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HZ07071)
- 作品数:7 被引量:47H指数:6
- 相关作者:窦志华陈仁寿杨亚龙陶西凯杨爱华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茵陈蒿汤醇提与水提部位利胆保肝药效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筛选茵陈蒿汤利胆、保肝退黄的药效部位。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4、7、10日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80 mg/kg灌胃造模。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茵陈蒿汤75%乙醇提取物和其药渣的水提取物0.040 5、0.081、0.162 g/10 g(折合成原药材计)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12 d。末次给药后1 h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记录每只大鼠2、4、6 h的胆汁量;胆汁收集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醇提及水提部位中剂量组胆汁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血清TBIL、ALP、ALT、TBA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醇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TBA显著下降(P<0.01);水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茵陈蒿汤醇提部位及水提部位均具有一定的利胆保肝退黄作用。
- 窦志华陈智娴王冬梅杨爱华安莉萍
- 关键词:茵陈蒿汤利胆药效部位黄疸模型
- 明清中医疫病发病、症状及用药的因子分析研究被引量:11
- 2009年
- 收集明清两代部分医籍、医案、医话总共8本559例治疫处方,将其中关于疫病症状、用药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规范,然后运用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挖掘,得出各因子与症状、药物的对应结果,而后解释、分析结果,总结归纳出明清中医疫病发病、治法及用药方面的一些特点及规律。
- 彭丽坤陈仁寿李文林陆建峰陶西凯杨亚龙刘一鹤
- 关键词: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 茵陈蒿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与配伍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张仲景《伤寒论》中茵陈蒿汤为例,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对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有体外化学分离、药效跟踪、仿生筛选、生物筛选等,配伍机制可从配伍对体内、外化学成分和对药理效应的影响方面着手研究。结论: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筛选和优化拆方配伍研究是阐释方剂结构关系和作用机制以及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基础,这对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中药现代化产业的进程有重要意义。
- 杨爱华窦志华
- 关键词:茵陈蒿汤药效物质基础配伍
- 论中医疫病民间预防被引量:7
- 2010年
- 民间保留与传承着很多疫病的预防方法,从卫生预防、隔离预防和药物预防三方面论述中医疫病的民间预防方法和措施。
- 杨亚龙陈仁寿陶西凯
- 关键词:疫病
- 茵陈蒿汤保肝退黄药效部位筛选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初步筛选茵陈蒿汤保肝退黄药效部位。方法茵陈蒿汤煎煮提取,水煎液(A)分次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分别达到20%和60%,取20%乙醇沉淀部位(B)、60%乙醇沉淀部位(C),最终的上清液回收乙醇(D),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大鼠胆汁淤积型黄疸模型,观察A、B、C、D对模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及总胆汁酸(TBA)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并根据病理分析赋值标准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D部位组大鼠血清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病变明显改善,病理改变赋值显著下降(P<0.01),其余各部位组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赋值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茵陈蒿汤具有一定的保肝退黄作用,其药效物质主要存在于其水煎液的60%乙醇沉淀的上清液部分。
- 窦志华罗琳候金燕冯艳陆群宣东平陈霞顾薇
- 关键词:茵陈蒿汤药效部位
- 茵陈蒿汤方剂配伍对黄疸模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茵陈蒿汤不同方剂配伍对黄疸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44只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茵陈蒿汤组、缺茵陈方组、缺栀子方组、缺大黄方组、单味茵陈组、单味栀子组和单味大黄组,每组1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4、7、10天灌胃异硫氰酸-1-萘酯复制黄疸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每天1次灌胃茵陈蒿汤及其各缺味方和单味药治疗,连续12 d,第12天给药后1 h取血,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汁酸(TB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陈蒿汤组、单味大黄组、缺栀子方组、缺茵陈方组ALT、AST、ALP、TBIL、DBIL、TBA明显下降(P<0.01或P<0.05),单味栀子组AST、ALP、TBA明显升高(P<0.05)。结论茵陈蒿汤全方配伍合理,其中大黄在方中发挥主要作用,栀子单用具有一定肝毒性,大黄与栀子配伍及全方配伍可减毒增效。
- 窦志华陈敏罗琳孟萍顾薇
- 关键词:茵陈蒿汤方剂配伍黄疸转氨酶总胆汁酸
- 《温病条辨》用药特色探讨被引量:2
- 2009年
-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用药方面颇具特色,体现在三焦辨治上,根据疾病的演变,用药同中有异;重视湿邪为患,根据邪湿性质的不同,选用化湿、渗湿、燥湿不同去湿之药;在补益药的使用上,重在养阴保津,并且补阴与补阳并用,以阳中求阴。
- 彭丽坤陈仁寿
- 关键词:温病条辨用药特色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