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2XSH02)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毛国民张锋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外籍
  • 2篇聚集区
  • 1篇人情
  • 1篇人性
  • 1篇儒家
  • 1篇善堂
  • 1篇社会组织
  • 1篇社区管理
  • 1篇通释
  • 1篇清初
  • 1篇庄子
  • 1篇自然村
  • 1篇王夫之
  • 1篇民间慈善
  • 1篇明末
  • 1篇明末清初
  • 1篇模式创新研究
  • 1篇内篇
  • 1篇方以智
  • 1篇《庄子·内篇...

机构

  • 6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毛国民
  • 1篇张锋

传媒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南方农村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战略决策研究
  • 1篇机构与行政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广州蕃坊及其外籍人聚集区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广州外籍人聚集区社区管理与风险控制,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因此,系统梳理关于广州古代蕃坊与现代外籍人聚集区的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关于古代蕃坊和特点的研究已十分透彻,可惜没有上升到社区管理或社会管理的层面研究;关于外籍人聚集区模式创新研究,只注重横向比较、横向借鉴,却忽视纵向地将古代蕃坊经验嫁接到现代广州,去创新一种新模式的研究;关于存在问题的研究,虽针对性很强,但缺乏人文性、文化性和历史感,无法解决当今处于复杂关系之中的外籍人聚集区问题。
毛国民
关键词:社区管理
城市外籍人聚集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古代蕃坊治理经验的借鉴与启示被引量:4
2014年
解决和预防因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型社会矛盾,特别是外籍人聚集区的典型群体性事件,意义重大。文章总结了古代"蕃坊"模式的经验,梳理了广州千年蕃坊管理智慧,借鉴了国内外最新外籍人聚集区管理经验,特别是义乌"新蕃坊"模式的做法,再针对现有广州社区管理和外籍人聚集区的特征,创新出一套符合广州外籍人聚集区管理的科学模式,即"行政+自治"广州新蕃坊模式,从而化解外籍人口聚集区危机,创新和谐外籍人社区管理。
毛国民
缘人情顺人性之农村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云浮市自然村乡贤理事会建设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自然村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有着久远而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其社会治理必将不同于城市"陌生人"社区的治理。文章以云浮市自然村治理的试点改革、推广自然村乡贤理事会模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该模式能缘人情顺人性、能契合儒家传统文化理念,且能与现代农村实际工作相结合,是对古代乡绅宗族治理经验的传承、改造与创新。该模式的产生有其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也有其可适用的范围。
毛国民
社会组织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以广东乡贤理事会和余庆善堂为例
2015年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作用的发挥,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从而"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那么,如何在农村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村治理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必须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和农村的实际。一方面,自然村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有着久远而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毛国民张锋
关键词:民间慈善
訚訚与侃侃:儒家经典解释中的事上和接下之礼被引量:1
2015年
以《说文解字》、《论语集解》、《朱子语类》、《癸巳论语解》和《论语注疏》等为代表的经典解释,考证《论语·乡党》和《论语·先进》等篇中儒家各种事上和接下之礼。从形于外看,何晏等主张事上当以"中正"之貌、接下当以"和乐"之貌;而朱熹等却主张事上当以"和说而诤"之貌,接下当以"刚直"之貌。无论事上还是接下,从诚于内看,张栻、侯仲良等主张"主敬一"也;皇侃、邢昺等主张君子当各极其性也。因此,儒者事上与接下既是由内而外、自然流露的过程,也是"慎其独"、"诚其意",而见于"形"的过程。由"形"至"行",君子当省于内,诚于心,知行合一。
毛国民
关键词:儒家
亦道、亦儒、亦佛之许由形象探究——以明末清初《庄子·内篇》通释为例
2014年
在阳明学和三教合流等思想影响下,明末清初学者大多萌生乱世隐匿、寻求精神抚慰的念头,并掀起了一股注庄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庄子》中的许由形象便打上时代的痕迹和个人的倾向,如在憨山德清处,许由亦道亦佛,但未达圣人逍遥境界;在公安三袁处,许由则是忘己达化、乐天知命之真人或真知者也;在方以智处,许由虽有治天下之德,但应帝王仍归于尧、舜;在王夫之处,尧则高于许由。可见,《庄子》之许由是道、是儒还是佛,皆受到诠释者的立场和所处时代风尚的影响。
毛国民
关键词:方以智王夫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