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20061016)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春雨袁鹿关维雨宋成飞于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鞍山市铁西区人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肛肠
  • 1篇动力学影响
  • 1篇脏腑
  • 1篇脏腑功能
  • 1篇脏腑功能失调
  • 1篇痔手术
  • 1篇手术
  • 1篇括约肌
  • 1篇疾病
  • 1篇海绵
  • 1篇海绵体
  • 1篇肥大
  • 1篇肛肠动力学
  • 1篇肛肠疾病
  • 1篇肛管
  • 1篇肛门
  • 1篇肛门括约肌
  • 1篇病理
  • 1篇病理性
  • 1篇病理性肥大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铁西区...

作者

  • 2篇袁鹏
  • 2篇林树森
  • 2篇于好
  • 2篇宋成飞
  • 2篇关维雨
  • 2篇袁鹿
  • 2篇李春雨
  • 1篇王墨飞
  • 1篇顾宇
  • 1篇周志可
  • 1篇王军

传媒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对肛肠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与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对肛肠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瑞典生产的肛肠压力测量仪测量外剥内扎加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组,50例)和单纯外剥内扎术(对照组,52例)术前1d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直肠最大顺应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34.7±17.3)mmHg(1mmHg=0.133kPa)]较术前1d[(74.9±14.2)mmHg]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50.1±18.6)mmHg]较术前1d[(763±20.1)mmHg]降低(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量、直肠最大耐受量以及直肠最大顺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手术切断肛门括约肌使环形混合痔患者的肛管高压状态明显改善,但不会引起肛门失禁,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李春雨顾宇林树森聂敏于好袁鹿关维雨袁鹏宋成飞王墨飞王军
关键词:肛管肛肠动力学
痔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袁鹏李春雨林树森袁鹿关维雨宋成飞于好周志可
关键词:脏腑功能失调病理性肥大肛肠疾病齿状线海绵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