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714704)

作品数:46 被引量:234H指数:10
相关作者:朱旻昊周仲荣刘兵蒋小松何国求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0篇机械工程
  • 20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7篇微动
  • 24篇微动磨损
  • 24篇磨损
  • 16篇合金
  • 7篇转动微动
  • 7篇微动疲劳
  • 6篇扭动微动
  • 6篇摩擦学
  • 5篇铝合金
  • 4篇性能研究
  • 4篇有限元
  • 4篇钛合金
  • 3篇英文
  • 3篇棘轮
  • 3篇棘轮行为
  • 3篇高温
  • 3篇PMMA
  • 2篇单轴
  • 2篇低温离子
  • 2篇低温离子渗硫

机构

  • 48篇西南交通大学
  • 15篇同济大学
  • 3篇西华大学
  • 3篇中国核动力研...
  • 2篇清华大学
  • 2篇上海市金属功...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上海汽车集团...

作者

  • 28篇朱旻昊
  • 12篇周仲荣
  • 11篇刘兵
  • 10篇蒋小松
  • 9篇何国求
  • 7篇蔡振兵
  • 6篇何国球
  • 6篇莫继良
  • 5篇郑健峰
  • 5篇何莉萍
  • 4篇康国政
  • 4篇任平弟
  • 4篇林修洲
  • 4篇张晓宇
  • 3篇胡正飞
  • 3篇廖正君
  • 3篇罗军
  • 3篇马行驰
  • 3篇张蕊
  • 2篇李长香

