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A32990)

作品数:15 被引量:113H指数:6
相关作者:施伏芝阮新民罗志祥倪金龙朴钟泽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韩国农村振兴厅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水稻
  • 7篇氮素
  • 4篇氮素利用
  • 4篇杂交
  • 4篇中籼
  • 4篇籽粒
  • 3篇氮肥
  • 3篇氮素利用效率
  • 3篇杂交中籼
  • 3篇施氮
  • 3篇籽粒生产效率
  • 3篇协优9019
  • 3篇利用率
  • 3篇利用效率
  • 3篇高产
  • 2篇氮高效
  • 2篇氮水平
  • 2篇氮素积累
  • 2篇氮素吸收
  • 2篇氮素吸收利用

机构

  • 10篇安徽省农业科...
  • 5篇上海市农业科...
  • 4篇韩国农村振兴...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0篇施伏芝
  • 9篇阮新民
  • 9篇罗志祥
  • 6篇倪金龙
  • 5篇朴钟泽
  • 4篇张建明
  • 4篇李茂柏
  • 4篇王慧
  • 3篇李丁鲁
  • 3篇李培德
  • 3篇苏泽胜
  • 1篇吴文革
  • 1篇阮新明
  • 1篇佘德红
  • 1篇孙丙耀
  • 1篇王士梅
  • 1篇白建江
  • 1篇邹德堂
  • 1篇陈周前
  • 1篇朱辉明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稻米
  • 2篇杂交水稻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0
2010年
在3个氮素水平下对7个杂交中籼水稻品种进行水培试验,对氮素利用率与苗高、根长、单株分蘖、单株干重等4个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秧龄47d时,4个性状在3个氮素水平下差异显著,该秧龄的秧苗氮素利用效率与苗高、根长及单株分蘖数目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2*,0.97**,-0.88**;而秧龄期为37d时,4个性状在3个氮素水平下差异不显著,且氮素利用效率与4个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初步认为47d秧龄期可作为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合适时期。秧龄47d时的苗高、根长、单株分蘖数、单株干物质重等4个性状的变异范围和变异系数均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表现最大,表明40mg/l的氮素浓度可作为苗期氮高效评价与筛选的适合浓度。并发现秧龄47d时,氮素利用效率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仅与单株干物质重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本研究初步认为,单株干物质重可作为苗期氮素效率高低的筛选指标。由于在40mg/l的氮素浓度下47d秧龄的K优52单株干物质重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最大,并且其吸氮速率与相对氮素利用效率亦最大,故初步认为K优52是一个苗期氮高效品种。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佘德红
关键词:水稻苗期性状氮素利用效率干物质重
利用贝叶斯法进行水稻籽粒植酸含量性状的QTL定位及互作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水稻植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品种中花11(粳型)和LPA(籼型)为亲本杂交获得F2群体的172个单株,构建了含126个SSR和4个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贝叶斯(Bayesian)法对水稻籽粒植酸含量性状进行了主效应QTL定位和上位性互作分析。共检测到3个与水稻籽粒植酸含量性状有关的主效QTL,分布在第3、5和6染色体的相应区间内,表型贡献率分别为5.38%、8.02%和4.62%,降低籽粒植酸含量的等位基因均来自亲本LPA。检测到10对上位性互作影响籽粒植酸含量,分布于水稻第1、3、5、6、11染色体上,互作效应值为1.69~5.18,其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8.67%~24.73%。
李茂柏王慧张建明李丁鲁杨润清周宇琼朴钟泽
关键词:水稻植酸数量性状基因座贝叶斯法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被引量:6
2010年
以氮素利用效率高的水稻品种多产稻和氮素利用效率低的TR22183为亲本杂交后经单粒传获得的F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重组自交群体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进行聚类,研究在3个施氮水平(N0、N10和N20)下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稻草和籽粒氮素含量随着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提高呈明显减少的趋势,而除穗数和千粒重外,其它性状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稻草氮素含量、氮收获指数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3种氮素水平下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籽粒产量、氮收获指数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籽粒氮素含量、稻草氮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白建江李培德王慧李茂柏朱辉明李丁鲁孙丙耀朴钟泽
关键词:水稻施氮水平氮素利用效率
杂交中籼组合协优9019的高产及稳产性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用籼稻恢复系与广亲和粳稻品种杂交,利用广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交不亲和的技术障碍,育成强优恢复系9019,拓宽了我国恢复系的遗传背景,继而配组育成杂交中籼组合协优9019,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大面积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多年区试及旱作、耐低氮等试验结果表明,协优9019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民倪金龙
关键词:杂交中籼适应性协优9019
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6
2007年
