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2991)

作品数:16 被引量:175H指数:7
相关作者:万雷黄宏兴黄红王吉利柴生颋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学药大学附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骨细胞
  • 4篇DKK1
  • 4篇MG63细胞
  • 4篇补肾
  • 3篇血清
  • 3篇中医
  • 3篇腺病
  • 3篇腺病毒
  • 3篇活性
  • 3篇骨康
  • 3篇骨康方
  • 3篇成骨
  • 3篇SOST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受体
  • 2篇受体Α
  • 2篇中药

机构

  • 16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广州中医学药...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12篇万雷
  • 9篇黄宏兴
  • 7篇黄红
  • 6篇王吉利
  • 5篇张志海
  • 5篇柴生颋
  • 4篇谢平金
  • 3篇魏合伟
  • 2篇林勇
  • 2篇王凡
  • 1篇孙赫
  • 1篇曹学伟
  • 1篇张文财
  • 1篇孙赫
  • 1篇柴爽

传媒

  • 6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原活血汤联合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复原活血汤联合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原活血汤组(A组,32例),凉性经筋通贴膏组(B组,32例),复原活血汤+凉性经筋通贴膏组(C组,32例),观察疼痛程度、肿胀指数、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 3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7、14天疼痛程度、肿胀指数上有显著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14 d后总体疗效评价,C组患者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和B组,而无效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原活血汤联合凉性经筋通贴膏外敷在治疗早期单纯性肋骨骨折方面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胸部疼痛和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刘少津乔荣勤万雷黄宏兴
关键词:肋骨骨折
补骨脂素对酒精性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干预酒精性成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酒精组、补骨脂素组及补骨脂素+酒精组,利用ALP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FITC-Annexin V/PI凋亡检测凋亡细胞的发生率。结果:四组中酒精组成骨细胞凋亡率最高,其次是酒精+补骨脂素组,再次是补骨脂素组,最后是空白组,四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结果,说明酒精能促进成骨细胞凋亡,酒精组凋亡率最高,而在补骨脂素加入酒精组后,成骨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说明补骨脂素能延缓成骨细胞的凋亡。
王广伟霍力为黄红黄宏兴庾伟中万雷
关键词:补骨脂素酒精成骨细胞凋亡
补骨脂素对酒精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对酒精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补骨脂素防治酒性性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法鉴定从大鼠乳鼠头盖骨分离的成骨细胞。将鉴定成功的成骨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酒精组(即模型组)、补骨脂素组、补骨脂素+酒精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酒精组24、48、72、96 h各时间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补骨脂素组各时间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虽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酒精组比较,补骨脂素+酒精组24 h成骨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2组48、72、96 h细胞增殖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素对体外酒精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
霍力为王广伟黄红黄宏兴庾伟中万雷
关键词:成骨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培养
沉默DKK1、Sost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MG63细胞增殖、ALP活性和钙离子浓度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构建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ickkopf1(DKK1)、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基因沉默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对MG63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离子浓度影响作用。方法设计出特异性针对DKK1、Sost和无关对照序列(Scr),构建DKK1、Sost沉默重组腺病毒载体,用q PCR法和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选出沉默效率最好的扩增DKK1、Sost沉默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计算病毒滴度。MG63细胞被分成空白对照组、沉默DKK1(Ad-sh DKK1)组、沉默Sost(Ad-sh Sost)组、沉默DKK1+Sost(Ad-sh DKK1+Ad-sh Sost)组4组,分别用优选出的沉默效率最好的sh DKK1和sh Sost腺病毒载体转染MG63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观察细胞增殖、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法测定ALP活性、流式分析法测定钙离子浓度。结果 1DKK1 p Ad-sh DKK1-1和Sost p Ad-GFP-shRNA-2沉默效率最高;2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沉默DKK1组、沉默Sost组、沉默DKK1+Sost组的细胞光吸收值(OD)、ALP活性测定值均升高,而钙离子浓度均降低,以沉默DKK1+Sost组变化最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和P<0.05)。结论 DKK1、Sost沉默可促进MG63细胞增殖、提高ALP活性,降低钙离子浓度,尤以二者同时沉默时的作用最强。
