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1Z249)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5
相关作者:李飞赵军王春郑佳佳赵传燕更多>>
相关机构:滁州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名古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教学
  • 2篇GIS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演替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应用型人才培...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演替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践教学体系
  • 1篇实践教学体系...
  • 1篇潜在植被
  • 1篇综合顺序分类...
  • 1篇教学体系
  • 1篇教学体系构建
  • 1篇教学研究
  • 1篇可达性
  • 1篇空间插值

机构

  • 6篇滁州学院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泰州学院

作者

  • 3篇李飞
  • 2篇赵军
  • 2篇王春
  • 2篇郑佳佳
  • 1篇赵媛
  • 1篇张小强
  • 1篇赵传燕
  • 1篇张鲜鲜
  • 1篇刘东良
  • 1篇顾留碗
  • 1篇江岭
  • 1篇李久生
  • 1篇王岽
  • 1篇孙勇
  • 1篇占媛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测绘工程
  • 1篇测绘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软件导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南京市高级中学可达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针对现有的教育资源空间格局评价大多数以空间距离可达性作为分析指标,缺少对时间成本考虑的问题,该文在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支持下,设计了基于优先队列的可达性算法,并基于南京市区交通道路网络计算了南京市高级中学的可达性,然后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南京市高级中学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整体可达性、等时线、学校服务范围及分区可达性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区高级中学可达性较好,但不同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可达性存在明显差异。
张鲜鲜李久生赵媛江岭
关键词:可达性GIS
基于插件技术的GIS应用技能开发教学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GIS插件开发是GIS应用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GIS插件开发环境所要解决的实验内容衔接问题着手,设计了一种从运算器功能到GIS功能开发的插件式GIS应用框架教学设计案例。该插件GIS框架扩展方便、部署简单和高度重用。
李军利占媛刘东良
关键词:插件技术GIS开发教学
安徽省降水量空间插值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高分辨率、栅格化的气候数据作为环境因子是地学模型和气候模型等相关研究的重要参数,而空间插值是获取降水量空间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众多空间插值方法中,并没有绝对最优的空间插值方法,只有特定条件下的最优方法。采用安徽省境内的66个气象站点及周边75个气象站点的年降水量数据,选取常用的6种空间插值方法对安徽省年降水量进行了空间化,综合分析得出安徽省降水量的空间插值方法误差顺序为:RBF
李飞孙勇郑佳佳
关键词:降水量空间插值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GIS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被引量:16
2012年
实践教学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划构建GIS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提升新建院校本科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
顾留碗王春王岽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演替被引量:22
2011年
研究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背景,成为其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基础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潜在植被作为一种与所处立地达到平衡的演替终态,反映的是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立地所能发育形成的最稳定成熟的一种顶极植被类型,是一个地区现状植被的发展趋势,对本地区植被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综合顺序分类法为基本理论方法,在GIS研究方法支持下,采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119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5年的年降水数据与115个气象观测站1961—2005的>0℃年积温数据,以15a的年平均数据为时间周期,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的演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潜在植被类型之间发生了复杂的演替过程。1961—1975年间,分布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潜在植被有10种类型,由于气候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仅剩6种类型。在潜在植被类型之间的转化特征与数量方面,表现出3种特点,稳定减少、稳定增加与波动性变化。在潜在植被类型地理分布格局变化与发展方向方面,演替明显的地区主要有:吐鲁番盆地、锡林郭勒高原北部、呼伦贝尔高原、太平岭地区;在发展方向上,潜在植被的空间变化方向(演替方向)均异。潜在植被类型演替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条件下,影响植被分布的水热条件发生了改变。
李飞赵军赵传燕张小强
关键词:潜在植被演替综合顺序分类法GIS
中国陆地多年平均积温空间化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将海拔高度等反映区域特性的因子作为变量引入GIS空间化模型是提高气象数据估算精度的重要途径。根据聚类的思想,将研究区域进行聚类分区,使分区内积温分布特征一致性趋强。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寻找各分区年积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以获得较高精度的估算结果。论文提出的基于分区DEM修正反距离空间化方法,与常用的空间化方法如克里格法、反距离平方法相比,解决了积温空间分布复杂性的问题,并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气象站点空间分布的稀疏性、不均匀性以及受海拔和区域差异等因素对积温分布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适合于较大范围的年积温空间化。另外,由于气象台站分布在相对较低的区域,高海拔区域积温估算精度很低,利用此方法解决了高海拔区域积温估算的精度问题。
李飞王春赵军郑佳佳
关键词:积温DE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