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CDA108)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钟杰刘家寿张堂林叶少文曾文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中华绒螯
  • 2篇中华绒螯蟹
  • 2篇绒螯蟹
  • 2篇SINENS...
  • 2篇ERIOCH...
  • 1篇低湖田
  • 1篇养殖
  • 1篇幼蟹
  • 1篇鱼类
  • 1篇中华绒螯蟹幼...
  • 1篇肉食性
  • 1篇肉食性鱼类
  • 1篇食性
  • 1篇湖泊
  • 1篇河蟹
  • 1篇捕食
  • 1篇捕食性
  • 1篇长江
  • 1篇长江中游
  • 1篇池塘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3篇张堂林
  • 3篇刘家寿
  • 3篇李钟杰
  • 2篇叶少文
  • 1篇吴小平
  • 1篇罗鸣钟
  • 1篇张超文
  • 1篇冯唐茂
  • 1篇曾文涛

传媒

  • 2篇淡水渔业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洪湖低湖田改造池塘河蟹养殖技术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在洪湖湖滨地区筛选了4种当地主要的河蟹(Eriocheir sinensis)养殖方式,对池塘与水源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比较,分析各因子对河蟹收获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7—10月中,8月水温和氨氮含量最高,各池塘水体理化指标月平均值无显著差异;各池塘水草生物量逐月急剧下降,至10月底基本消失,其月平均值与成蟹体重、回捕率及特定生长率显著负相关。高温季节是防止河蟹氨氮中毒死亡的关键时期;水草调节水体营养、稳定底质、吸附水体悬浮质的功能对河蟹存活及生长有重要作用。当地优势池塘养殖方式为:放养规格约5 g/ind.,密度16875 ind./ha,水草移栽以伊乐藻为主,搭配其它种类,覆盖率约为60%,动物性饵料投喂比例约为66%,螺蛳投喂量约3638 kg/ha。
冯唐茂刘家寿张堂林叶少文李钟杰
关键词:低湖田池塘养殖
七种捕食性鱼类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捕食风险的评估被引量:2
2012年
分别以鲤、鳜、斑点叉尾、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大口鲇和乌鳢作为捕食者,以中华绒螯蟹幼蟹作为猎物,在室内水泥池(2.4 m3)进行捕食试验。以日捕获率和日摄食率为指标,评估这些鱼类对幼蟹的捕食作用和危害程度,为提高湖泊幼蟹放流效果、建立蟹—鱼复合的优质高效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在幼蟹完全暴露的条件下,经过多次(至少9次)重复的试验(短期1d和长期7d),鳜对不同大小的硬壳和软壳(刚蜕壳的)幼蟹没有任何捕食作用;黄颡鱼对硬壳和软壳幼蟹也没有捕食作用,但还需做进一步观察;虽然鲤、瓦氏黄颡鱼对硬壳蟹的捕获率低,但对软壳的幼蟹有较大的危害性,对幼蟹的日摄食率分别为0.070%、0.012%;大口鲇、斑点叉尾、乌鳢对幼蟹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对幼蟹的日摄食率分别为0.122%、0.188%和0.284%。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建议:(1)在池塘和湖泊河蟹养殖中,完全可以将鳜作为套养或混养对象,以期提高养殖效益;(2)在河蟹放养的湖泊,需要抑制乌鳢和大口鲇种群,适当减少鲤和瓦氏黄颡鱼丰度,以期减少这些鱼类的捕食作用,提高幼蟹存活率;(3)在河蟹养殖池塘,不能放养乌鳢、大口鲇、斑点叉尾、瓦氏黄颡鱼和鲤。
罗鸣钟张堂林张超文李钟杰刘家寿吴小平
关键词:肉食性鱼类中华绒螯蟹捕食
长江中游三个湖泊中华绒螯蟹生长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选择长江中游的牛山湖、武湖和东汤逊湖三个典型的河蟹养殖湖区作为研究地点,从2009年2月起逐月调查湖泊放流河蟹体重和壳宽的生长变化,并同时记录投喂管理情况和收集试验湖区的水化特征及底栖生物资源状况。调查发现,河蟹在4、5、6月特定生长率最大,此时为河蟹生长的高峰期。在三个湖区间,生长有显著性差异,在收获季节,武湖河蟹的平均壳宽和体重均显著性大于另外两个湖区(P<0.05),牛山湖和东汤逊湖之间则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这种情形可能主要与为湖泊的天然饵料资源的种类和丰度有关。
曾文涛刘家寿张堂林叶少文李钟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