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06)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武安绪魏富胜林向东李平安张永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地震
  • 2篇地壳
  • 2篇地震识别
  • 2篇重复地震
  • 2篇汶川地震
  • 2篇分析软件
  • 2篇爆破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壳介质
  • 1篇地倾斜
  • 1篇地震观测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地震综合预测
  • 1篇信息方法
  • 1篇形变
  • 1篇优化算法
  • 1篇噪声
  • 1篇震前
  • 1篇中国大陆地震

机构

  • 9篇北京市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作者

  • 9篇武安绪
  • 5篇魏富胜
  • 4篇林向东
  • 4篇李平安
  • 3篇李国江
  • 3篇张永仙
  • 2篇岳晓媛
  • 2篇张中武
  • 2篇张晓东
  • 2篇郭祥云
  • 2篇鲁亚军
  • 2篇穆哙泳
  • 1篇潘科
  • 1篇蒋秀琴
  • 1篇安镇文
  • 1篇张小涛
  • 1篇黎明晓
  • 1篇张萍
  • 1篇王勤彩
  • 1篇周元泽

传媒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东北地震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3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环境噪声成像技术初步研究北京及邻区地壳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传统的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分辨能力受到限制。近年发展起来的环境噪声成像技术,利用地震台网持续记录的环境噪声来提取双台之间相关函数,以近似台站间的格林函数,计算瑞利面波的群速度频散曲线,进而获取地下结构,为无震或少震地区的地下...
武安绪
文献传递
汶川地震在北京地区的形变同震响应被引量:2
2010年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巨大地震。在这次大地震中,除压磁应力观测手段外,北京地区的钻空、倾斜、伸缩、断层、沙层、体应变等形变分值或秒值采样仪器记录到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为了分析同震响应的表现形态及变化特征,系统搜集、整理和归纳了该地震引发的北京地区数字化同震响应信息。实际记录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形变资料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形变震荡波,且不同仪器记震能力差别很大,验证了"九五"、"十五"和奥运保障新安装的数字化形变仪器的可靠性与灵敏性等问题。
武安绪李国江张宏宇林向东
关键词:汶川地震同震响应
基于重复地震的地壳介质参数分析软件
2008年
随着数字地震学的快速发展,重复地震在地震学的研究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重复地震的定义和识别方法,然后基于此研制了重复地震识别与分析软件,最后给出了重复地震在地震预测中的一个实际应用例子。结果表明基于该软件工具可充分利用数字地震波形开展相对高精度的地壳介质动态变化分析。
武安绪林向东鲁亚军穆哙泳李平安张中武
关键词:重复地震分析软件
爆破与地震的拐角频率比较被引量:10
2009年
应用辽宁地震台网记录的爆破与地震数字资料,采用小波计算方法,对该区域记录的爆破与地震计算S波拐角频率,将计算结果与前期采用PITSA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试图获得爆破与地震识别的定量指标。
张萍魏富胜潘科边银菊蒋秀琴
关键词:数字地震波谱分析
基于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的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参量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震前加速破坏阶段地壳岩石破裂过程中可能辐射电磁信号,提取与之相关的电磁信号异常有助于认识地震孕育及破坏过程,从而为防震减灾提供支持.本文提出了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Modifled 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MPI方法),并用于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参量时空特征信息的提取.通过分析对比处理前后的DEMETER电磁卫星时空图像可以发现,原始时空图像一般存在季节性和空间性的变化规律,较难获得有意义的信息;而采用MPI方法处理后,则发现汶川大地震前,电离层参量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从而,证明了MPI方法具有消除背景趋势、突出短期变化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取强震相关的电磁前兆信息.
武安绪张永仙周元泽张小涛李国江
关键词:汶川地震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厄米多项式构建地震综合预测投影寻踪回归模型被引量:1
2009年
在地震综合预测投影寻踪研究工作中,投影寻踪回归算法是其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但一般投影寻踪回归算法构造技术较为复杂,采用多次局部光滑回归,计算量较大,外推较为繁杂,容易陷于局部解.在综合考虑传统投影寻踪回归算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投影寻踪回归计算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思路: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代替高斯-牛顿算法优化投影方向;采用厄米多项式代替分段线性光滑回归来拟合岭函数,以简化优化过程;参数优化无需分组,获得全局优化的岭函数.利用数值仿真技术进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厄米多项式构建的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建模能力与计算精度的检验,再将其应用于多维地震时间序列和一般多维无序地震样本回归综合建模预测中.通过计算和分析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与厄米多项式构建的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具有简单、快速、有效的特点,在实际地震综合预测建模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
武安绪林向东蒋长胜张永仙张晓东李平安黎明晓岳晓媛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算法厄米多项式投影寻踪数值模拟地震综合预测
重复地震、分析软件与应用实例
2009年
重复地震在地震学的研究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家"九五"、"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数百个地震台站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为重复地震的广泛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为了有效发挥重复地震的作用,该文根据重复地震的定义和识别方法,研制了重复地震的识别与相关分析软件,给出了重复地震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一个应用例子。检验表明利用该分析软件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地震波形开展相对高精度的地壳介质分析。
武安绪王勤彩岳晓媛李平安李国江林向东
关键词:重复地震识别技术分析软件
爆炸地震识别辅助工具的设计与研制
2010年
武安绪魏富胜
关键词:天然地震
识别地震与爆炸的时间域新判据
<正>地下核爆炸的地震监测有力推动了当代测震技术的发展。地震学为地下核爆炸识别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地震核查已成为监视地下核爆炸最有效的技术途径。核爆炸源的小型化及试爆解耦等隐蔽技术使震源性质鉴别面临新的挑战。利用地震记录波...
魏富胜郭祥云许忠淮
文献传递
中国大陆地震检测能力的新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被普遍记录的最小震级是表征地震检测能力的重要标志。基于地震频度-震级关系统计了地震观测系统的检测率。引进了相应于70.7%检测率的系统震级下限参量Mr以定量表征地震实际观测能力。以1970-2009年4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观测目录为基础数据,分三个时间段客观统计了地震台网的观测水平,展示了中国大陆地震检测能力的地理分布。
魏富胜许忠淮郭祥云
关键词:地震观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