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27-gw307) 作品数:6 被引量:15 H指数:3 相关作者: 李兵 沈卫德 陆小平 陈玉华 许雅香 更多>> 相关机构: 苏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在如皋市的推广应用 中细纤度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于2010年4月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将新品种在我省主蚕区逐步推广,2010年春在如皋市推广饲养7000张,调查了饲养的生产成绩和丝质成绩。结果表明,新品种在农村饲养性状稳定... 李兵 许雅香 卫正国 薛卫东 钱忠兵 周家华 严松俊 奚传庆 管竟芳 沈卫德关键词:蚕品种 苏秀×春丰 文献传递 添食色素对家蚕生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解色素对家蚕生理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吸收与转运,用"2号红X"色素对家蚕(苏雄×荧晓)进行添食试验,测定家蚕5龄幼虫的血液电导率及蛋白含量,同时对所得家蚕茧色荧光抽提物进行薄层层析,了解添食色素对家蚕茧色荧光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食人工色素对家蚕的生理影响较小;添食色素后,家蚕的血液、丝腺、蚕卵、蚕茧都有存积,其颜色与添食色素颜色一致;茧层抽提物薄层层析后,发现有3条色素带发生了变化,推测这可能是形成有色茧的关键色素物质。 刘晓红 虞晓华 陆小平关键词:家蚕 生理变化 蜕皮激素诱导下家蚕CYP3基因家族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研究家蚕Bombyxmori CYP3家族基因经蜕皮激素诱导后的表达变化,用蜕皮激素溶液(2×10-3μg/μL)浸泡的桑叶喂食家蚕B.mori5龄幼虫,以不用蜕皮激素处理的桑叶喂食家蚕为对照,采用双跟踪标定定量PCR(dual-spike-in qPCR)方法,检测在蜕皮激素诱导下家蚕中肠和脂肪体内CYP3基因家族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蜕皮激素诱导下家蚕幼虫体内脂肪体中CYP302,CYP306和CYP339的转录水平分别上升了191.4,7.4和421倍,在中肠中变化不显著;其余基因转录水平变化不明显或检测不到转录活性。结果说明CYP339基因有可能参与家蚕蜕皮激素的代谢,这为进一步研究P450基因与内源物质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高瑞娜 卫正国 张婷 王瑞娴 赵国栋 李兵 沈卫德关键词:家蚕 蜕皮激素 转录水平 “星白”勋章菊对干旱处理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 2013年 以盆栽勋章菊新品种"星白"为试材,测定干旱处理1~16 d时间区间各植株的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和叶绿素含量变化,以此评价"星白"品种的抗旱性能。结果表明,"星白"品种在13 d不浇水的处理下,复水后仍可很快恢复生长,而16 d不浇水处理便全部死亡;在各处理期间,各植株的抗性生理指标变化较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为处理13 d达到最高。这一结果为"星白"品种在苏州地区的景观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吴阳清 周晓慧 王永亮 戴斌 王韡 陆小平关键词:勋章菊 干旱处理 生理指标 家蚕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AE21的克隆、表达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5 2011年 信号失活是嗅觉动态过程的一个重要步骤,这一过程涉及多样的气味降解酶类。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从家蚕Bombyx mori雄蛾的触角中克隆了一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AE21。该基因含有一个1 572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52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0.5 kD,等电点为8.4,含有细胞色素P450的特征序列血红素结合位点区域。CYP6AE21和家蚕CYP6AE2基因一样在相同位置含有1个内含子序列,且相应的2个外显子大小相同。两者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4.5%,且在基因组上以头尾相连的方式成簇排列,中间由约7.6 kb核苷酸序列隔开。CYP6AE21在幼虫的头部和脂肪体,以及雄蛾和雌蛾的触角中表达量较高;在幼虫的其他组织和蛾的多个组织中也有一定的表达。P450酶系的重要组分之一——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reductase,CPR)基因也在雌蛾和雄蛾触角中高水平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相对较低。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YP6AE21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质中。推测CYP6AE21和CYP6AE2是由其中一个基因加倍复制形成的;此P450的功能之一可能是参与内化进细胞的气味分子的降解清除。 王东 李兵 林超 陈玉华 许雅香 沈卫德关键词:家蚕 细胞色素P450 亚细胞定位 嗅觉 家蚕蛾触角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为探讨家蚕Bombyxmori蛾触角发生发育、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我们采用双向电泳结合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初步探讨了家蚕蛾触角蛋白及其雌雄表达差异。采用ImageMast 6.0软件分析电泳图谱,在家蚕蛾触角中检测到约550个蛋白点,主要集中在分子量14~70 kD,等电点4~8之间。从雌雄蛾触角电泳图谱中分别检测到419和489个蛋白点,其中雌雄匹配蛋白点有326对,匹配率为71.81%。雌雄间表达差异点有34个,雌雄分别所特有的特异蛋白点分别为9和20个。对特异和差异点进行MALDI-TOF/MS鉴定获得其中5种蛋白——成虫原基生长因子(imaginal disk growth factor)、表皮蛋白RR-1基序15(cuticular protein RR-1 motif15)、硫醇过氧化还原酶(thiol peroxiredoxin)、空泡ATP酶B亚基(vacuolar ATPase B subunit)以及gasp前体(gaspprecursor),它们在雄蛾触角中表达量都比雌蛾高。这为家蚕触角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本信息。 王国宝 陈玉华 王举梅 卫正国 许雅香 李兵 沈卫德关键词:家蚕 触角 双向电泳 质谱分析 桑树泛素延伸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2013年 对前期克隆的桑树泛素延伸蛋白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及原核表达分析,以pGEX-4T-1为载体,构建了桑树泛素延伸蛋白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转入受体菌E.coli BL21。经IPTG诱导后,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有效表达。为提高表达效果,从不同诱导时间对目的蛋白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用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在经37℃条件下,经1.0 mmol/L的IPTG诱导6 h后,原核表达效果明显提高。研究表明,桑树泛素延伸蛋白基因与其他植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利用模式植物研究其功能及分子进化分析更加高效,为进一步探讨桑树的逆境生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周晓慧 戴斌 王韡 陆小平关键词:桑树 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