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20028)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广耀吕翠微邹佳呈更多>>
- 相关机构:佳木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佳木斯市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被引量:1
- 2010年
-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面对20世纪以来西方人所面临的异化受动的存在方式和普遍的文化历史困境,进一步发扬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精神,丰富了辩证法的人学内容。通过对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与批判,揭示了西方社会对人的总体化统治带来的人的异化、文化的异化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状况的根源。他们提出的解决现代性危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论及其对理想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吕翠微
-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主体性和谐社会
- 从对立到和解——论马尔库塞的理性批判与新感性观被引量:1
- 2011年
- 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现代性条件下,理性和感性在历史的现实运动中经历了自身的危机和自我否定,也上演了相互间的对立与调和。马尔库塞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和对理性进行批判性理解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旨在重建人的感性、恢复人的本能、实现人的解放的新感性观。这为丰富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进一步思考理性和感性有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恢复感性的理论价值、实现理性与感性的和解做出了有益尝试。
- 孙广耀
- 关键词:马尔库塞感性新感性
- 从和谐社会视阈看辩证法理论的诉求转向
- 2012年
- 辩证法理论自创生以来,就不断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需要彰显某个方面的特征和诉求,并在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完成了其历史变迁。黑格尔的否定辩证法综合了整体性和特殊性,全面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马克思通过赋予黑格尔抽象的、形式的否定辩证法以具体的、现实的内容,进一步提示了辩证法理论的深刻内涵。唯物辩证法对辩证法的实质做了最高的概括和表达,也为辩证法理论由重视矛盾和斗争转向强调和谐统一提供了广阔的理论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致力于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幸福。由此应运而生的辩证法理论诉求的和谐转向,不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性工具,更将为后工业时代人类异化问题的消解,以及人类全面发展与和谐共处的实践活动提供新的理论范式。
- 孙广耀
- 关键词:辩证法否定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和谐辩证法
- 试论正义的五种困境
- 2012年
- 正义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然而由于人性自身存在的弱点,现实生活中,难以界定或实现正义。从五个维度分析了正义的困境,不是否定正义的存在,而是为了更接近正义本身。
- 邹佳呈
- 关键词:正义人性
- 关于“人道主义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解读
- 2011年
- 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众多研究者中,马尔库塞在其《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一文中率先提出了"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人道主义思想是贯穿马克思所有著作的基本内容,并且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思想,片面强调自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化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解释。
- 孙广耀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马尔库塞异化存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