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0AA023007)

作品数:26 被引量:524H指数:14
相关作者:方秀才柯美云朱丽明王智凤孙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综合征
  • 9篇肠易激
  • 8篇易激综合征
  • 8篇肠易激综合征
  • 5篇功能性便秘
  • 5篇便秘
  • 4篇直肠
  • 3篇性疾病
  • 3篇抑郁
  • 3篇直肠癌
  • 3篇手术
  • 3篇肿瘤
  • 3篇焦虑
  • 3篇腹泻型
  • 3篇腹泻型肠易激...
  • 3篇肠癌
  • 3篇肠道
  • 2篇低位直肠
  • 2篇药物治疗
  • 2篇症状

机构

  • 23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同仁堂健...

作者

  • 19篇方秀才
  • 8篇柯美云
  • 7篇朱丽明
  • 6篇王智凤
  • 5篇肖毅
  • 5篇孙晓红
  • 4篇邱辉忠
  • 4篇林国乐
  • 4篇李晓青
  • 3篇吴斌
  • 3篇许东
  • 3篇黄丹
  • 2篇侯渊涛
  • 2篇康维明
  • 2篇王承党
  • 2篇辛海威
  • 2篇费贵军
  • 2篇姚树坤
  • 2篇陈彦文
  • 2篇皮艳娜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Chines...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2012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大便失禁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了解中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大便失禁的发生率、影响其发生和转归的因素、症状与肛门直肠功能的关系及治疗现状。方法对中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大便失禁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大便失禁是中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后最常见的一种排便功能障碍,发生率约为35.3%。评估大便失禁严重程度的方法以Wexner大便失禁评分的临床有效性和实用性较高,Wexner评分与大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得分相关,当Wexner评分≥9分时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距肛缘距离与大便失禁发生和恢复显著相关,吻合口距肛缘越近,术后越易出现大便失禁且程度越重。当肿瘤位置极低时,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基础上,可考虑通过手术方式来弥补术后肛门直肠功能的下降。放化疗对大便失禁的影响的结论不一。年龄本身是发生大便失禁的危险因素,对超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保肛手术仍需慎重。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是否出现大便失禁及其发展、转归与肛门直肠功能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术中肛门内括约肌神经功能测定可预测术后是否出现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直肠冲洗能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小样本研究证实骶神经电刺激治疗大便失禁有效,但仍需大样本研究来证实。生物反馈可显著改善直肠癌根治术后大便失禁的评分。结论需进一步规范评估大便失禁严重程度的客观标准,需更多前瞻性研究来分析影响大便失禁发生的因素并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防治。
皮艳娜肖毅方秀才
关键词:直肠癌大便失禁肛门直肠功能
慢性便秘的诊断和分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临床医师在详细采集病史的基础上,应充分了解引起便秘的病因,以排除器质性便秘的可能性;对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便秘主要症状推断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结合结肠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查进行分型,进而指导并选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
方秀才
关键词:便秘慢性病胃肠疾病功能性便秘
克罗恩病并发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36例合并并发症的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克罗恩病患者并发症包括肠梗阻27例,肠瘘6例,急性肠穿孔4例,消化道出血5例。手术方式: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2例,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回结肠吻合术11例,右半结肠切除+回肠造口术2例,回盲部切除、回结肠吻合术3例,小肠部分切除+结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6例,回结肠吻合口切除重建术1例,以及其他1例。1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5例,腹腔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1例。其中2例死亡。结论克罗恩病并发症以肠梗阻及肠瘘多见,手术是目前克罗恩病治疗的重手段。
陆君阳林国乐邱辉忠钱家鸣肖毅吴斌
关键词:CROHN病炎性肠疾病并发症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合并心理异常对肠道症状的影响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 调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心理状态,分析腹泻型IBS合并心理异常的特点及其对肠道症状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腹泻型IBS患者.采用IBS症状发作规律调查表调查IBS症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精神心理状态.比较合并心理异常与无心理异常患者肠道症状的差异,以及HAMA和HAMD评分与肠道症状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共纳入231例腹泻型IBS患者,其中男133例,女98例,年龄为(42.8±11.1)岁,病程为4.5年(8.0年).H A M A评分为(17.00±7.12)分,H A M D评分为(14.05±6.00)分,72.29%(167/231)的患者合并心理异常,32.90%(76/231)为中重度焦虑和(或)抑郁,以焦虑为主.合并心理异常的患者中,平时腹痛或腹部不适的比例及中重度腹痛或腹部不适的比例均高于无心理异常的患者[53.29%(89/167)比34.37%(22/64),49.44%(44/89)比18.18%(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7.002,P=0.010、0.009);且排便前腹痛或腹部不适每日发作比例高,在排便后难以完全缓解,更常伴发排便相关症状.HAMD评分与IBS发作的频度呈正相关(r=0.172,P=0.009),HAMA评分与排便前腹痛或腹部不适的程度呈正相关(r=0.134,P=0.042).HAMA评分、HAMD评分与患者排便后腹痛或腹部不适改善程度均呈负相关(r=-0.215,P=0.001;r=-0.251,P〈0.01),与改善等待时间均呈正相关(r=0.175,P=0.008;r=0.219,P=0.001).结论 大多数腹泻型IBS患者合并心理异常,焦虑抑郁广泛影响IBS患者肠道症状.
