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0K022)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黄茜子强伟刘奇玉谭凤姣张红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2篇明清
  • 1篇杜丽娘
  • 1篇延宕
  • 1篇勇气
  • 1篇整体性
  • 1篇他者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剧作
  • 1篇女性主义
  • 1篇女性主义视域
  • 1篇清代
  • 1篇清戏
  • 1篇文化阐释
  • 1篇戏曲
  • 1篇戏曲结构
  • 1篇戏曲理论
  • 1篇恋情
  • 1篇明清戏曲
  • 1篇牡丹亭
  • 1篇镜像

机构

  • 6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黄茜子
  • 2篇刘奇玉
  • 2篇强伟
  • 1篇张红
  • 1篇谭凤姣

传媒

  • 3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桂林航天工业...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从“他者”到“自我”:女性主义视域下明清女性剧作的角色转换
2015年
明清女性剧作家的戏曲创作具有巨大的超越性。作为首批戏剧文学的女性创作者,她们完成了女性在戏曲领域从"他者"到"自我"的角色转换。她们从真实的生命体验出发,展现了自身的生活环境与心路历程。她们改变了被男性塑造的局面,创造出鲜活而真实的女性形象,丰富了中国文学景观。
黄茜子刘奇玉
关键词:女性主义明清
简论《遇合奇缘记》是“人的文学”
2015年
《遇合奇缘记》是清代女性剧作家桂仙的作品,用实录的方式记述了自己被迫嫁给有生理缺陷的丈夫,以及与婚前就互相爱慕的情人椟珍的婚外恋情。在这个过程中,桂仙一直面临道德与礼教压力,在中年时自省,作此剧本后便与椟珍断绝了联系。剧本以女性的视角,真实记录了女性的生活与情感,整个剧本具有鲜明的"人的文学"的特征。
黄茜子强伟
关键词:清代
自我的回归——镜像理论视野下的杜丽娘被引量:1
2013年
《牡丹亭》中塑造的具有叛逆精神的杜丽娘形象感动了众多读者,掀起了一股女性自我认识的潮流。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杜丽娘处于双重镜像关系当中:一重是现实与幻境的镜像关系,一重是对镜自描的过程中镜里与镜外的镜像关系。从中可以看到杜丽娘完成了自我的回归,主体性得以实现。
谭凤姣
关键词:杜丽娘镜像理论《牡丹亭》
飞行的勇气与坠落的必然——《遇合奇缘记》中桂仙行为变化的文化阐释
2015年
《遇合奇缘记》是稀见的清代女性剧作,作者化名桂仙,以按年月实录的方式记述了自己与情人椟珍的婚外之恋。在剧中,桂仙经历了从纠结徘徊到大胆与情人结合,中年后又愧疚自省,作记后洗心绝笔的过程。由于剧本是女性的自传式作品,桂仙并不是虚构出的人物,而更多地体现了生活的真实,其反抗与沉寂,都与时代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黄茜子
关键词:婚外恋情
明破朱陈,暗结秦晋——论《遇合奇缘记》之“延宕”叙事
2015年
清代稀见的女性剧作《遇合奇缘记》以作家化名自叙的方式,讲述了有夫之妇桂仙与情人椟珍的婚外爱情故事。在《遇合奇缘记》中,延宕并不仅作为一种叙事手法,亦是桂珍二人波折不断的爱情之路的真实写照,它不仅体现在爱情过程中外部遭受的一系列危机与间阻,更体现在人物的内心对这份情感的思量与体认。
黄茜子强伟
关键词:延宕
明清剧论家的整体性戏曲结构论
2011年
戏曲结构的整体性是古代戏曲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明清剧论家十分重视戏曲结构艺术的整体美,并已明确认识到戏曲创作要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做到故事情节的血脉贯注,同时协调曲词、宾白和科诨等艺术要素之间的关系。
刘奇玉张红
关键词:明清戏曲戏曲结构戏曲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