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1T07)

作品数:7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徐亚岩王云龙袁华茂李宁李学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海环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沉积物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生态风险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长江口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凋亡
  • 1篇中国近海
  • 1篇生态风险评估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水环境
  • 1篇水域
  • 1篇体膜
  • 1篇潜在生态风险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线粒体

机构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海环境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船舶运输...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6篇徐亚岩
  • 3篇王云龙
  • 2篇宋金明
  • 2篇李学刚
  • 2篇李宁
  • 2篇袁华茂
  • 2篇柏育材
  • 1篇高春蕾
  • 1篇张镱
  • 1篇王宗灵
  • 1篇纪炜炜
  • 1篇屈佩
  • 1篇尹艳娥
  • 1篇平仙隐
  • 1篇庞敏
  • 1篇阮雯
  • 1篇耿立志
  • 1篇郑亮
  • 1篇李红红

传媒

  • 2篇海洋渔业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上海船舶运输...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渤海湾各形态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2008年对渤海湾的调查,重点研究了渤海湾湾内和湾口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剖析不同形态重金属的特征,结合渤海湾生态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探讨了渤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演变趋势、影响控制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湾内海河口附近沉积柱重金属含量有几次突变,20~22cm段极小值可对应1939年海河北系的洪水,10~12cm段极小值可对应1963年海河南系的洪水,1963年至今重金属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形态重金属百分含量从大到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且重金属在海河口附近都表现出较高的可浸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总量富集因子由大到小为:Pb>Cd>Zn>Cr>V>Co>Cu>Ni,其中Pb、Cd和Zn的富集因子均大于1,说明其有污染,但渤海湾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重金属形态角度评价,V和Cr无污染,Zn、Co、Cu、Ni和Pb在湾内及湾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Pb的污染最为严重。
徐亚岩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柏育材
关键词: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环境意义沉积物
虾夷扇贝毒素对Hela细胞凋亡的诱导及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MTT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Hoechst33342染色质荧光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罗丹明123染色及钙离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测等手段,分析了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对Hela细胞的毒性作用。通过实验发现,正常Hela细胞与不同浓度YTX共孵育24 h后,一定浓度的YTX能对Hela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使其发生明显凋亡特征,如形态变化、染色质凝缩、DNA片段化以及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此外,YTX还能造成Hela细胞内胞质钙离子升高。这种毒性作用可能是YTX通过对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进而诱导发生的。
庞敏屈佩高春蕾王宗灵张镱
关键词:HELA细胞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各形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34
2012年
根据2008年春对渤海湾的调查,通过分级萃取的实验方法以及总量和分形态风险评价的手段,重点研究了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各形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重金属在渤海湾中央的泥质区富集,自然来源是控制V、Ni、Cu、Pb、Co和Cd分布的主要因素,而Zn和Cr较易受环境变化或人为输入等影响,其中Pb作为大气沉降和陆源输入都存在的重金属,其受控因素与其他重金属有一定差异.形态分析表明,V、Zn和Cr以残渣态为主,Co、Ni和Cu则是可浸取态占优势.其中Co的可浸取态质量分数在A断面先增加后降低,Ni的可浸取态质量分数在海河口附近A3站达最大值(98.86%),Cu和Pb的可浸取态高值区出现在A断面的中央区域,优势形态是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u在湾口的A10站降到最小值(43.83%),在黄河口的D1站达最大值(73.89%).风险评价表明,重金属总量富集因子由大到小:Pb>Cd>Zn>Cr>V>Co>Cu>Ni,其中Pb、Cd和Zn的富集因子均大于1,但渤海湾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形态角度评价,V和Cr基本无污染,Zn局部轻微污染,Co大部分轻度污染,Cu由无污染到中度污染,Ni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Pb则属重度污染,其中Pb在渤海湾口A11站的P%(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达1 329%.综合评价得出,Pb是渤海湾沉积物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Cu和Zn有潜在污染,V、Cr和Co基本清洁.
