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BJ07-04)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淑玲仝建波李云飞宋洁更多>>
- 相关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氮化铁纳米晶的溶剂热合成被引量:3
- 2009年
- 以氯化亚铁(FeCl2.4H2O)为铁源,氯化铵(NH4Cl)和叠氮化钠(NaN3)为混合氮源,通过溶剂热合成法制备了具有包覆结构的氮化铁纳米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最终产物的形貌特征和物相组成进行了表征,结合处理前后产物的XRD检测,探讨了氮化铁纳米晶复合结构形成的机理.对影响实验的因素,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料次序和磁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严格控制加料次序,在有机溶剂二甲苯中400℃反应12h可以合成氮化铁复合结构纳米晶.由于核壳结构的影响,氮化铁纳米晶最大比饱和磁化强度比文献值低.
- 刘淑玲仝建波
- 关键词:溶剂热合成核壳结构
-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的QSPR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65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变量进行筛选,建立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与MEDV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采用内外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所得模型稳定性,建模计算值、留一法交互校验预测值和外部样本预测值的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1、0.956和0.958。结果表明:所建QSPR模型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该研究结果为预测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淑玲仝建波李云飞
- 关键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电性距离矢量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 有机污染物理化性质与毒理学性质的预测
- 2009年
- 本文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分别表征了多种有机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技术,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变量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了有机污染物的沸点和急性毒性与MEDV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继用留一法和外部样本对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QSPR模型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该研究结果为预测有机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理学性质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 刘淑玲仝建波李云飞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分子电性距离矢量沸点生物降解急性毒性
- 氯苯与氯酚类化合物毒性的预测被引量:9
- 2010年
-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研究氯苯、氯酚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氯苯、氯酚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22个氯苯、氯酚类有机污染物结构与对戈卑鱼(Guppy)半数致死浓度lg1/(LC_(50))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_(cum))、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_(CV))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_(ext))分别为0.976 2、0.944 6和0.973 1。表明用MEDV表征氯苯、氯酚类有机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T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 仝建波李云飞刘淑玲宋洁
- 关键词:氯苯氯酚类化合物分子电性距离矢量
- 多氯联苯热力学性质的预测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209个多氯联苯类化合物(PCBs)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的自由能(Go)、焓(Ho)、熵(So)、分子总能量(ET)、零点振动能(EZPV)、恒容热容(Cvo)和热能校正值(Eth)与MEDV矢量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模型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76~1.000之间。继用留一法和外部样本对模型稳定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所建QSPR模型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为多氯联苯类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淑玲仝建波李云飞
- 关键词:热力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