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CA010)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4
相关作者:宋志忠杜春红唐雪王鹏梁云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大理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鼠疫
  • 6篇抗体
  • 5篇疫菌
  • 5篇鼠疫菌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克隆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血清
  • 2篇耶尔森菌
  • 2篇耶尔森氏菌
  • 2篇疫源
  • 2篇杂交
  • 2篇杂交瘤
  • 2篇杂交瘤细胞
  • 2篇鼠疫耶尔森菌
  • 2篇鼠疫耶尔森氏...
  • 2篇自然疫源
  • 2篇分离纯化

机构

  • 14篇云南省地方病...
  • 7篇大理学院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4篇宋志忠
  • 8篇杜春红
  • 7篇唐雪
  • 6篇王鹏
  • 3篇张建中
  • 3篇郭英
  • 3篇梁云
  • 3篇钟佑宏
  • 3篇韦蝶心
  • 2篇于国林
  • 2篇杨光璨
  • 2篇杨智明
  • 2篇石丽媛
  • 2篇肖迪
  • 2篇苏鹏
  • 2篇董珊珊
  • 1篇尹家祥
  • 1篇赵文红
  • 1篇董兴齐
  • 1篇张宁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学...
  • 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鼠疫耶尔森氏菌Pl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的鼠疫耶尔森氏菌P la蛋白(rP la),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Ab),为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大肠杆菌表达的P la蛋白,包涵体经尿素反复洗涤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效价高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以表达Pla、表达GST、天然提取Pla 3种蛋白为抗原物,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结合Western blot对所获取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天然Pla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5B8、14H4、19A4,亚类测定分别为IgG2a和IgG1,轻链均为κ链;腹水经间接ELISA法检测效价可达1∶106;Westernblot实验证实该3株mAb能特异性识别天然Pla蛋白。结论:成功获得了抗鼠疫耶尔森氏菌天然Pla抗原的特异性mAb,为进一步研究Pla蛋白及研发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杜春红王鹏张建中唐雪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氏菌单克隆抗体
应用3种方法检测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中F1抗体水平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F1抗体水平的维持情况及间接血凝、酶联免疫、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鼠疫F1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gs-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ⅠCA)3种方法,对比检测25例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中F1抗体。结果 25份血清样品F1抗体IHA阳性19份,DAgs-ELISA阳性21份,GⅠCA阳性18份。F1抗体滴度:IHA 15例为1∶80~1∶320;ELISA 10例为1∶640~1∶1280。结论大部分鼠疫恢复期患者血清能检出F1抗体,3种F1抗体检测方法均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
杜春红王鹏梁云唐雪张洪英洪梅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F1抗体
鼠疫耶尔森菌遗传学研究进展
2010年
染色体、质粒作为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的遗传基础,决定着鼠疫菌的生物学特征及致病力。在现有的鼠疫菌全基因组序列中,各型菌株基因组都表现出G+C含量偏差、存在丰富的插入序列、大量的假基因及频繁的基因重组等特征,这些都是鼠疫菌迅速进化的关键。鼠疫菌遗传学通过基因组学、比较和进化基因组学的研究,确定鼠疫菌对人体的毒力因子和致病机制,探索鼠疫菌致病性和进化的遗传学机制,从而为鼠疫的流行监测及疫苗研制等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韦蝶心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遗传学
云南省家、野鼠两型鼠疫菌比较蛋白质组的初步研究
2011年
云南省存在家、野鼠两型鼠疫疫源地。已有研究证实,两型鼠疫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1],对人群的危险度也不尽相同。进一步探究二者间的差异,为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提供更多依据。蛋白质组分析是一种以双向电泳和飞行质谱鉴定为核心技术的方法,具有高通量、重复性好以及较敏感等优点。在鼠疫菌的蛋白质组分析中,
王鹏赵飞郭英肖迪宋志忠张建中
关键词:鼠疫菌蛋白质组
