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DJZR13110001)

作品数:11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褚志刚杨洋熊敏贺岩松周亚男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理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6篇波束
  • 6篇波束形成
  • 4篇源识别
  • 4篇声源
  • 4篇声源识别
  • 2篇识别方法
  • 2篇卷积
  • 2篇反卷积
  • 2篇车内
  • 2篇传递路径分析
  • 1篇电机
  • 1篇动力总成
  • 1篇在线检测
  • 1篇噪声
  • 1篇噪声辐射
  • 1篇噪声源
  • 1篇噪声源识别
  • 1篇软件开发
  • 1篇声辐射
  • 1篇声强

机构

  • 11篇重庆大学
  • 10篇重庆工业职业...
  • 1篇重庆车辆检测...

作者

  • 11篇褚志刚
  • 9篇杨洋
  • 3篇熊敏
  • 2篇周亚男
  • 2篇贺岩松
  • 1篇张晋源
  • 1篇陈涛
  • 1篇陆小华
  • 1篇高小新

传媒

  • 4篇振动与冲击
  • 2篇电子测量与仪...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应用声学
  • 1篇数据采集与处...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车路面噪声多重相干分解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合理有效的分解方法获得各路面噪声源对驾驶员耳旁噪声的贡献,对进行车内声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重相干理论,给出了汽车路面噪声多重相干分解方法的基本流程,并采用设定特征阈值去除小特征值的方法降低病态误差。某轿车的路面噪声分解试验显示:左前轮、左后轮、右前轮、右后轮是该轿车路面噪声的四个独立源,分解结果使驾驶员右耳处合成噪声与实测噪声在20~6 400 Hz频段内仅平均相差约0.4d B(A)。分解结果正确,为新车型的声学设计开发提供了数据源;多重相干方法简便、易用、有效、可靠,为汽车路面噪声的分解提供了有力工具。
杨洋褚志刚
关键词:路面噪声
基于波束形成的汽车前围板隔声测量方法被引量:6
2014年
为提高隔声量测量效率,提出了基于波束形成的测量方法,与传统混响室-消声室声强测量法对某汽车前围板隔声量的测量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被测试件的隔声薄弱部位,可以准确计算2000 Hz以下频段被测试件的隔声量,2000 Hz以上频段虽然其计算的隔声量偏低,但可用于分析不同条件的隔声量的差异或评判隔声量的改进效果;空调进气口内外循环转换阀与阀口贴合不紧密是主要的隔声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对空调进气口内外循环转换阀和前围板声学材料进行改进,测量结果表明:改进后,该汽车前围板的隔声量在500~5000 Hz频段平均提高了约4.2 dB,对改善其隔声性能进而改善车内声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杨洋褚志刚沈林邦周亚男段云炀
关键词:波束形成车辆隔声量声强
镜像地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
2015年
为了消除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时地面反射对声源识别结果的影响,给出了基于除自谱的互谱成像函数的镜像地波束形成方法.以半圆形阵列为例,基于传统波束形成方法和镜像地波束形成方法模拟的结果表明,低频时镜像地波束形成声源主瓣近似呈圆形,更接近真实声源形状,在中高频处镜像地波束形成方法相对于传统波束形成方法旁瓣水平被有效衰减,声源定位精度更高.进一步,研究了传统波束形成方法和镜像地波束形成方法在地面不同吸声特性情况下的声源识别性能,结果表明,当吸声系数较低时,镜像地波束形成仍能有效识别声源,当地面的吸声系数较高时,镜像地波束形成方法的声源识别性能变差.最后基于扬声器声源的算例试验验证了上述模拟仿真结论的正确性及镜像地波束形成在识别实际声源时的有效性.
褚志刚沈林邦杨洋
关键词:声源识别波束形成
车内噪声时域传递路径分析被引量:23
2015年
与传统的频域传递路径分析相比,时域传递路径分析能够对噪声及其各路径贡献进行回放试听及进一步的声品质分析,能更直观、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噪声及其路径贡献特性。基于结构声的阻抗矩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和空气声的替代源传递路径分析方法,给出一种综合考虑结构声和空气声的车内噪声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并阐明了其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某汽车发动机对车内副驾驶位置噪声的时域传递路径分析模型,分析了发动机悬置结构声传递路径和表面辐射空气声传递路径贡献。结果表明:在整个升降速过程中,该发动机的结构声对车内目标点的贡献显著大于空气声,右上悬置和左上悬置是其主要传递路径,且路径频率响应函数高是造成贡献量大的根本原因。为后续的噪声控制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褚志刚熊敏杨洋贺岩松
