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014)
- 作品数:7 被引量:108H指数:6
- 相关作者:可欣李润东张昀李培军于维坤更多>>
- 相关机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Cr污染土壤原位固定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土壤原位固定修复是通过添加不同外源物质固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达到降低重金属迁移能力和生物有效性的一种有效的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效果快速,处理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得其在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较为系统的综述了铬土壤的原位固定化修复的几种常见方法及其作用原理,分析了固定化修复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 可欣张毓李延吉王琦李润东
- 关键词:铬污染土壤原位固定
- 酒石酸淋洗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被引量:5
- 2008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酒石酸淋洗前后污染土壤过程中镉、铅、铜、锌四种重金属离子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具有不同的环境风险,淋洗前土壤中镉主要以交换态形式存在,铅主要分布在残余态中,锌主要分布在氧化物结合态和残余态中,铜主要分布在有机态和残余态中。酒石酸淋洗能有效去除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氧化物结合态部分重金属,从而大大降低了原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
- 可欣李培军张昀李润东张玲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
- 板栗内皮对酸性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被引量:9
- 2009年
- 选取板栗内皮作为吸附剂,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振荡吸附的方法研究了板栗内皮对pH 2.0的酸性废水中,镉、铅、铜、锌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板栗内皮的加入量为30 g/L,反应时间1 h,达到对溶液中4种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Cd 98.9%、Pb 99.6%、Zn 98.9%、Cu 98.7%;热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板栗内皮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分别为Cd 3.2、Pb 90.8、Zn 27.3、Cu 52.4 mg/g;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反应在60 min内可以达平衡。Elovich方程最适合描述板栗内皮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动力学行为,板栗内皮对镉、铅、铜、锌4种重金属的吸附速率和吸附时间成反比,同一时刻对4种重金属离子吸附速率大小依次是Pb2+>Cd2+>Cu2+>Zn2+。
- 可欣张昀李培军李润东
- 关键词:动力学热力学重金属
- 利用酒石酸土柱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被引量:45
- 2009年
-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土柱淋洗方法,研究酒石酸溶液两种不同添加方式对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采用连续分级方法研究了淋洗前后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2.5L酒石酸5次加样的淋洗效果明显好于10次加样的淋洗效果,其中5次加样淋洗能去除91.3%的Cd,11.1%的Pb,39.2%的Zn,11.1%的Cu;淋洗过程中铅的穿透曲线明显滞后于镉、铜和锌3种重金属离子.形态分级结果表明,酒石酸5次加样淋洗能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部分重金属离子,明显降低氧化物结合态部分重金属离子,而对有机态和残余态部分重金属离子作用效果不明显.可见用酒石酸土柱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可行的.
- 可欣张昀李培军李润东
- 关键词:土壤污染酒石酸重金属
- 吡嘧磺隆对土壤中与氮素转化有关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了水田除草剂吡嘧磺隆在田间用量下对水稻土中与氮素转化有关的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嘧磺隆在培养7~30天内能显著抑制土壤脲酶的活性;在培养的前20天内表现为对土壤硝化作用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抑制作用;施用吡嘧磺隆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硝化作用及土壤微生物量氮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 张昀可欣查春梅关连珠
- 关键词:吡嘧磺隆氮素转化生物活性水稻土
- 板栗内皮去除酸性废液中重金属离子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吸附过程中的质量平衡实验和红外扫描分析,揭示板栗内皮吸附重金属的机理.质量平衡实验表明,板栗内皮吸附重金属离子存在明显的离子交换过程,在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溶液中氢离子的同时,释放出Ca2+、Mg2+和K+3种离子.红外扫描分析结果显示,板栗内皮表面存在很多活性基团,如羟基、-NH基等,这些基团可以和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内皮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机制是离子交换和螯合反应的互相耦合.
- 可欣张昀李培军李润东
- 关键词:螯合离子交换酸性废液重金属
- 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及其控制对策被引量:29
- 2009年
- 水环境面源污染的严重性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其中小流域面源污染已成为面源污染问题研究的热点。文章系统的分析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探讨了小流域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小流域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
- 可欣于维坤尹炜雷阿林李润东
- 关键词:小流域面源污染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