无血清培养液在分泌鼠疫F1McAb杂交瘤细胞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ADCF无血清细胞培养液对分泌鼠疫F1McAb的杂交瘤细胞进行静止培养,初步了解该瘤株在ADCF中的生长情况,为今后采用无血清培养液体外培养法生产单克隆抗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将杂交瘤细胞直接转入ADCF培养液培养、驯化培养和优化条件后培养,观察细胞在各种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活细胞计数和抗体效价检测。结果用ADCF培养鼠疫F1杂交瘤细胞,细胞直接转入不能较好的生长;通过驯化、在放过含血清培养液的原瓶中能较好的贴壁生长,在新瓶中不能稳定地贴壁生长和增殖;在经含血清的培养液优化后的培养瓶中,细胞能贴壁生长和增殖。结论ADCF培养液可用于分泌鼠疫F1McAb的杂交瘤细胞的培养。
杜春红宋志忠唐雪钟佑宏周东升于国林
关键词:杂交瘤细胞鼠疫菌无血清培养
单克隆抗体大量生产技术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随着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基础、临床诊断、治疗及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生产技术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展而迅速发展。单克隆抗体生产技术的提高解决了单抗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拓展了单抗的应用空间。现就单克隆抗体大量生产技术作一综述。
杜春红宋志忠于国林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体外培养
气候变化对鼠疫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位于法定传染病之首,步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不断发现新的鼠疫疫源地,世界鼠疫疫情呈上升趋势。自然环境因素对于鼠疫的发生、流行影响非常大,而作为环境因素的重要一环--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改变必然对鼠疫产生直接和/或间接影响。
张宁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气候变化气候因子
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分析鼠疫血清抗体谱的研究进展
2008年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性疾病,广泛流行于啮齿动物中。从6世纪初到19世纪末就有3次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鼠疫按临床症状分为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腺鼠疫临床表现典型,而肺鼠疫和败血症型鼠疫则发病更为迅速.致死率也更高。至今血清学实验仍然是国内外公认诊断鼠疫的有效方法.但在诊断速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免疫胶体金技术是目前我国最新的诊断鼠疫的血清学实验方法.
周青宋志忠
关键词:蛋白质芯片抗体
云南省自然感染鼠疫媒介生物的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掌握云南省家、野鼠两型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媒介生物的地理分布及季节变化。方法整理核实我所1974-2006年有关鼠疫监测和调查资料,并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家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节肢动物有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人蚤等8种,其中印鼠客蚤为该疫源地的主要媒介,1982-2006年云南省自印鼠客蚤累计分离鼠疫菌618株,占92.65%;野鼠鼠疫疫源地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有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等7种,其中特新蚤指名亚种为主要媒介,最近在玉龙县发现其染疫蚤;棕形额蚤为次要媒介,1974-2006年自特新蚤指名亚种和棕形额蚤各分离鼠疫菌14株,各占15.56%。从家鼠鼠疫疫源地媒介生物中检出的鼠疫菌集中在6-8月,最高为8月。野鼠疫源地媒介昆虫季节变化调查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呈双峰,集中于4月和12月。结论两型疫源地有着各自不同的染疫媒介,其地理分布有着明显区别,染疫情况和季节变化也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高子厚宋志忠董兴齐赵文红梁云杨智明
关键词:鼠疫媒介生物
杂交瘤细胞(10株)染色体形态、数目与抗体分泌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与抗体分泌能力及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我室融合成功的10株杂交瘤细胞,采用秋水仙素法制备染色体,分别计数100个完整的中期分裂相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制备腹水和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结果:经染色体计数与分析,10株杂交瘤细胞中,7株瘤株细胞间染色体形态一致,分散好,既有端着丝点染色体,也见中间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数目的标准差小于5.0,腹水和细胞培养上清抗体效价高,分泌稳定性好;3株染色体数差异大、标准差大的瘤株中,2株抗体效价低,分泌不稳定。结论:杂交瘤细胞染色体形态、数目与其分泌单克隆抗体的能力和稳定性有关,进行染色体分析有利于了解瘤株特性,可作为筛选高效、稳定瘤株的参考依据。
杜春红马顺高毕佳训唐雪尹家祥王鹏宋志忠
关键词: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