徐亚岩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
关键词:重金属影响因素沉积物
长江口南支宝山近岸水域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明不同潮水环境条件下长江口南支宝山近岸水域水环境的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于2015年5—6月期间在大潮、小潮及涨潮、落潮不同潮期条件下进行水环境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水质除总磷、总氮部分站位劣于二类水质标准,氨氮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外,其他参数均符合一类水质标准。Cu,Zn,Pb,Cr和悬浮物明显表现出大潮期含量高于小潮期的特征,其他参数在不同潮期含量差别不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物源输入是影响该水域水环境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生态环境的影响,人为污染也不可忽视。
柏育材耿立志李红红徐亚岩
关键词:近岸水域水环境影响因素
长江口临近海域沉积物中Cu和Zn赋存形态的分异及对潜在生态风险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了长江口临近海域沉积物中Cu和Zn的地球化学特征、赋存形态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和Zn的分布自北向南有增加的趋势,在南部外海的泥质区富集。活性形态Cu和Zn的含量顺序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L3)>碳酸盐结合态(L2)>有机结合态(L4)>可交换态(L1),活性形态高值区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近岸,表现较强的陆源属性。各活性形态中,粒度与有机结合态Cu、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相关性好,说明有机结合态Cu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是受物源影响最大的活性形态。聚类分析表明,水化学环境对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Zn有显著影响,而自然沉积环境对Cu和其它形态的Zn含量起决定作用。富集因子(EF)表明,EF(Zn)>1>EF(Cu),富集因子的高值区多在杭州湾近岸。总的来说,虽然Cu和Zn总量在长江口和杭州湾不高,但其活性形态含量较高,说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生态风险。
徐亚岩柏育材王云龙
关键词:生态风险沉积物长江口
东海近海沉积物铜和锌的活性形态对潜在污染风险的影响
2015年
根据2011年8月对东海近海海域的调查,通过对沉积物分级萃取的实验方法,结合环境因子的分析,采用总量和分形态风险评价的手段,重点研究了沉积物中Cu和Zn的活性形态、影响因素和潜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和Zn在细粒度的南部外海泥质区富集,且Cu和Zn的含量与粒径明显负相关,和粘土、粉砂等细粒度含量强烈正相关,说明自然来源是控制Cu和Zn含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Cu和Zn活性形态高值区在长江口和杭州湾近岸,Cu的优势活性形态是碳酸盐结合态,Zn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相差不大,是其活性形态的主要部分。水化学环境对各形态Cu和Zn没有明显影响,自然沉积环境是影响Cu和Zn活性形态和总量的主要因素。富集因子研究表明,富集因子Zn>Cu,Cu和Zn的富集高值区在南部外海。Cu富集因子小于1,属于陆源,受外界污染影响不大;Zn富集因子接近于1,属于轻度污染。从形态角度评价,Zn和Cu平均都属轻度污染,但各站位污染程度相差较大,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污染较重,Zn在C5(P=369.14%)甚至出现重度污染。综合评价得出,Cu和Zn在外海总量高、活性形态低,说明具有较高的本底值;在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容易受人为污染影响,存在相对较大的污染风险。
徐亚岩柏育材尹艳娥平仙隐王云龙
关键词:影响因素沉积物
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对2008-2012年中国近海(南海、东海、黄海、渤海)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合风险评价的手段,研究了各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东海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最高,黄海次之,渤海和南海相对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粒径在不同海域呈现出不同相关性:在南海呈现显著负相关,说明其含量与物源相关,人为影响相对较少;在东海的相关性相对较弱,说明其含量除受物源影响外,很大程度受到外界输入人为影响;在黄海和渤海基本无相关性,说明其含量主要受人为输入影响。重金属污染程度(Cd)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ERI)均呈现出相似的结果:东海>南海>黄海、渤海,说明东海是潜在生态风险最高的海域。且Cd和ERI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说明近岸潜在生态风险较外海高。
徐亚岩柏育材纪炜炜阮雯郑亮王云龙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中国近海生态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