选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的9种杂交水稻组合,在4种不同施氮水平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水稻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及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水稻籽粒产量的影响达0.01水平,且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产量显示;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在225 kg/hm2施氮水平下不同品种间均存在0.05水平差异;其中干物质生产效率在抽穗期、成熟期变异较大,以协优9019最高;氮素农艺效率以两优培九、Ⅱ优明86、Ⅱ优084、协优9019 4个组合较高;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Ⅱ优明86、协优9019较高;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低。在反映氮肥吸收与利用的6个指标中,以协优9019、Ⅱ优明86较为理想。初步认为其是“氮高效”品种。
吴文革阮新民施伏芝
关键词:中籼稻施氮水平氮素利用率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3026被引量:1
2009年
协优3026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强优恢复系3M026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中稻栽培,2007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07010623。
罗志祥施伏芝阮新明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选育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52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3
2009年
协优52(协青早A/OM052)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早熟、高产、抗病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200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根据协优52父母本的特征特性及多年制种实践,总结了协优52的高产制种技术。
施伏芝罗志祥阮新民倪金龙苏泽胜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技术
肥料配施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大田试验,评价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我国南方杂交中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特性及氮肥利用效率影响。结果表明,叶氮积累量、茎鞘氮积累量及植株氮素积累总量在配施有机肥处理与不配施之间在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的配施有利于植株各器官氮素的积累。配施有机肥对叶及茎鞘氮的表观转运率影响差异不显著。配施有机肥的氮收获指数在成熟期以尿素配施饼肥最高,比尿素+控失剂并配施有机肥高15.2%。配施有机肥与相对应不施有机肥的氮肥利用率能提高10%左右。尿素+控失剂处理的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较高,分别比不施肥处理高50.6%,16.4%。品种间差异主要表现为叶氮积累量及氮素积累总量且在生育后期差异显著。因此,配施有机肥作基肥有利于叶氮、茎鞘氮及氮素积累总量的积累。氮素的表观运转率在不同的肥料处理及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间均无显著差异。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及氮收获指数。
阮新民施伏芝倪金龙罗志祥
关键词:水稻肥料结构氮肥利用率
不同施氮量下水稻灌浆期氮磷钾的积累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被引量:5
2009年
选用10个氮素利用效率不同的粳稻品种,研究在3个氮素处理水平下水稻灌浆期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及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鞘叶和茎中氮的含量均以灌浆前期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穗部氮素总积累量在整个籽粒灌浆时期均呈增加的趋势,N10、N20处理更有利于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及含量的提高。施氮后灌浆前期能够促进籽粒中增加磷、钾的积累,后期能加快磷、钾的转移速度。鞘叶和茎秆的氮素积累量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灌浆后期均呈负相关,鞘叶的N0和N20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N10处理达到显著水平;3种处理水平下氮素在穗中的分配比率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氮素在鞘叶和茎秆的分配率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灌浆后期呈负相关,所有处理中鞘叶部分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
王慧李茂柏李培德张建明朱春梅张志奇Jung-Ro Lee朴钟泽
关键词:氮素氮素积累灌浆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氮高效组合协优9019的氮肥运筹规律与效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设施化学氮素时期和施氮量8种处理,采用L8(4×24)正交设计,以不施化学氮素为对照,进行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协优9019的适宜施氮量在172.5~243.45 kg/hm2,以施纯氮172.5 kg/hm2的处理增产较高,增收效益最明显,氮肥利用效果最好。在施172.5kg/hm2纯氮的合理运筹下,其氮素农学利用率为25 kg/kg氮素,每生产100 kg稻谷只需施纯氮1.76 kg,比对照增加产值7762.5元/hm2,每千克纯氮增收45.00元,单位面积增收7012元/hm2,增效相当可观。[结论]协优9019氮肥合理施肥模式应是:基蘖肥各施纯氮69.0kg/hm2,保花和齐穗期各施纯氮34.5 kg/hm2。再次验证协优9019是氮高效杂交组合。
陈周前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
关键词:协优9019氮高效增产增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