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748) 作品数:13 被引量:14 H指数:2 相关作者: 王雨生 侯慧媛 杨秀梅 药立波 吕洋 更多>> 相关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北京军区总医院 第四军医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德国洪堡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EK/ERK和PI3K/Akt通路对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DDR2和MMP-13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2015年 背景 研究表明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肿瘤新生血管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相关疾病治疗的关键靶点,但DDR2和MMP-13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 探讨DDR2和MMP-13在大鼠CNV中的表达特点以及MEK/ERK和PI3 K/Akt通路对DDR2及MMP-13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532 nm倍频激光视网膜光凝法制备棕色挪威(BN)大鼠CNV模型,将78只BN模型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7)、模型对照组(n=39)、PD98059(MEK1抑制剂)组(n=16)和LY294002(PI3K抑制剂)组(n=16),PD98059组和LY294002组大鼠分别于光凝后1d、7d玻璃体内注射5 mmol/L PD98059 3μl或5 mmol/L LY294002 3μl.分别于光凝前和光凝后1、3、7、14 d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动物并制备样本和切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眼杯中ERK、p-ER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眼杯中DDR2 mRNA和MMP-13 mRNA的表达变化,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测定各组大鼠CNV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定位和测定大鼠CNV区域DDR2和MMP-13的表达.结果 光凝后3d,光凝局部细胞增生,光凝后7 d CNV形成,至光凝后14 d CNV趋于稳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DDR2在正常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层、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层和内核层细胞中呈弱表达,但在CNV中呈强阳性表达;MMP-13在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内界膜层、光感受器层和巩膜层均呈强阳性表达,在模型对照组中呈强阳性表达.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NV组织中DDR2和MMP-13共表达.RT-PCR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光凝后1、3、7、14 d DDR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5.22±4.03、47.74±2.23、14.82±4.56和5.59±2.47,MMP-13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25.54±3.83、43.51±4.36、10.90±4.00和5.23±3.2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 杨秀梅 王雨生 张建 李燕 药立波关键词:盘状结构域受体2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BN大鼠 在体生物发光成像术观察骨髓来源细胞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在体生物发光成像术(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I)监测小鼠体内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Cs)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过程的可行性,为BLI研究CNV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将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Fluc-GFP)双转基因小鼠的骨髓移植到野生型C57小鼠,将嵌合度>85%的嵌合体小鼠分为两组:实验组利用532nm激光建立小鼠CNV模型,对照组不行CNV建模。于CNV建模后1d、3d、7d、14d、21d和28d,利用小动物成像系统对两组小鼠进行BLI观察,高灵敏度CCD采集图像,活体成像软件系统对选取的眼部光学统计区域进行分析。结果建模后第1天,实验组小鼠即有大量BMCs趋化至CNV部位,前3d趋化至CNV部位的BMCs数量增长最快,第7天病变部位BMCs数量达峰值,第14天病变部位BMCs数量降至最低,随后稍有增加,第28天以后保持稳定。对照组小鼠在相应时间点眼内BMCs数量较为稳定,明显低于实验组小鼠(P<0.05)。结论利用BLI可以实时动态示踪体内BMCs向CNV部位的趋化及其在CNV内转归,无创、便捷,为研究CNV发生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客观的辅助方法。 常远 王雨生 曹丰 张健 蔡岩 李鹤一 侯慧媛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 骨髓来源细胞 内皮祖细胞与眼内新生血管 2011年 内皮祖细胞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的生物学意义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内皮祖细胞具有增生、移行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潜能,其数量减少和修复功能缺失可导致血管整合和稳定失衡。内皮祖细胞可能还起着开启“血管生成开关”的作用。临床上,靶向针对此类细胞,有望成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新策略。 常远 王雨生关键词:内皮祖细胞 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间充质干细胞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011年 眼部新生血管与多种眼部疾病相关,是引起视力严重损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其治疗一直是眼科界的难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获得、易扩增、多向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和伦理学争议较少等特点,使其在干细胞生物学领域中备受瞩目,而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策略,更为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蔡岩 王雨生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角膜新生血管化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 of hyperglycemia