉积为主,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是BSi的汇.
李浩帅刘淑民陈洪涛姚庆祯
关键词:生物硅悬浮颗粒物沉积物长江口
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对大气CO_2变化的响应
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高低、碳酸盐矿物组合、碳氧同位素组成以及它们保存的好坏都与当时的物质来源、海水温度、盐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可以说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忠实的记录了全球环境变化的全过程,利用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可有效恢复古环境...
李学刚宋金明李凤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
关键词:碳酸盐冲绳海槽
文献传递
环境因子对海蜇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4年
海蜇(RhopilemaesculentaKishinouye)隶属于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
王国善于志刚米铁柱姚庆祯甄毓陈四清王建艳
关键词:发育影响海蜇环境因子水母动物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环境意义被引量:8
2011年
用分级浸取的方法对2009年2月采自长江口海域2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P的形态和相关环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物质来源和沉积物粒度是各形态P的含量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Ex-P(可交换态磷),Fe-P(铁结合态磷),Al-P(铝结合态磷),Lea-OP(可浸取有机磷)和CFA-P(自生钙磷)5种形态的沉积磷在适当条件下均可被释放参与P的再循环(可再循环磷),占总磷的15%-43%。其中贡献最大的是Fe-P,占可再循环磷45.5%,其他形态-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Al-P〉CFA-P〉Ex-P〉Lea-OP。单因子污染评价显示长江口沉积物中可再循环磷向水体释放的生态风险较小。沉积物总铁与总磷比(TFe∶TP)和BD(碳酸氢钠—连二亚硫酸钠)浸取相铁磷比(BD-Fe∶BD-P)分别高于27和20,表明沉积物吸附磷的铁氧化物位点过量,沉积物仍有较强的保留P的能力和潜力。这揭示了水体磷存在向沉积物转移的趋势,且沉积磷释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很低。
于宇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长江口海域
Transformation and source of nutrient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被引量:1
2014年
The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ate(PO43-),ammonium,nitrite,nitrate,silicate,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DOP),particulate phosphorus(PP)and particulate nitrogen(PN)along the salinity gradient were measure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n April 2007.The behavior of nutrient species along the continuum from the freshwater to the coastal zone is discussed.In the mixing zone between the riverine and marine waters,nitrate and phosphate behave non-conservatively,while silicate behaves conservatively.Nutrient import was quantified from the river load.Nutrient export to the sea was quantified from river discharge and from the salinity-nutrient gradient in the outer estuary.Using these data,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udget was made.The internal estuarine flux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utrient estuarine fluxes,which accounted for approximately 41%of the nitrogen flux and 45%of the phosphorus flux.The mixing experiments in the laboratory generally reproduced well the inorganic process affecting nutrient dynamic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indicating that the primary P and N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were phosphate and nitrate desorption along the salinity gradient.
YAO QingZhenYU ZhiGangLI LingLingCHEN HongTaoMI TieZhu
关键词:营养来源长江口有机氮
渤海湾与长江口稀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探讨水体和沉积物中稀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对评价海洋生态环境和揭示海洋环境演变机制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选择我国典型海湾渤海湾及典型河口长江口水体和沉积物中的稀有元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生态环境对应关系的剖析,系...
宋金明段丽琴袁华茂李学刚李宁隋斌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