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268009)

作品数:9 被引量:108H指数:5
相关作者:徐德生冯怡张梁陈丽华沈岚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甘草
  • 7篇芍药
  • 6篇芍药甘草
  • 4篇芍药甘草汤
  • 4篇甘草汤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质谱
  • 3篇质谱联用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药动学
  • 2篇释放度
  • 2篇配伍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机构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徐德生
  • 9篇冯怡
  • 6篇沈岚
  • 5篇张梁
  • 5篇陈丽华
  • 4篇林晓
  • 3篇汪益涵
  • 2篇李俊松
  • 2篇洪燕龙
  • 1篇王优杰
  • 1篇陈莉

传媒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成药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的处方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方法在考察提取物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用挤出滚圆造粒机分别制备芍药、甘草微丸;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剂处方及工艺条件;评价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度。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芍药、甘草微丸在30min内体外溶出均达90%以上,且圆整度好,收率高。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甘草方微丸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
陈丽华冯怡徐德生汪益涵李俊松
关键词:挤出滚圆法芍药甘草
配伍前后芍药特征化学组分体内药动学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经典方芍药甘草汤的配伍合理性。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药动学方法,比较芍药甘草汤和芍药单煎液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的大鼠血清中归属于芍药的各特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与芍药单煎液比较,芍药甘草汤的AUC显著增加,ρm ax大多极其显著增加,显示出良好的吸收。结论从药动学角度揭示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沈岚冯怡徐德生林晓张梁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配伍HPLC指纹图谱药动学
HPLC-DAD-MS/MS分析芍药甘草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研究
目的采用HPLC-DAD-MS/MS分析芍药甘草汤大鼠给药后血浆样品,确认芍药甘草汤入血移行成分。方法以kormasil C18(4.6×250mm,带保护柱)为色谱柱;以乙腈和0.5%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
沈岚徐德生冯怡张梁林晓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芍药甘草汤
文献传递
HPLC-DAD-MS/MS分析芍药甘草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的研究
目的采用HPLC-DAD-MS/MS分析芍药甘草汤大鼠给药后血浆样品,确认芍药甘草汤入血移行成分。方法以kormasilC18(4.6×250mm,带保护柱)为色谱柱;以乙腈和0.5%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
沈岚徐德生冯怡张梁林晓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芍药甘草汤
文献传递
基于HPLC-DAD-ESI-MS技术的芍药甘草汤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采用HPLC-DAD-ESI-MS分析芍药甘草配伍体内外物质基础变化,确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方法:以Kor-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带保护柱);以乙腈-0.5%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25℃,以甲醇为去蛋白溶剂,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化后,通过LCQdeca型质谱仪,在m/z100~1000进行扫描,并对特征离子进行2次裂解,获得二级质谱数据。结果:以芍药甘草复方组方前后的体外成分研究为基础,确认了芍药甘草汤体外的主要成分为芍药苷、儿茶素-5-O-葡萄糖苷、白芍苷、甘草苷、甘草酸等,入血移行成分中也发现此类糖苷类物质,另又发现了来源于甘草成分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甘草素葡萄糖醛酸和异甘草酸葡萄糖醛酸。结论: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芍药甘草汤大鼠血中移行组分,并与芍药甘草复方组方前后的成分进行对比,可对复方入血的成分进行推测和确认,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且对于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沈岚冯怡徐德生林晓洪燕龙王优杰张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芍药甘草汤
流化床包衣法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总苷速释微丸,用Eudragit RS 100作为包衣材料,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方法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当聚合物包衣增质量为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的芍药总苷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陈丽华徐德生冯怡洪燕龙汪益涵
关键词:EUDRAGITRS缓释微丸释放度
含甘草酸效应组分微丸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甘草酸效应组分速释微丸,采用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 RL 1002种包衣材料,制备含甘草酸效应组分缓释微丸。方法: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当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t RL 100的质量比为4∶l,聚合物包衣增重为5%,增塑剂用量为15%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通过调整Eudragit RS 100与Eudragit RL 100的比例,或提高聚合物包衣增重等手段,能使含甘草酸效应组分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陈丽华冯怡徐德生李俊松张梁汪益涵
关键词:EUDRAGITRSEUDRAGIT微丸释放度
UV法测甘草黄酮微丸含量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甘草黄酮微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甘草苷为指标性成分,在335nm波长处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测定微丸中甘草黄酮含量以甘草苷计为36.2%,甘草苷在4.07~20.3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n=9)为98.6%。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和重复性好。
陈丽华徐德生冯怡
关键词:甘草苷紫外分光光度法
芍药甘草复方效应组分谱效关系研究被引量:59
2008年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大鼠给药后的解痉活性成分。方法:在建立芍药甘草体内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芍药甘草各效应组分8组不同配比给药后大鼠血清的胃底肌条解痉实验,获得各组抑制率,将药效学信息与各组血清HPLC指纹图谱化学信息进行相关性研究。并采用HPLC-ESI-MS/MS分析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给药后血清样品。结果:谱效相关性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给药后体内4个色谱峰与药效相关性较大,与药效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大于0.4,分别为0.774,0.678,0.566,0.472,其保留时间分别为8.03,51.7,54.59,72.43 min;经质谱分析,主要为效应组分代谢成分。结论:通过谱效研究直接获得体内活性物质,建立了体内活性物质谱效研究的一种新方法,是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确定的有效手段。
沈岚张梁冯怡徐德生林晓
关键词:芍药甘草
芍药甘草复方配伍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以甘草酸、甘草苷为指标性成分,运用药动学方法分别比较芍药甘草效应组分和甘草酸效应组分、甘草黄酮效应组分灌胃给药后大鼠药动学参数。结果:给予芍药甘草效应组分的大鼠与单独给予甘草酸效应组分大鼠比较,甘草酸AUC显著增加,Tmax延长,Cmax明显增加,且体内消除速率显著减慢;与单独给予甘草黄酮效应组分大鼠比较,甘草苷AUC显著增加,Cmax明显增加,Tmax提前。结论:芍药甘草效应组分配伍使用,指标性成分体内吸收增加。从药动学角度揭示了验证了芍药甘草效应组分最佳配比的合理性,为深入研究组方原理打下基础。
沈岚张梁冯怡徐德生林晓
关键词:芍药甘草药动学芍药苷甘草酸甘草黄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