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8-005-02)

作品数:4,851 被引量:27,907H指数:46
相关作者:宋永会李军傅金祥魏源送李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38篇期刊文章
  • 144篇会议论文
  • 138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913篇建筑科学
  • 274篇农业科学
  • 247篇水利工程
  • 126篇天文地球
  • 123篇生物学
  • 98篇经济管理
  • 92篇化学工程
  • 64篇理学
  • 5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医药卫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文化科学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电气工程
  • 6篇政治法律
  • 5篇矿业工程
  • 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98篇污染
  • 476篇污水
  • 353篇水质
  • 315篇废水
  • 310篇水处理
  • 299篇污泥
  • 237篇硝化
  • 227篇城市
  • 226篇污水处理
  • 208篇流域
  • 206篇脱氮
  • 183篇太湖
  • 178篇反硝化
  • 174篇水体
  • 161篇河流
  • 151篇水环境
  • 150篇沉积物
  • 149篇污染物
  • 139篇供水
  • 135篇重金

机构

  • 518篇中国环境科学...
  • 282篇中国科学院
  • 251篇中国科学院生...
  • 2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93篇同济大学
  • 192篇清华大学
  • 16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63篇北京工业大学
  • 139篇北京林业大学
  • 13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33篇河海大学
  • 11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10篇南京大学
  • 100篇中华人民共和...
  • 95篇北京建筑大学
  • 92篇浙江大学
  • 92篇重庆大学
  • 85篇学研究院
  • 83篇北京市水科学...
  • 77篇江南大学

作者

  • 61篇宋永会
  • 57篇李军
  • 55篇傅金祥
  • 50篇魏源送
  • 40篇于鲁冀
  • 40篇李激
  • 38篇卢少勇
  • 31篇张杰
  • 30篇伍昌年
  • 30篇段亮
  • 30篇李冬
  • 29篇单保庆
  • 29篇凌琪
  • 28篇李星
  • 28篇逄勇
  • 26篇王业耀
  • 25篇王硕
  • 25篇李俊奇
  • 24篇张晴雯
  • 22篇王晓昌