关键词:车内噪声
抗性消声结构声腔模态对其消声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为分析抗性消声结构声腔模态对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以典型3种抗性消声结构为对象,基于有限元法计算了其传声损失及扩张腔室的声模态,分析了扩张腔室声模态和进出口管位置对传声损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扩张腔室的声模态和进出口管布置对抗性消声结构传声损失的影响非常显著。只有在极低的低频范围内,抗性消声结构的传声损失与基于一维平面波理论模型的传声损失结果才相吻合,进出口管布置位置对传声损失的影响才较小。消声器的进出口管布置位置对腔室的高阶声模态抑制和激发有重要影响,将进出口管布置在扩张腔室声模态节点区域能显著改善消声器中高频消声性能。对某汽车消声器进行改进设计,改进后平均传声损失提高了15.8dB。
褚志刚陆小华沈林邦高小新张晋源
关键词:内燃机消声器声学模态传声损失消声性能
基于非负最小二乘反卷积波束形成的发动机噪声源识别被引量:16
2013年
为提高波束形成方法识别发动机噪声源的位置精度,开发了FFT-NNLS反卷积波束形成声源识别软件。对已知单声源、不相干双声源、相干双声源等多种模拟声源的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旁瓣,显著提高空间分辨率,随迭代次数的增加更快收敛,更准确地识别声源。某发动机全负荷额定转速工况下的噪声源识别试验结果表明:气缸盖罩、缸体、排气旁通阀、发电机是其主要噪声源。为改善其声学性能指明了方向,验证了FFT-NNLS反卷积波束形成在发动机噪声源识别中的有效性和所开发软件的正确性。
褚志刚杨洋
关键词:发动机噪声源识别波束形成反卷积软件开发
奇异值分解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被引量:17
2014年
为了克服传统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受旁瓣限制而无法识别次声源的缺点,将奇异值分析与波束形成算法相结合,给出了奇异值分解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新方法:首先对阵列传声器测量信号的互谱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重构,然后基于分解后的各互谱矩阵进行波束形成运算,从而识别主声源及各次声源。在仿真及算例试验均验证了其准确性及有效性的基础上,利用奇异值分解波束形成对某汽车前围板隔声薄弱环节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空调进风口为第一声源,暖风机进出水管安装孔及空调漏水管安装孔分别为第二和第三声源。该方法准确高效,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声源信息,提高了波束形成的声源识别性能,为识别次声源提供了有力工具。
褚志刚段云炀沈林邦杨洋贺岩松
关键词:声源识别波束形成奇异值分解次声源
锤击法固有频率在线检测系统的开发被引量:6
2015年
为更好地实现对诸如制动盘等结构部件的固有频率在线检测,采用VB和MATLAB混合编程技术和内嵌集成功能强大且界面友好的"Live Report"Gcx图形显示控件,开发了锤击法固有频率在线检测系统。阐述了系统总体构成及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连击探测、参数设置、数据管理、图形显示优化和数据对比等关键技术。实际的应用表明:系统能准确地完成对诸如制动盘等结构部件的固有频率在线检测,并直观地给出合格性判定结果,且性能稳定、效率高、易于使用。
褚志刚吴洋俊熊敏周志伟周亚男陈涛
关键词:固有频率在线检测混合编程系统开发
反卷积波束形成识别电机冷却系噪声辐射路径被引量:3
2014年
为更准确地识别某电机冷却系噪声的辐射路径,基于FFT-NNLS反卷积波束形成方法对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波束形成,FFT-NNLS反卷积波束形成能够显著提高分辨率,更准确地识别声源;224 Hz风扇叶片通过频率和400~1200 Hz频段的噪声水平较高,分别占声源计算面总噪声的17.7%和49.1%;冷却液入口是最主要的噪声辐射路径、进气口次之、出气口相对较弱。
杨洋褚志刚
关键词:电机噪声波束形成反卷积
四种典型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清晰化方法被引量:5
2014年
为准确运用波束形成声源识别结果清晰化方法识别声源,基于仿真模拟的已知单声源、不相干声源、相干声源的识别成像图及性能曲线和进行的扬声器声源识别算例试验,对比分析DAMAS2,FFT-NNLS,CLEAN,CLEAN-SC的性能,结果表明:四种方法在识别单声源、不相干声源时均能有效衰减旁瓣,显著提高分辨率,CLEAN-SC的准确度最高;对于相干声源,DAMAS2,FFT-NNLS的识别准确度高,CLEAN-SC不能识别相干声源;计算效率方面,DAMAS2最高,FFT-NNLS次之,CLEAN,CLEAN-SC略低。
杨洋褚志刚
关键词: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清晰化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