万雷黄宏兴黄红柴生颋张志海魏合伟王凡王吉利
关键词:DKK1SOST沉默基因重组腺病毒MG63细胞
XCT790对沉默Sost转染后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LRP5、Runx2、BMP2、OPN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反向激动剂XCT790对沉默Sost腺病毒转染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骨相关蛋白的影响作用。方法将MG63细胞分成空白(NC)对照组、沉默(Ad-sh)Sost组、沉默(Ad-sh)Sost+XCT790组,使用空载腺病毒干预NC对照组,沉默Sost腺病毒干预Ad-sh Sost组,XCT790和沉默Sost腺病毒共同干预Ad-sh Sost+XCT790组;应用MTT检测成骨细胞的活性;流式分析钙离子浓度;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ALP的活性,蛋白印记检测LRP5、Runx2、BMP2、OPN的表达。结果与NC对照组比较,Ad-sh Sost组的细胞活性、ALP活性、LRP5、Runx2、BMP2、OPN的表达均升高(均P<0.01),钙离子的浓度降低(P<0.01);与NC对照组比较,Ad-sh Sost+XCT790组的细胞活性、ALP活性、LRP5、Runx2、OPN的表达均升高(P<0.05,P<0.01),钙离子的浓度也降低(P<0.05),而BMP2未见明显变化;与Ad-sh Sost组比较,Ad-sh Sost+XCT790组的细胞活性、ALP活性、LRP5、Runx2、BMP2、OPN的表达均降低(均P<0.01),而钙离子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XCT790可降低沉默Sost腺病毒转染后成骨细胞的增殖、ALP的活性、LRP5、Runx2、BMP2、OPN蛋白的表达,ERRα可能通过Wnt信号通路竞争性拮抗Sost来调节骨形成。
王吉利张志海黄宏兴柴爽万雷
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过表达DKK1骨细胞对细胞活性及BMP2的影响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用补肾健脾活血方干预过表达的DKK1腺病毒转染的成骨细胞,通过观察细胞的活性及BMP2的表达,研究补肾健脾活血方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培养细胞分成NC对照组,Ad-DKK1组两组。NC对照组由空载腺病毒转染;Ad-DKK-1组由包装过表达的DKK1腺病毒转染。每组分别用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干预。采用CKK-8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印记法检测BMP2的表达。结果各组细胞活性变化: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干预均能提高细胞活性。与空白血清分别干预的两组比较,含药血清分别干预后的两组,在24 h,48 h,72 h的细胞活性的增加倍数都较多;在采用蛋白印记法检测后,BMP2在含药血清分别干预的两组的相对表达量较空白血清分别干预的两组的相对表达量高(P<0.01,P<0.01),在NC对照组中含药血清干预与空白血清干预无明显差异。结论补肾健脾活血方含药血清可以提高细胞活性,提高BMP2的相对表达量,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矿化,尤其在过表达DKK1干预后。补肾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DKK1进而影响成骨细胞的代谢。
王凡黄宏兴王吉利万雷黄红柴爽
关键词:中医中药DKK1BMP2补肾健脾活血方
补肾中药骨康方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及对E2、OPG及IGF-1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骨康方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雌二醇(E2)、骨保护素(OPG)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将45例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服用中药骨康煎剂1剂和钙尔奇D 600 mg,每日1次,分服;对照组予以服用阿仑膦酸钠片10 mg和钙尔奇D 600 mg,每日1次,分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对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患者腰椎(L1-4)侧位BMD;检测其血清E2、OPG及IGF-1浓度。结果:两组间比较从治疗第1个月时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即低于对照组(P〈0.05),从第2个月起每月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腰椎L2-4侧位BM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L2-4骨密度均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L2-4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密度变化率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E2、OPG、IGF-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E2、IGF-1均显著升高,而OPG显著降低,治疗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补肾中药骨康方治疗肾阳虚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理想,可显著改善伴随症状,其可能与改善E2、OPG及IGF-1水平有关。
