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822)

作品数:6 被引量:573H指数:6
相关作者:同延安赵营赵护兵石维樊红柱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宁夏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氮肥
  • 3篇氮肥利用
  • 3篇氮肥利用率
  • 3篇利用率
  • 2篇氮量
  • 2篇冬小麦
  • 2篇玉米
  • 2篇施氮
  • 2篇施氮量
  • 2篇转运
  • 2篇夏玉米
  • 2篇硝态氮
  • 2篇小麦
  • 2篇塿土
  • 1篇氮肥形态
  • 1篇氮累积
  • 1篇氮平衡
  • 1篇氮水平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吸收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同延安
  • 4篇赵营
  • 3篇赵护兵
  • 3篇石维
  • 2篇樊红柱
  • 1篇吕殿青
  • 1篇徐杰

传媒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土壤肥料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氮肥形态对土壤释放N_2O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以硝酸钙和碳酸氢铵为供试肥料,在45%、65%、100%田间持水量(Field Capacity-FC)条件下,研究了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在陕西关中塿土中对N2O释放的影响并区分了N2O产生的途径。结果表明,45%FC和65%FC条件下,施用铵态氮肥土壤的N2O释放量大于硝态氮肥,100%FC下反之。但当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由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都很强烈,两种肥料处理的N2O排放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20,2.94mgkg-1。在10天培养期内,碳铵处理在各水分条件下释放的N2O总量接近,分别为2.05、2.03、2.94mgkg-1干土,而硝酸钙处理在各水分条件下释放的N2O总量分别为1.53、1.75、3.20mgkg-1干土。但通过硝化反硝化途径产生的N2O量对N2O总释放量的贡献差异较大。45%FC时,碳铵处理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对N2O排放的贡献率分别为84.77%和15.23%;65%FC时分别为71.78%和28.22%;100%FC时的为48.50%和51.50%。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期内,硝化作用是土壤N2O排放的主要来源。硝酸钙在土壤中由于不存在硝化作用,所产生的N2O全部来自反硝化过程,在45%FC、65%FC和100%FC条件下,N2O释放量随含水量增加而增加,分别为1.53,1.75和3.20mgkg-1干土。
徐杰石维同延安
关键词:塿土硝态氮肥铵态氮肥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7
2007年
2004至2005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施氯量0、105、210、315kg/hm^2对冬小麦氮素吸收、累积、转运、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的子粒、秸秆产量及成熟期地上部总吸氮量,但过量施用氮肥对子粒和秸秆增产不显著;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在34.2%~38.3%之间,随施氮量增加而略有降低。植株中氮素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氮素累积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有显著影响,同一生育时期,氮素含量和累积量都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氮可显著地促进氮素在子粒中累积,其中69%~87%的氮素是靠营养体的转运而来的。施氮量影响氮素的转运效率,随施氮量增加,转运效率降低。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105~210kg/hm^2之间。
同延安赵营赵护兵樊红柱
关键词:冬小麦
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14
2006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硝酸盐淋溶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对夏玉米子粒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变化不大。氮肥利用率在9.2%-22.6%之间,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氮可明显提高0-160cm剖面土壤NO3^--N含量,而且随深度的增加NO3^--N含量呈降低趋势,累积峰主要在20—60cm之间。玉米收获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的损失量增加,各施氮处理的硝态氮残留量在121~221kg/hm^2之间,以N250处理的残留量最高,残留率近65%。
赵营同延安赵护兵
关键词:夏玉米子粒产量氮肥利用率氮平衡
灌溉施肥对冬小麦土壤氮素盈亏的影响被引量:34
2006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灌溉和施肥对冬小麦生育期间0~400cm土壤硝态氮累积、移动特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对0~200cm土壤氮素的盈亏、氮肥利用率、残留率及损失率进行了表观估算,旨在为小麦的氮素利用与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400cm硝态氮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对0~100cm土体硝态氮累积量有显著影响,施氮与灌水对200cm以下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都有影响,同时水氮交互作用不容忽视。施氮并结合灌水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籽粒产量,施氮而不灌水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0~200cm土壤氮素的表现盈余主要出现在小麦拔节~灌策期间,表观亏缺主要在播种~拔节期及灌策~收获期。相同灌水量下,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而损失率增加。施氮130kg/hm^2、灌水60mm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大,为25.7%。从硝态氮累积量、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等方面考虑,本试验比较合理的肥水配比应为施氮130kg/hm^2,灌水60mm。
石维同延安赵营樊红柱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施肥硝态氮累积氮肥利用率
不同供氮水平对夏玉米养分累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51
2006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高肥力土壤上施N 125、250、375 kg/hm^2对夏玉米生物量、子粒产量、N、P、K养分累积动态、及氮肥表观利用率、养分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只影响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养分的阶段累积量,而对累积趋势基本无影响.植株生物量及N、P、K养分累积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且它们的累积趋势相似,都呈“S”型曲线.各处理的子粒产量在7000~7700kg/hm^2之间,只有N250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氮肥表观利用率在10%~18%之间,随施氮量的增加略有降低.施氮可提高子粒中的氮素累积量,而对磷的累积量影响不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的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其在子粒中的比例都降低,磷的转运与氮表现出类似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养分转运及环境污染等因素,该地区夏玉米的推荐施氮量应控制在125 kg/hm^2以内.
赵营同延安赵护兵
关键词:夏玉米氮肥利用率养分累积
陕西三种类型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分布与土壤质地的关系被引量:40
2005年
研究了陕北黄绵土,关中(土娄)土与陕南水稻土土壤剖面中硝酸盐的分布与累积,分析了硝酸盐淋移与土壤剖面粘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绵土由于粘粒含量少,土壤疏松,氮肥施入土壤后硝化作用速度快,氮素多以硝态氮存在于土壤中,遇到过量的灌溉或降水,容易引起硝酸盐淋失.在米脂的川道地,施肥2个月后,硝酸盐峰值在50 cm 左右,4个多月后,峰值下移至100 cm 左右,6个月后,该峰值下降到130 cm 左右,一年内,硝酸盐的峰值已经消失,分布在130至 350 cm 之间.因此,在黄绵土地区可以灌溉的川道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是硝酸盐淋失.关中(土娄)土,粘粒含量相对较高,硝化作用速度快,但由于在80-120 cm有一粘化层,阻碍了水分与硝酸盐的向下淋移,使得大部分硝酸盐累积在0-100 cm 土层,其累积量占到0-400 cm总累积量的64% ~ 74%,而200-400 cm仅占到7% ~ 13%.而且淋移到100 cm 以下的硝酸盐,也通过反硝化损失了.陕南水稻土,由于深层土壤水饱和,硝酸盐难以向下淋移,氮素主要累积在土壤表层.由于下层土壤长期处于厌气条件,即使淋移到下层的硝酸盐也通过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掉了.
同延安石维吕殿青Ove Emteryd
关键词:粘粒含量土壤剖面黄绵土塿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