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wkpy47)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相关作者:黎国韬詹双晖叶瑜陈熙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东传
  • 1篇敦煌遗书
  • 1篇演戏
  • 1篇玉舞人
  • 1篇越王
  • 1篇越族
  • 1篇唐宋
  • 1篇文康
  • 1篇武舞
  • 1篇舞蹈
  • 1篇舞蹈风格
  • 1篇戏剧
  • 1篇梨园
  • 1篇历代
  • 1篇历史概念
  • 1篇论略
  • 1篇南越王
  • 1篇南越王墓
  • 1篇教坊
  • 1篇改编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社会科...

作者

  • 7篇黎国韬
  • 1篇陈熙
  • 1篇詹双晖
  • 1篇叶瑜

传媒

  • 1篇敦煌研究
  • 1篇西域研究
  • 1篇星海音乐学院...
  • 1篇艺苑
  • 1篇文化遗产
  • 1篇青海民族大学...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南越王墓出土玉舞人考被引量:4
2011年
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舞人六件,据分析,她们所表演者主要是具有中原风格的舞蹈,而与楚舞的风格并不存在明显联系。另外,从部分玉舞人的服饰、装扮、面貌看,她们带有南越族人的一些特点,由此可见西汉前期岭南已有中原与越族风格相融汇的舞蹈出现。
黎国韬陈熙
关键词:玉舞人越族舞蹈风格
作为历史概念的清商乐被引量:5
2011年
在西晋、刘宋、北魏、隋朝、唐中叶、南宋这几个时期,曾经有人对前朝、当代的清商乐进行过较大规模、较有深度的编集、整理和总结,从中可以反映出时人眼中的清商乐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从中也可以说明清商乐实际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范畴也在不断延伸和变化。
黎国韬叶瑜
历代宦者演戏述略
2011年
宫廷宦者扮演戏剧是中国古代戏剧发展史上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其中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清代是宦者演戏比较流行的时代,其流行的原因不外乎皇家享乐的需要,皇家安全问题的考虑,以及宦者演戏所具有的独特审美意趣,等等。
黎国韬
关键词:历代演戏
敦煌遗书若干戏剧乐舞问题考被引量:3
2010年
对敦煌遗书中的"花勾"、"队武舞"、"作语"、"戏剧与戏噱"等问题作出考析,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学术观点:其一,"花勾"一词并不是花舞和勾队的意思,而是与表演舞台"勾栏"有关;其二,"队武舞"一词中的"武"字可能不是衍字,因为队武舞是隋唐两宋时期的实有之制;其三,"作语"这种表演形式就是"念致语",亦即宋代"乐语"的前身;其四,敦煌遗书出现过"戏剧"一词,它与"戏噱"一词本是同一个意思。
黎国韬
关键词:敦煌遗书戏剧
略论唐宋教坊梨园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5
2011年
教坊、梨园的研究,目前学界在许多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文章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认同仗内教坊即禁中教坊一说,"仗内"与"仪仗"无关;认为鼓吹局教坊为"教习"之义,并不含有俗乐机构的意思;认为唐代教坊饮妓可分两类:一类籍系教坊,是番上的官妓性质,一种并不系籍,可以算作私妓;认同唐教坊与唐梨园两机构人员可以互通有无的说法;认为唐梨园小部音声中应有这种胡雏,他们来自于中古"粟特九姓"之一的康国;认为《东京梦华录》所载已经是十三部色形成时期的情况,而《梦粱录》关于十三部色的记载则存在一些错误;宋代宫廷的多数礼仪中教坊并不负责核心的工作,但在大傩仪中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黎国韬
关键词:唐宋教坊梨园
竹马戏形成年代论略被引量:6
2011年
竹马戏是流行于福建、广东一带的地方小戏,关于它的形成年代,有南宋说、元代说、明代说、清初说等多种。这些说法往往得于传闻,大多缺乏有力的材料作为佐证。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再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这个问题作出新的探讨,并得出这一地方小戏剧种大约形成于元代的观点。此外,由于受竹马戏直接影响而出现的广东白字戏其形成年代也不会晚于明代中前期,这就进一步佐证了竹马戏形成于元代的可能性。
黎国韬詹双晖
关键词:白字戏
《老胡文康乐》的东传与改编被引量:2
2012年
《老胡文康乐》源出于粟特九姓之一的康国,由九姓胡人通过西域东传中土,其传入的时间在东晋初期以前。东传以后至少以四种形态演出过,一种是原生态的胡歌胡舞,一种是丧家乐、假面戏性质的《文康乐》,一种是作为《上云乐》组成部分的《老胡文康辞》及相关歌舞伎,还有一种是经百济人改编过并用于嘉会的《文康礼曲》。由于该乐历时悠久、流传地域广泛、表演形态众多,所以颇为典型,对于中古诗歌、乐舞、戏剧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黎国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