exacerbating stem cells on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in mice 被引量:2 2016年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yperglycemia on the severity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especially the involvement of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C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METHODS: BMCs from firefly luciferase(Fluc)/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 double transgenic mice were transplanted into C57BL/6J wide-type mice. The recipient mice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streptozotocin(STZ) daily for 5 consecutive days to induce diabetes mellitus(DM), followed by CNV laser photocoagulation.The BMCs recruitment in CNV exposed to hyperglycemia was firstly examined in Fluc/GFP chimeric mice by in vivo optical bioluminescence imaging(BLI) and in vitro Fluc assays. The CNV severity was evaluated by H&E staining and choroidal flatmount.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and 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RESULTS: BLI showed that the BMCs exerted dynamic effects in CNV model in Fluc/GFP chimeric mice exposed to hyperglycemia.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transplanted Fluc+GFP+BMCs in the DM chimeric mi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chimeric mice with CNV induction at days 5, 7, 14 and 21(121861.67 ±9948.81 vs 144998.33 ±13787.13 photons/second/cm2/sr for control and DM mice, P5d〈0.05; 178791.67±30350.8 vs240166.67 ±22605.3, P7d〈0.05; 124176.67 ±16253.52 vs196376.67 ±18556.79, P14d〈0.05; 97951.60 ±10343.09 vs119510.00 ±14383.76, P21d〈0.05),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in vitro Fluc assay at day 7 [relative light units of Fluc(RLU1)], 215.00±52.05 vs 707.33±88.65, P 〈0.05; RLU1/relative light units of renilla luciferase(RLU2), 0.90 ±0.17 vs 1.83 ±0.17, P 〈0.05]. The CNVs in the DM mice were wid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days 5, 7, 14 and21(147.83±17.36 vs 220.33±20.17 μm, P5d〈0.05; 212.17 ±24.63 vs 326.83 ±19.49, P7d〈0.05; 163.17 ±18.24 vs265.17 ±20.55, P14d〈0.05; 132.00 ±10.88 vs 205.33 ±12.98,P21d〈0.05). The Xiang Gao Yu Wang Hui-Yuan Hou Yang Lyu Hai-Yan Wang Li-Bo Yao Jian Zhang Feng Cao Yu-Sheng Wang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浆中相关抗氧化酶水平测定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血浆中谷胱甘肽转硫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探讨氧化损伤参与AMD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西京医院临床确诊的湿性AMD患者73例(AMD组)的临床资料,非AMD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间分别进行全身性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统计学比较,同时抽取受试者静脉血,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法测定血浆中的GST、GSH-Px和SOD的水平。结果 AMD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8.025、7.465,均为P>0.05)。患病危险因素分析中,吸烟、饮酒以及高血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MD组GST浓度(76.96U·L-1)显著高于对照组(62.74U·L-1;Z=-2.082,P=0.037),而GSH-Px浓度(61.38mg·L-1)低于对照组(81.33mg·L-1;Z=-2.900,P=0.004);AMD组和对照组的SOD浓度分别为64.47U·L-1和62.53U·L-1,两组间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90,P=0.725)。结论 AMD患者血浆中GST浓度升高、GSH-Px浓度降低,二者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参与了AMD的发病。 范姜砾 王雨生 张鹏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谷胱甘肽转硫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骨髓来源细胞参与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 2014年 眼部新生血管是多种眼病引发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骨髓来源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C)经动员、迁移、黏附和分化等步骤参与其中,受衰老、吸烟等危险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需要精确调控的过程.目前,BMC参与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阐明其中的机制对了解眼部新生血管发生及以BMC为靶点的临床疾病治疗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高凡 王雨生 侯慧媛关键词:眼部新生血管 骨髓来源细胞 分子机制 高血糖对小鼠骨髓来源细胞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体内动态观察 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 我们先前的研究提示高血糖可加重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严重程度,并有可能通过促进骨髓来源细胞(BMCs)的趋化参与血管发生,且已证实在体生物发光成像(BLI)技术能实时、活体观察CNV的动态变化,但糖尿病与CNV发生的关联性尚无明确的研究证据.