传媒

  • 567篇中国给水排水
  • 325篇给水排水
  • 301篇环境科学
  • 217篇环境工程学报
  • 186篇环境科学学报
  • 159篇环境工程技术...
  • 142篇湖泊科学
  • 140篇环境科学研究
  • 126篇环境工程
  • 121篇中国环境科学
  • 85篇净水技术
  • 77篇环境污染与防...
  • 77篇水处理技术
  • 73篇环境科学与技...
  • 53篇农业环境科学...
  • 45篇生态与农村环...
  • 44篇工业水处理
  • 39篇生态学报
  • 35篇环境保护科学
  • 34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114篇2023
  • 208篇2022
  • 522篇2021
  • 677篇2020
  • 595篇2019
  • 603篇2018
  • 551篇2017
  • 566篇2016
  • 440篇2015
  • 277篇2014
  • 129篇2013
  • 177篇2012
  • 155篇2011
  • 85篇2010
  • 21篇2009
4,8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氯芽孢菌对供水系统水质安全的影响及工程控制措施
氯因其杀菌高效、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在饮用水处理中已有百余年的使用历史,至今仍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为供水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氯消毒能够有效灭活绝大多数病原菌,但部分细菌对氯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甚至在余...
蔡广强
关键词:供水系统卫生细菌学水质安全
文献传递
组合光源反应条件下Ag/TiO_2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被引量:2
2015年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Ag/TiO_2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光源照射下Ag掺杂量、空穴清除剂、甲酸浓度、催化剂用量以及煅烧温度对硝酸根还原的影响。重点考察了365nm、308nm及254nm三种波长的紫外灯组合光源照射下硝酸根的还原反应。结果发现,Ag掺杂量为2wt.%、甲酸浓度为30mmol/L、催化剂用量为1g/L时,采用365nm、308nm和254nm三种波长的紫外灯组合光源,硝酸根的还原效果最好。此时,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21.2%,亚硝酸盐氮浓度为零,转化的硝酸盐氮中氨氮的转化率只占12.56%,氮气的选择性为87.44%。
胡海峰唐玉朝凌先俊王莹
关键词:银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硝酸盐
投加粉末活性炭对DMBR处理污水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采用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不同目数(200~500目)膜基材下投加1g/L的PAC以及200目膜基材下投加不同浓度PAC(0.5~3g/L)对DMBR性能的影响。在不同目数膜基材下,除200目外其他孔径下的膜通量均有轻微下降,但浊度均能快速降至1NTU以内(约为25min)。不同PAC投加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其较佳投量为1g/L,在此投量下浊度下降迅速(30min即降至1NTU以下),且投加PAC系统表现出更好的去除污染物效果。分析认为,PAC与活性污泥的短时间相互作用未能显著改善污泥的性质,主要体现在PAC对污染物的强化吸附作用,而过量的PAC本身可能成为污染物质,堵塞已经形成的动态膜孔道,影响出水的通量和浊度。
孙琪媛胡以松王晓昌杨媛
关键词: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粉末活性炭生活污水膜通量
纳滤膜去除饮用水中苯系污染物效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错流纳滤工艺开展了饮用水中苯系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和纳滤运行特性的研究,考察了纳滤膜对苯、乙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截留效果,研究了操作压力、浓水流量、离子浓度、进水温度和苯系污染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压力和进水温度的升高,膜通量呈增加趋势;随浓水流量和离子浓度的升高,膜通量呈降低趋势;随着回收率、操作压力、离子浓度和进水温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均降低;随浓水流量和苯系污染物浓度的增加,纳滤膜的截留率升高.在所有试验条件下,纳滤膜对4种苯系污染物的截留率都介于86.56%~98.85%之间,出水中乙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含量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水苯含量低于0.1mg/L时,出水苯含量能满足国标要求.通过研究投资和运行成本,确定出经济运行参数为回收率90%、操作压力0.6 MPa和浓水流量30L/min.
赵伟业李星杨艳玲朱学武梁恒李圭白刘永旺谢柏明
关键词:饮用水苯系污染物纳滤截留率膜通量
铋改性沸石粉强化超滤膜性能的研究
2020年
为进一步提高超滤工艺对废水深度处理效果、减缓超滤膜污染,研究提出铋改性沸石粉强化超滤(Bi-Z-UF),并对铋改性沸石粉投加量、粒径和反冲洗频率进行优化以获得高效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1)相比直接超滤和天然沸石粉强化超滤,Bi-Z-UF更能有效减缓膜通量下降速率,经过3个过滤周期,膜反冲洗后几乎能恢复到初始膜通量。(2)Bi-Z-UF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COD、254nm处吸光度(UV254)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26%、23%和16%。(3)铋改性增加了沸石的吸附活性中心,在超滤膜表面形成了疏松有孔的"保护层",能减少污染物与超滤膜直接接触,有利于减缓膜通量下降速率,并促进对污染物的吸附、截留与去除,强化了超滤膜性能。
涂勇陈勇陈佳佳刘伟京白永刚
关键词:超滤膜通量膜污染
硅藻土对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富营养化是我国湖库面临的共性问题,藻类水华造成的藻毒素污染严重威胁到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供水安全。选择硅藻土吸附去除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研究其吸附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硅藻土对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的平衡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大能达到4.4μg/g,相同温度下,平衡吸附量随微囊藻毒素(MC-LR)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硅藻土对微囊藻毒素(MC-LR)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较符合一级速率方程,反应速率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选择典型湖库自然水体,验证硅藻土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性能,1 h内可将微囊藻毒素(MC-LR)浓度降至1.0μg/L以下。通过对示范工程进出水跟踪监测,进一步验证了硅藻土对自然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郑西强刘群刘群