许东王承党李晓青朱丽明史丽丽黄丹柯美云方秀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抑郁焦虑心理异常肠道症状
功能性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我们能鉴别吗?被引量:13
2013年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IBS-C)同属于功能性肠病,两者均表现为便秘,在临床中容易造成混淆;对IBS-C患者仅针对便秘症状进行治疗,疗效有限。现就两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等方面的区别作一综述。
辛海威方秀才柯美云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病理生理
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85
2013年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感染、精神心理等有关。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引起普遍关注,上述的发病因素均可整合到脑-肠互动框架中进行阐述,脑-肠轴成为研究IBS发病机制的切入点。本文从脑-肠轴的概念、作用机制、脑-肠轴功能异常与IBS发病、靶向治疗等方面对脑-肠轴在IBS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李宁宁方秀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脑-肠轴发病机制靶向治疗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分析被引量:126
2013年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国内肠易激综合征(IBS)流行病学调查现状,特别是研究中的不足,以更好地指导今后流行病学研究,我们对国内IBS流行病学调查文献进行了分析。方法对2000年1月-2012年6月在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IBS流行病学调查文献,以"肠易激综合征"和"流行病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3篇有关IBS流行病学调查的文章发表在32种期刊杂志,调查范围涉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单个调查的样本量58~16727例,研究人群包括普通人群、特殊人群和IBS患者。72.1%研究采用了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有24项研究应用罗马Ⅱ标准,5项研究联合应用罗马Ⅱ和Manning标准,12项研究应用罗马Ⅲ标准。我国IBS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流行病学研究诸多环节可能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影响IBS发病和患病率的因素包括:心理、饮食、年龄、性别、胃肠道感染史、情绪压力、职业、服药史等。结论在我国,IBS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李晓青常敏许东方秀才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的食管动力特点被引量:43
2014年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NERD )和反流性食管炎( RE )的食管动力特点。方法采用单盲、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反流症状接受食管动力检查的患者资料,根据消化内镜结果分为NERD组和RE组。探讨两组患者病程、年龄、性别、食管动力、食管裂孔功能及24 h 食管pH监测的特点。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24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NERD组159例和RE组85例。与NERD组比, RE组患者年龄偏大、病程较长[(50.7±1.2)比(46.5±0.9)岁;(4.8±0.5)比(3.4±0.3)年,均P<0.05];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RE组下食管括约肌( LES)长度和压力、食管体部远端收缩波幅及有效收缩率均明显低于NERD组[(1.91±0.06)比(2.19±0.04) cm;(6.98±0.31)比(8.54±0.31)mmHg;(56.76±3.21)比(75.57±3.47) mmHg;54.1%(46/85)比76.1%(121/159),均P<0.05],两组LES松弛率及上食管括约肌(UES)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RE组合并食管裂孔疝(HH)或食管裂孔松弛(HF)的比例明显高于NERD组[23.5%(20/85)比1.9%(3/159);24.7%(21/85)比11.3%(18/159),均P<0.05]。 RE组患者24 h食管pH监测阳性率、酸反流次数及立位pH<4的百分比明显高于NERD组[59.1%(26/44)比32.5%(38/117);71.0(13.5,119.0)比25.0(8.0,56.0)次;5.0%(0.4%,10.9%)比1.1%(0.2%,5.0%),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NERD组比较,LES长度、食管体部远端有效收缩率、HH是RE发病的危险因素( OR =2.781、0.037、21.722,95%CI:1.057~7.313、0.009~0.152、5.433~86.845)。结论胃食管交界处抗反流屏障功能及食管体部廓清能力降低是导致RE的重要因素,要重视胃食管交界处的解剖结构异常。
孙晓红柯美云王智凤方秀才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食管动力
胶原低聚肽改善皮肤水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研究了海洋鱼胶原低聚肽和透明质酸复配对改善女性皮肤水分的影响。选择年龄?0岁-50岁、皮肤水分≤12的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进行改善皮肤水分的实验。试验组每天口服试验样品2.5 g,连续30 d,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前后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安全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皮肤水分。胶原低聚肽和透明质酸复配对改善女性皮肤水分有显著作用,且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试验组皮肤含水量的平均值由试验前的8.90±1.11提高?2.34±2.23?
王宁查圣华姜水红张宏
关键词:皮肤水分低聚肽胶原透明质酸安全性指标
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7
2015年
人体成分测量可以评价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了解人体基本健康状况,对多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检测和预后进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一旦人体成分比例失衡,将会严重影响健康。人体成分测量方法一般分为局部测量法和全身测量法。局部测量法包括皮褶厚度法、超声检测法、计算机断层扫描法和核磁共振法;全身测量法包括人体测量法、水下称重法、空气置换法、生物电阻抗法、近红外线吸收法、双能x线吸收法、同位素稀释法、钾同位素测定法和三维人体扫描法等。本文对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概述。
杨猛朱长真于健春康维明
关键词:体脂含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