目的 应用BLI技术并结合组织学研究方法,动态观察高血糖状态下BMCs参与CNV的形成过程. 方法 将荧光素酶-绿色荧光蛋白(FlucGFP)双转基因小鼠的BMCs移植至野生型C57BL/6J小鼠构建嵌合体,嵌合度>85%的小鼠纳入实验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每组9只.糖尿病组嵌合体小鼠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法[(STZ60 mg/(kg&#183;d),连续5d]建立糖尿病模型,血糖浓度>15 mmol/L者视为建模成功,对照组不进行注射.2个组嵌合体小鼠均应用532 nm倍频激光视网膜光凝法诱导CNV形成.采用IVIS Kinetics小动物成像系统,分别于CNV模型建立后第1、3、5、7、14、21和28天对2个组小鼠进行BLI检测,动态观察CNV小鼠眼部发光信号.于CNV模型建立后第7天处死动物,制备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比较2个组小鼠CNV的长度和厚度.结果 流式缅胞仪分析显示,C57BL/6J小鼠行Fluc-GFP双转基因小鼠BMCs移植后28 d,纳入实验的嵌合体小鼠平均嵌合度为(88.85±2.46)%;糖尿病组嵌合体小鼠平均血糖浓度为(17.88±0.86) mmol/L.小鼠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NV造模后第7天,新生血管穿过Bruch膜到达视网膜下腔,糖尿病组小鼠CNV长度为(338.67±33.17) μm,明显长于对照组小鼠的(180.33±24.68) 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3,P<0.05);2个组间小鼠CNV的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0,P>0.05).CNV建模后第1天,两组小鼠眼部出现光学信号,第7天光学信号值均达最高,且糖尿病组明显强于对照组;第14天后两组小鼠眼部信号减弱.CNV建 王瑜 王雨生 曹丰 张健 吕洋 王海燕 药立波关键词:高血糖 药物诱导 脉络膜新生血管 骨髓来源细胞 光凝 MEK/ERK参与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调控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MMP-9在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内的表达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23只成年雄性棕色挪威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玻璃体内注药组,视网膜光凝后即刻玻璃体内注射3μL PD98059;另一组为单纯光凝组,单纯行视网膜光凝。观察时间为光凝后3 d、7 d和14 d。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后摘除眼球,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观察MMP-2和MMP-9在大鼠CNV内不同时间点的表达特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和HE法观察玻璃体内注射PD98059对CNV生成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观察注药对CNV内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光凝后3d,单纯光凝组光凝区即有MMP-2和MMP-9的阳性表达;光凝后7 d和14 d二者表达均逐渐增强。光凝后7 d,玻璃体内注药组MMP-2和MMP-9均显著被抑制,分别被抑制约69%和80%。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示玻璃体内注射组可显著抑制ERK的磷酸化,光凝后3d及7 d的抑制率分别为54%和60%,而对ERK总量的表达无明显作用。FFA和HE显示,玻璃体内注药组光凝后14 d减少光凝局部CNV的荧光素渗漏约51%,抑制CNV厚度达57%。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示光凝后7 d,玻璃体内注药组抑制MMP-2和MMP-9的表达分别为73%和64%。结论 MMP-2和MMP-9参与了大鼠CNV的生成,光凝后3 d即有阳性表达,至光凝后14 d表达进一步增强,MEK/ERK通路至少部分参与了MMP-2和MMP-9在CNV内的生成调控。 杨秀梅 王雨生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脉络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小鼠微小RNA对骨髓来源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13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CNV原位细胞中MMP-2/MMP-13的表达有限.骨髓来源细胞(BMCs)参与CNV生成,可能是CNV中MMP-2/MMP-13的重要来源,而微小RNA188-5p(miR188-5p)可能是调控BMCs表达MMP-2/MMP-13的关键节点. 目的 探讨参与CNV生成的BMCs表达MMP-2/MMP-13的情况及BMCs表达的MMP-2/MMP-13是否受miR188-5p调控.方法 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转基因雌性小鼠的骨髓细胞移植到野生型雌性C57BL/6J小鼠以建立C57BL/6J.GFP嵌合体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嵌合度大于85%的42只小鼠纳入实验作为实验组,未进行骨髓细胞移植的野生型雌性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两组小鼠均以视网膜激光光凝法诱导CNV,两个组分别于光凝前及光凝后第1、3、5、7、10、14、28天各取3只小鼠分离视网膜脉络膜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匀浆中MMP-2/MMP-13质量浓度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上述时间点小鼠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miR188-5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上述时间点小鼠CNV区GFP阳性细胞中MMP-2/MMP-13和miR188-5p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C57BL/6J.GFP嵌合体模型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表达GFP细胞所占比例平均为(90.67&#177;3.02)%,符合实验要求.ELISA检测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小鼠视网膜脉络膜匀浆中MMP-2/MMP-13的表达趋势一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MP-2:F=0.060,P=0.810;MMP-13:F=0.012,P=0.915).ELISA和免疫荧光均显示在诱导CNV后1d,实验组和对照组MMP-2表达均快速增加,3d时表达量最高,实验组占总表达量的64.21%,随后两组MMP-2表达均下降.两组MMP-13表达量在诱导CNV后1d缓慢增加,7d时表达量最高,实验组占总表达量的79.61%,随后MMP-13总体表达下降.靶基因预测结果可显示MMP-2� 吕洋 侯慧媛 王雨生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 基质金属蛋白酶 骨髓细胞 微小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