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08216)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亓燕王瑜詹咏沈丹妮杨瑒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叶绿素a对活性污泥中红斑顠体虫生长特性的影响
- 2013年
-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在春夏之交常发生红斑顠体虫的爆发性繁殖,使系统性能恶化。用螺旋藻和活性污泥在光照培养箱中对红斑顠体虫进行培养,通过指数拟合,得出红斑顠体虫的指数增长率和倍增时间。用螺旋藻和活性污泥单独培养,红斑顠体虫倍增时间分别可达1.44 d和2.04 d。用活性污泥和螺旋藻对红斑顠体虫进行联合培养,发现在污泥浓度为132 mg/L时,叶绿素a浓度为85.9 mg/m3时,其倍增时间为1.14 d。可见在叶绿素a、活性污泥以及两者协同影响下,都可促进红斑顠体虫的生长。
- 董滨王瑜沈丹妮詹咏亓燕杨瑒
- 关键词:螺旋藻活性污泥
- 温度对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中红斑顠体虫爆发性繁殖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在春夏之交常发生红斑顠体虫的爆发性繁殖,使系统性能恶化。用烧杯实验模拟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保持填料投配率为30%,分别在不同温度下(20,25,30℃)运行实验装置,待运行稳定后,接种红斑顠体虫,创造条件以观察红斑顠体虫是否发生爆发性繁殖。实验结果发现,红斑顠体虫在25℃和30℃都不同程度产生了爆发性繁殖,最大种群密度分别达到383个/mL和200个/mL,同时,红斑顠体虫的爆发性繁殖不会对进出水的COD和氨氮去除产生影响;在温度25℃和30℃时,红斑顠体虫爆发性繁殖都导致了总氮的释放,红斑顠体虫种群密度分别大于等于66个/mL和50个/mL可分别作为红斑顠体虫在25℃和30℃发生爆发性繁殖的标志;实验也证明了红斑顠体虫的爆发性繁殖不会产生大量啃食生物膜的现象;用SPSS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红斑顠体虫的最大种群密度与总氮的释放显著相关。
- 董滨王瑜沈丹妮詹咏亓燕杨瑒何群彪
- 关键词:温度种群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