柴生颋谢平金方鸿星万雷刘治军黄佳纯
关键词:骨保护素
补肾方药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补肾方药含药血清对UMR106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空白血清组、低剂量血清组、中剂量血清组、高剂量血清组、阳性对照组,予以分别灌胃制备含药血清。运用CCK8法测定空白血清组、低剂量血清组、中剂量血清组、高剂量血清组、阳性对照组对UMR106细胞24、48、72 h增殖情况的影响;并测定UMR106细胞24、48、72 h的ALP活性情况。结果:各组自身比较后,加药干预24、48、72 h后各组细胞吸光度值与ALP活性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中、高剂量血清组和阳性对照组加药干预24、48、72 h后,细胞吸光度值之间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剂量血清组与空白血清组分别加药干预24、48、72 h的吸光度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低、中、高剂量血清组和阳性对照组加药干预24、48、72 h后,细胞ALP活性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剂量浓度越高,ALP活性越高。结论:表明补肾方药(骨康方)含药血清有促进UMR106细胞增殖及ALP活性的作用。随着补肾方药(骨康方)浓度的增高,其含药血清促进UMR106细胞增殖作用减弱,但ALP活性随着浓度增高而增高。
柴生颋谢平金谢平金万雷
关键词:补肾方药骨康方
抑制Dickkopf-1和Sclerostin表达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骨代谢调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抑制Dickkopf-1和Sclerostin表达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骨代谢调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培养MG63细胞,构建沉默Dickkopf-1重组腺病毒载体和沉默Sclerostin重组腺病毒载体。将培养好的MG63细胞(每孔2×105个)分为4组,Scr组以Scr腺病毒转染、Dickkopf-1组以沉默Dickkopf-1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Sclerostin组以沉默Sclerostin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Dickkopf-1+Sclerostin组以沉默Dickkopf-1重组腺病毒载体和沉默Sclerostin重组腺病毒载体共同转染。各组MG63细胞转染重组腺病毒48 h后以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5,Lrp-5)、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骨代谢调节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Dickkopf-1组的OPG表达量与Scr组、Sclerostin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P=0.196);Sclerostin组、Dickkopf-1+Sclerostin组的OPG表达量均高于Scr组(P=0.010,P=0.000);Dickkopf-1组和Sclerostin组的OPG表达量均低于Dickkopf-1+Sclerostin组(P=0.000,P=0.000)。Dickkopf-1组、Sclerostin组、Dickkopf-1+Sclerostin组的Lrp-5表达量均高于Scr组(P=0.012,P=0.010,P=0.000);Dickkopf-1组的Lrp-5表达量与Sclerost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Dickkopf-1组和Sclerostin组的Lrp-5表达量均低于Dickkopf-1+Sclerostin组(P=0.000,P=0.000)。Dickkopf-1组的BMP-2表达量与Sc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Dickkopf-1组的BMP-2表达量低于Sclerostin组(P=0.037);Dickkopf-1组和Sclerostin组的BMP-2表达量均低于Dickkopf-1+Sclerostin组(P=0.000,P=0.000)。Dickkopf-1组、Sclerostin�
王吉利万雷张志海黄宏兴黄红肖本浩魏合伟曾国勇
关键词:DICKKOPF-1SCLEROSTINMG63细胞
体重及体质量指数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2
2018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以来符合骨质疏松诊断的患者1936例,诊断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72例,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与非骨折组之间身高、体重及BMI的差异,并根据不同部位骨折分组以及不同年龄层分析身高、体重、BMI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关系。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组体重、BMI均低于非骨折组(P<0.01),而两组间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部位骨折分组中脊柱压缩性骨折组的BMI最高,而髋部骨折组的BMI最低(P<0.05)。依不同BMI分组发现低体重组中髋部骨折占56.5%,而在超体重组中脊柱压缩性骨折占43.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T值随BMI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体重、BMI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BMI虽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关系,但由于不同部位骨折的受力机制不同,其体重、BMI的增加与减少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如低BMI易造成髋部骨折,高BMI易造成脊柱压缩性骨折。
柴生颋柴生颋万雷谢平金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体重体质量指数骨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