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025019)

作品数:37 被引量:227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文鹏安永会祁晓凡吴玺李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地下水
  • 9篇流域
  • 9篇河流域
  • 9篇黑河流域
  • 8篇盆地
  • 6篇地质
  • 5篇黑河中游
  • 4篇地下水位
  • 4篇水化学
  • 4篇水力联系
  • 3篇地电
  • 3篇蒸散
  • 3篇气象
  • 3篇气象要素
  • 3篇降水
  • 2篇地表
  • 2篇地下水位动态
  • 2篇电磁法
  • 2篇多尺度
  • 2篇盐分

机构

  • 28篇中国地质调查...
  • 14篇中国地质环境...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山东科技大学
  • 5篇山东省地质调...
  • 3篇西北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河北地质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阿拉巴马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潍坊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地质测...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作者

  • 16篇李文鹏
  • 11篇安永会
  • 10篇祁晓凡
  • 9篇吴玺
  • 7篇李海涛
  • 5篇卢放
  • 4篇黎涛
  • 4篇胡文广
  • 3篇孙银行
  • 3篇杨丽芝
  • 3篇康卫东
  • 3篇武毅
  • 3篇连捷
  • 3篇尹德超
  • 3篇于蕾
  • 2篇邵新民
  • 2篇郑春苗
  • 2篇王文祥
  • 2篇刘杰
  • 2篇解伟

传媒

  • 12篇水文地质工程...
  • 4篇干旱区资源与...
  • 4篇干旱区地理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探矿工程(岩...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Scienc...

