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GIGCX-04-04)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郭锋李超文高晓峰范蔚茗蔡观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中生代
  • 3篇晚中生代
  • 2篇岩石
  • 2篇岩石成因
  • 2篇山岩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幔
  • 1篇地幔性质
  • 1篇造山带
  • 1篇山带
  • 1篇酸性火山岩
  • 1篇铁质岩
  • 1篇圈地
  • 1篇中酸性
  • 1篇中酸性火山岩
  • 1篇镁铁质
  • 1篇镁铁质岩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李超文
  • 3篇郭锋
  • 2篇范蔚茗
  • 2篇高晓峰
  • 1篇王岳军
  • 1篇秦社彩
  • 1篇李晓勇
  • 1篇蔡观强
  • 1篇张宏福

传媒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地球化学对造山带岩石圈地幔性质的约束被引量:6
2005年
来自大别-苏鲁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石表现出类似于岛弧火山岩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和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高度富集的放射成因 Sr(I_(Sr)=0.7065~0.7090)和低放射成因 Nd(ε_(Nd)(t)=-19~-10)的同位素组成;同时它们显示出一定程度的 Nb/Ta 和 Zr/Hf 内部分馏特征,反映其地幔源区曾受到了相对富金红石和 CO_2的熔体交代作用。我们倾向认为深俯冲陆壳在俯冲或折返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熔体与地幔反应是形成大别-苏鲁地区造山带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重要机制。
郭锋范蔚茗王岳军李超文李晓勇张宏福
溧水盆地两类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被引量:25
2007年
下扬子地区溧水盆地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区域上存在同期的两类准铝质高钾钙碱性中酸性火山岩。第1类以龙王山组粗面安山岩为代表,它们在空间上与玄武岩共生,SiO2含量为58.0%~58.9%,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104×10-6~117×10-6,Ba=651×10-6~695×10-6)及LREE(如Ce=47.4×10-6~49.0×10-6),强烈亏损Nb_Ta,基本无Eu异常或弱异常(Eu/Eu=0.87~1.01,平均值为0.95),和同期玄武岩具有非常相似的Sr和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551~0.70557;εNd(t)=-3.6^-2.9],为同期基性岩浆经历了角闪石+斜长石+磷灰石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第2类火山岩由大王山组粗面岩组成,其SiO2含量为61.9%~66.4%,MgO变化在1.07%~2.56%之间,表现出与龙王山组中酸性火山岩类似的微量元素元素特征,但具更高的K2O、Rb、Th、REE、HFSE和低的FeOT、TiO2、P2O5、CaO、Sr和相容元素含量,较龙王山组基性火山岩具高Sr和低Nd同位素比值[87Sr/86Sr(i)=0.70663~0.70813;εNd(t)=-7.7^-4.8],其高钾、准铝质的英安岩成分特征难以通过地壳部分熔融作用来解释,而相对同期基性火山岩高Sr而低Nd的同位素组成反映它们为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大陆上地壳物质同化混染作用(AFC)的产物。
高晓峰郭锋李超文蔡观强
关键词:地球化学岩石成因中酸性火山岩晚中生代
浙江浦江晚中生代埃达克质火山岩的成因被引量:7
2006年
浙江浦江地区白垩纪劳村组存在一套独特的中酸性火山岩,其主量元素表现出富 Al_2O_3(>16%)和 Na_2O(4.01%~4.52%),高 Na_2O/K_2O(1.94~5.51,平均2.89),高 Sr(583~643μg/g),贫 Y(11.4~13.2μg/g)和 HREE(如 Yb=1.16~1.26μg/g),以及低(^(87)Sr/^(86)Sr)_i(0.7041~0.7043)和高ε_(Nd)(t)(0.3~2.3)。这些火山岩在元素-同位素组成上明显不同于浦江地区或区域上的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而与现代俯冲带产出的埃达克岩类似。由于这些岩石相对于晚中生代的基性岩浆具有更低的(^(87)Sr/^(86)Sr)_i 比值,因此难以通过玄武岩浆的分离结晶或同化混染作用来解释,最有可能是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在构造背景方面,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区域存在晚中生代洋壳的俯冲作用,我们倾向于认为劳村组埃达克质火山岩可能为新增生玄武质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其形成与区域上中生代地壳增生作用有直接的动力学联系。
秦社彩范蔚茗郭锋李超文高晓峰
关键词:岩石成因晚中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