传媒

  • 4篇材料导报
  • 4篇金属功能材料
  • 4篇Transa...
  • 3篇中国机械工程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润滑与密封
  • 3篇核动力工程
  • 3篇中国表面工程
  • 2篇摩擦学学报(...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四川省力学学...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强度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机械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4篇2014
  • 6篇2012
  • 8篇2011
  • 20篇2010
  • 13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典型钢材熔化焊接头金属的微动摩擦学性能
2009年
在检验合格的16Mn钢、1Cr18Ni9Ti不锈钢和Domex 700MC钢焊件上从不同区域截取并制备微动试样,进行微动磨损试验,研究焊接接头不同部位金属的微动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动磨痕宏观轮廓呈长短轴尺寸接近的椭圆形,摩擦面上存在与滑移方向成不同角度的微裂纹,微裂纹的扩展、相交导致金属脱落并形成凹坑。接触界面间的耗散能量和摩擦因数的值均随循环周次的增加而由小变大,达到峰值后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值。同一焊接接头不同部位金属以及不同材料焊接接头相同区域金属均具有不同的微动摩擦学性能。
屈金山周仲荣
关键词:焊接接头微动磨痕
PMMA转动微动摩擦学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新型转动微动试验机上,进行了PMMA与GCr15钢球(40mm直径)在转动角位移幅值为0.25~2.5°和法向载荷为100N的转动微动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磨痕的微观分析,研究了其转动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转动角位移幅值的增加,PMMA的转动微动会依次呈现三个区域,即部分滑移区、混合区和完全滑移区;相比部分滑移区和完全滑移区,混合区的摩擦系数明显较高;部分滑移区摩擦系数保持在较低水平且损伤轻微,微动的相对运动由弹性变形协调。在混合区和滑移区PMMA的转动微动磨损机制为伴随黏性流动的颗粒剥落和磨粒磨损。研究发现在混合区和滑移区的磨斑中央产生因黏性流动造成的损伤累积所致的材料隆起。
杨皎莫继良C.VERRIER郑健峰廖正君朱旻昊
关键词:微动磨损转动微动PMMA
LZ50车轴钢转动微动摩擦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在新型转动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LZ50车轴钢/GCr15钢在法向载荷为10N、转动角位移幅值为0.125°~0.5°的转动微动磨损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磨痕的微观分析,研究材料的转动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LZ50车轴钢的微动运行区域仅呈现部分滑移区和滑移区,未观察到混合区。滑移区的摩擦因数明显高于部分滑移区;摩擦因数随着转动角位移幅值的增加而增大。车轴钢在部分滑移区损伤轻微,磨痕呈环状;而在滑移区,接触中心呈现材料塑性流动累积造成"隆起"特征,LZ50钢的转动微动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剥层和氧化磨损。
廖正君莫继良郑健峰杨皎周仲荣朱旻昊
关键词:微动磨损转动微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扭动微动摩擦学特性被引量:19
2009年
在新型扭动微动试验机上,进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Ф40 mm GCr15钢球在扭动角位移幅值为0.5°~10°和法向载荷为100N的扭动微动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材料磨损机理。结果表明,PMMA存在有平行四边形和椭圆两种T-θ曲线;低扭转角时,T-θ曲线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从平行四边形向椭圆形发展;大扭转角时,T-θ曲线始终为平行四边形。PMMA的扭动微动磨痕沿半径方向,可依次分为粘着区、微裂纹区和剥落区。在低角位移幅值(θ≤2.5°)时,扭动微动损伤较轻微;随角位移幅值的增大,粘着区变小,损伤加重,表面出现纺锤状剥落坑自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其尺寸随角度增大而变宽。对磨屑的GPC分析结果表明PMMA在扭动微动条件下分子量变小,PMMA扭动微动的磨损机理主要为剥落与表面裂纹。
蔡振兵高姗姗何莉萍朱旻昊
关键词:微动磨损扭动微动PMMA
LZ50钢低温离子渗硫转动微动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LZ50钢表面进行低温离子渗硫处理,研究了渗硫层及LZ50钢基体在干态不同角位移幅值下的转动微动磨损行为。在对渗硫层及LZ50钢基体转动微动摩擦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转动微动损伤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硫层结构主要由FeS和FeS2相组成;渗硫层及LZ50钢基体的转动微动运行区域强烈依赖于转动角位移幅值,呈现部分滑移和完全滑移两个微动区域,混合区未观察到,且渗硫层未改变LZ50钢基体的微动运行区域;在整个部分滑移区和滑移区的跑合阶段,由于渗硫层的固体润滑作用,使摩擦因数均低于LZ50钢基材;渗硫层可以显著降低基材的磨损,在部分滑移区损伤轻微,在滑移区的损伤机制主要表现为剥层、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王运动罗军莫继良刘家浚朱旻昊
关键词:转动微动低温离子渗硫渗硫层
LZ50钢低温离子渗硫转动微动摩擦学性能研究
在LZ50钢表面进行低温离子渗硫处理,研究了渗硫层及LZ50钢基体在干态不同角位移幅值下的转动微动磨损行为。在对渗硫层及LZ50钢基体转动微动摩擦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转动微动损伤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渗硫层结...
王运动罗军莫继良刘家浚朱旻昊
关键词:转动微动低温离子渗硫渗硫层
文献传递
铝合金材料的微动疲劳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综述了铝合金材料的微动疲劳研究进展,介绍了铝合金材料的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影响因素和微观机理,同时总结了抗铝合金微动疲劳的表面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从铝合金材料的微动疲劳实验研究、裂纹萌生和扩展机制以及微观机理等方面概述了铝合金材料的微动疲劳研究趋势。
蒋小松何国求刘兵张蕊刘晓山
关键词:铝合金微动疲劳
Sr变质剂和浇铸冷却速率对铸铝A319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以A319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合金熔体中添加变质剂、分层铸造以及对铸造后的合金进行T6热处理等方法来研究这些因素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Sr变质剂对铸造A319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Sr变质过的合金中硅颗粒的大小和长径比显著减小,得到了很好的粒状化效果,即变质后的组织更加细密,孔洞也减少了,因此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2)探讨了铸造固化过程中不同冷却速率对A319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却速率的提高,合金中硅颗粒的大小和长径比及二次枝晶臂间距减小,组织变得细密。宏观上表现为合金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等力学性能都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而变好。
武艳君何国球刘小山刘兵莫德锋
关键词:SR变质冷却速率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人皮质骨径向微动损伤有限元分析与试验验证被引量:4
2010年
对骨哈佛氏系统径向微动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哈佛氏管、环骨板处和穿过环骨板和骨间质组织等多处有应力集中现象发生,高的应力梯度可导致哈佛氏骨管处、环骨处和骨间质组织等多处裂纹的萌生;高载荷条件下,穿过骨间质,联接相邻骨单位的较大塑性区也是裂纹萌生的原因。采用球-平面接触模式,在高精度液压伺服微动实验机上,对人股骨皮质骨的轴向断面的径向微动行为进行试验研究。用位移-载荷曲线对其动力学进行分析;采用LCSM、SEM等方法对磨痕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径向微动条件下,在股骨密质骨中可观察到3种典型裂纹,即放射状裂纹、环状裂纹和联接裂纹。有限元分析和试验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试验结果充分验证有限元分析。
刘娟沈火明蔡振兵朱旻昊
关键词:径向微动有限元分析
Fretting wear of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prepared on Ti6Al4V alloy被引量:3
2010年
Micro-arc oxidation(MAO)coating was prepared on Ti6Al4V alloy surfac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s were detected by Vickers hardness tester,profilometer,scanning electric microscope(SEM),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meter(EDX)and X-ray diffractometer(XRD).Fretting wear behaviors of the coating and its substrate were comparatively tested without lubrication under varied displacement amplitudes(D)in a range of 3-40μm,constant normal load(Fn)of 300 N and frequency of 5 Hz.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O coating,presenting rough and porous surface and high hardness,mainly consisted of rutile and anatase TiO2 phases.Compared with the substrate,the MAO coating could shift the mixed fretting regime(MFR)and slip regime(SR)to a direction of smaller displacement amplitude.In the partial slip regime(PSR),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slight damage appeared due to the coordination of elastic deformation of contact zones.In the MFR,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atin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ubstrate as a result of the prevention of plastic deformation by the hard ceramic surface.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placement amplitude,the degradation of the MAO coating and the substrate increased extremely.The fretting wear mechanisms of the coating were abrasive wear and delamination with some material transfer of specimen.In addition,the coating presented a better property for alleviating fretting wear.
林修洲朱旻昊郑健峰罗军莫继良
关键词:TITANIUMALLOYOXIDATIONFRICTIONWEARWEAR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