年份

  • 6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西走廊浅层地下水主离子特征及水质评价被引量:14
2020年
为查明河西走廊浅层地下水的主离子特征及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运用数理统计法、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Gibbs图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手段,对研究区75个水样点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内梅罗指数法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河西走廊浅层地下水整体偏碱性;Cl^-、Na^+、K^+、NO3^-和SO4^2-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变异性;水化学类型整体上为重碳酸硫酸型水;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中的Na^+、SO4^2-和Cl^-很可能有相同的来源;水化学组分主要受蒸发-结晶作用,硅酸盐矿物、蒸发岩盐及硫酸盐溶解的控制。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人类聚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
王姝高宗军王贞岩吴玺安永会刘久潭
关键词:水质评价浅层地下水河西走廊
CMT监测井在黑河流域地下水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以CMT监测井在黑河流域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对监测数据和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了解了黑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掌握了黑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垂向分布规律,为合理利用黑河流域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明明卢颖解伟
关键词:成井工艺地下水监测黑河流域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在黑河中游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2年
本研究首次应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监测张掖市临泽县平川段的黑河河床表面温度与河水温度,确定了该时段黑河中游湿地临泽平川段的地表水地下水转换情况。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温度分辨率为0.01℃,采样间距为0.25m,时间间隔为4min。通过对全长550m的河床表面温度与河水温度连续监测,分析该区段温度场动态,发现试验区河段河流受地下水补给,有地下水溢出带。通过河床表面温度与河水温度、环境温度的对比,清楚反映了该河段温度异常带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明确了地下水溢出带的位置与地下水溢出强度。
黄丽郑春苗刘杰肖洪浪
关键词:光纤测温温度曲线
温度监测数据在地下水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建立试验点水热传导模型,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获取高分辨温度观测数据对模型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进行了校正。经过校正,研究区水平方向渗透系数为1.48×10-4m/s,垂直方向渗透系数为1.34×10-5m/s。研究证明,温度作为一种新的数据来源,对模型模拟及获取水文地质参数信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十分有用的。研究成果可为西部干旱地区"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实现模型数据多源化提供借鉴。
沈晔李海涛黎涛李文鹏周训
关键词:温度注水试验
酒泉东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为研究酒泉东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采用描述性统计、舒卡列夫分类、相关性分析、Gibbs图解法及离子比例系数法,对研究区地下水107组水样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总体呈弱碱性淡水;阳离子以Mg2+和Na+为主,阴离子以SO42-和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由盆地南部山前单一结构平原的HCO3·SO4-Mg·Ca型向盆地中部的细土平原区的HCO3·SO4-Mg·Na、HCO3·SO4-Na·Mg、SO4-Na·Mg型过渡,最后演变为盆地北部金塔南山前的SO4·Cl-Na·Mg型;在盆地南部山前的地下水补给-径流区,地下水中的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水岩作用下硅酸盐岩、蒸发盐岩及碳酸盐岩的溶解,随着由补给-径流区向盆地北部的排泄区过渡,蒸发浓缩作用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逐渐成为地下水化学成分演变的主控因素。
任晓辉吴玺高宗军安永会赫明浩王贞岩王姝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基于温度信息的地表-地下水交互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地表水和地下水在质和量上的交互规律已经成为水文学及水文地质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存在温度差异,加之温度测量相对简单易行,因此温度信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机制的研究中。不同的温度测量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点式测温和分布式测温技术相对简易可靠,适用于小尺度的温度测量,而航空和航天遥感测温技术适用于大尺度的温度测量,测量成本也相对较高。温度信息既可以定性刻画地表水和地下水交互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也可定量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交互强度,还可以结合水位、流量等传统水文观测数据,为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校正提供独立于模型的校正信息。温度测量技术的改进和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理论的发展是未来研究的难点、重点。大量研究表明,随着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研究的深入和耦合模型仿真能力的提高,温度信息将成为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研究中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
刘传琨胡玥刘杰姚莹莹王赛郑春苗
关键词:温度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地下水水位多年变化特征被引量:10
2019年
为了解黑河中游地区多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情况,依据收集的地下水水位观测资料,以均值的方法计算了1986~2011年地下水位年均变幅值K,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多年动态变化过程可划分为快速下降、缓慢下降、基本稳定、缓慢上升和快速上升5种类型,得出了研究期地下水位变化特征。整体上看,研究区地下水水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为1986~2001年,地下水水位呈普遍下降趋势;第二阶段为2001~2011年,地下水水位下降速度减缓,部分地区呈逐渐抬升的趋势。地下水位变化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控制,其中人为因素尤其是工农业生产和国家政策对地下水水位的影响较大。
王贞岩高宗军王姝安永会王文祥刘久潭
关键词:黑河中游地下水位影响因素
黑河流域气象要素与全球性大气环流特征量的多尺度遥相关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是我国近年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研究热点,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响应机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基于1956-2015年黑河流域气温、湿度、降水观测数据及多个大气环流特征量监测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域气象要素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周期性及遥相关。结果表明:(1)流域气温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遥相关关系最为明显,湿度、降水次之。(2)气温与Ni?o3.4 SSTA、SOI的显著遥相关共同周期为12~16 a,与NAO、AO为9~11 a,与WP遥相关周期为5~9 a,与PDO为8~15 a。(3)湿度与NAO遥相关周期为4~5 a,与POL为3~6 a,与WP为9~15 a,与PNA为2~8 a。(4)降水与Ni?o3.4 SSTA遥相关周期为9~15 a,与NAO为2~4 a,与AO为3~7 a,与POL为11~19 a,与WP为9~14 a。(5)上述各遥相关周期的地域分布、显著时段与时滞特征各有差异。本文研究有助于加深流域气象要素对环流特征量响应机制的认识,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严峻的水-生态问题的解决及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祁晓凡李文鹏李海涛刘春华
关键词:黑河流域气象要素环流特征量遥相关
张掖盆地北部地下水溢出带土壤盐分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探明张掖盆地北部地下水溢出带土壤含盐量、盐分组成及盐分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当地土壤盐渍化防治和土地资源管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土壤盐分数据分析使用了描述性统计、Kriging插值、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以强碱性为主,其阴离子以SO42-为主,阳离子以K++Na+为主,全盐含量和盐分离子含量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区北部土壤大多数属于非盐渍化等级,而中部及西南部土壤以硫酸盐型轻盐渍化等级为主;SO42-、Cl-、Mg2+、K++Na+、Ca2+是引起全盐含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盐分离子间具有相关性,且以SO42-与Mg2+相关性最高,而Cl-与K++Na+相关性最高;全盐含量、SO42-、Cl-、Mg2+、K++Na+、Ca2+是表征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现象的特征因子;土壤盐渍化的盐分主要是以镁盐为主的硫酸盐和以钠盐、钾盐为主的氯化物。
高宗军任晓辉吴玺安永会赫明浩
关键词:土壤盐分特征
济南白泉泉域地下水位动态对降水响应的年内时滞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1990~2011年间济南白泉泉域内4个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及泉域内及北侧3个松散岩孔隙水水位动态观测资料与同期降水数据,采用相关分析、交叉小波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位动态与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可概略的描述水位动态对降水响应的滞后特征。2交叉小波分析表明,全时段岩溶水观测点水位动态对降水时滞为101.41~141.56d,孔隙水为114.14~185.37d,泉域径流区及排泄区的各点对降水的滞后明显,且岩溶水径流路径越长,水位动态越滞后。3高降水时段岩溶水动态时滞为80.80~118.31d,孔隙水为128.59~167.52d,说明年降水量及降水组合形式对水位时滞有影响,总体降水量越大则地下水位响应越快。地下水位对降水响应的定量描述,可耦合入地下水位预测模型,从而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起到积极作用。
祁晓凡李文鹏杨丽芝尚浩伊飞
关键词:地下水位动态降水小波分析多尺度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