关键词:硅藻土微囊藻毒素吸附等温线吸附量动力学
氨氮浓度对CANON工艺功能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7
2013年
为了研究CANON工艺在常温低氨氮基质条件下的宏观运行效能及微观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实现了CANON工艺在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下的稳定运行,并基于PCR-DGGE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了氨氮浓度对反应器中氨氧化细菌(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菌)群落结构及丰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氨氮环境中总氮去除负荷在1.0 g·(L·d)-1以上,当氨氮浓度降至100 mg·L-1时,总氮去除负荷明显降低.进水氨氮浓度对AOB的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而对ANAMMOX菌群落影响较小.AOB和ANAMMOX菌的丰度随氨氮浓度的降低而减少,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丰度随氨氮浓度的降低而增加,这可能是导致系统脱氮效果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调控手段,减少AOB和ANAMMOX菌的损失,抑制NOB的生长,以便维持系统在低氨氮条件下的脱氮性能.
刘涛李冬曾辉平畅晓燕张杰
关键词:CANON工艺PCR-DGGE荧光定量PCRAOB
东江淡水河流域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被引量:31
2015年
为了解东江淡水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状况,测定地表水和沉积物中7种典型重金属锰、锌、铜、镍、铬、铅和汞(Mn、Zn、Cu、Ni、Cr、Pb、Hg)的含量水平,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淡水河地表水中Mn、Zn、Cu、Ni、Cr、Pb和Hg的平均值浓度分别为305.00、151.50、67.50、56.50、28.50、15.00、0.07μg·L-1;淡水河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且大部分重金属枯水期浓度高于丰水期.沉积物中Mn、Zn、Cu、Ni、Cr、Pb和Hg的平均值浓度分别为714.00、993.50、289.50、188.50、301.50、118.50、0.43 mg·kg-1.表层沉积物中Cu和Hg是污染最为严重的金属,Mn和Cr的污染水平相对较低,除Cu枯水期浓度明显高于丰水期外,其它6种重金属丰水期和枯水期差异较小.淡水河地表水和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整体高于西枝江和东江,且上游污染程度较高.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Zn、Ni、Cr、Mn和Pb的污染来源于流域内盛行的电子电镀产业,Hg和Cu的污染来自于其它产业.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淡水河中游具有极强的生态危害,西枝江具有轻微的生态危害,东江有强的生态危害,但数值处于强的生态危害范围的下限.淡水河上中游及其支流周边工业聚集区是重金属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王丽陈凡马千里范中亚姚玲爱许振成谭万春赵学敏
关键词:地表水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横流式复合生物滤池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景观补水普遍存在氮、磷等污染物超标的问题,采用"预处理系统+横流式复合生物滤池"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强化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效果良好,对COD、BOD5、SS、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7.2%、73.7%、73.1%、30.9%、44.6%和32.6%,出水水质(除TP外)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王楠王晓昌刘言正白文辉熊家晴刘红磊闻铁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
张家口市高耗水农作物种植结构及需水量时空格局变化被引量:5
2020年
通过对张家口市不同尺度的农作物种植结构、需水量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变化特征,以便为农业结构节水提供重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张家口市农作物种植结构总体上仍向高耗水方向转变,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24.75%,水浇地种植面积增加了6%;2015年坝上和坝下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分别较2005年增加了33.97%和20.7%,坝上的雨养作物总种植面积减少了58.5%,而坝下增加了48.51%,坝上较坝下变化更为剧烈。2)由于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增加,2015年需水量比2005年增加了2.74亿~3.89亿m^3;尽管蔬菜种植结构在向节水和高收益方向转变,但总种植面积扩大使得蔬菜生产需水量增大,2015年比2005年增加了684.44万~684.59万m^3。3)从空间分布来看,张家口市作物生产需水量呈增加趋势,2015年坝上和坝下的农作物需水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22.36%~22.42%和21.46%~21.81%,其中坝上的康保、沽源和坝下的张家口市区、崇礼需水量增加较多,2015年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41.19%~41.59%、38.86%~44.78%、43.83%~52.42%和42.67%~45.26%。高耗水作物种植规模的增大是需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黄绍琳鲁春霞刘一江
关键词:作物需水量
共5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