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JL064)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1H指数:6
- 相关作者:蔡秀玲余熙许彩玲李建建高文群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福建省城镇化与内需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福建省城镇化与内需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城镇化与内需的相互促进效应明显,城镇化刺激内需增长,内需增长也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短期内城镇化的投资效应先于并强于消费效应,但长期趋势上,消费需求与城镇化发展关系更为紧密,二者之间的相互推动作用愈加明显。其政策启示包括以下3个方面:(1)积极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内需扩大效应;(2)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正确引导投资需求向利于城镇化方向发展,又要特别注重提高消费需求,以促进内需结构调整;(3)坚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 洪梦茹
- 关键词:城镇化内需VAR模型
- 中国智能制造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文章梳理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和发展阶段,从行业和就业两个层面分析了智能制造的影响,认为智能制造将同时带来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由于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特点,智能制造给我国制造业农业转移劳动力将带来就业冲击。根据工业机器人装机量预测数据,文章估算了未来十年智能制造对我国制造业农业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替代效应,并结合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特征,提出了应对智能制造就业替代的策略。
- 蔡秀玲高文群
-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就业替代
- 习近平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的多维透视被引量:7
- 2015年
- 习近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为重点,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人为本为核心,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基础,以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实质内容,以市场决定和政府主导为核心机制,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支撑,七个部分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是一个内涵丰富、民族性和时代性辩证统一的思想体系。
- 许彩玲李建建
- 乡村振兴与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要素双向配置被引量:44
- 2018年
-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资本等随着要素单向流动的城镇化而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农村发展失去生产要素的有力支撑,乡村衰落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将乡村与城市确立为并行发展的两个主体,实现乡村与城市有差异化的发展,使城乡要素在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下双向流动、优化配置。现阶段在旧的制度障碍尚未完全消除、新的制度供给还不充足的背景下,囿于资本等要素的逐利性,完全依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会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福祉产生何种影响尚难下定论,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顶层设计下探索城乡共建共享循环系统等要素双向配置互动发展机制,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等举措切实降低城乡要素流动成本,引导要素向乡村集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城乡互促共融。
- 蔡秀玲陈贵珍
-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要素差异化发展
- 毛泽东城乡关系思想:脉络梳理及经验启示被引量:7
- 2014年
- 毛泽东对中国城乡关系的探索大体包括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也不尽相同。经历了从以农村为重心,逐步包围城市,到城乡统筹兼顾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再到'以钢为纲'超高速发展重工业,最终又回到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农业发展的思想轨迹。其思想演变对党和政府制定处理城乡关系的政策有重要影响,其中既有契合国情的、正确的科学认识,也有超越现实、急于求成的偏失;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于当前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均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 李建建许彩玲
- 关键词:毛泽东城乡关系城乡发展一体化
- 人口红利趋缓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引量:1
- 2015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红利将不断减小,依靠大量劳动力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基于此,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但边际产出较大,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洪梦茹
- 关键词:人口红利人力资本经济增长
- 基于熵权综合指数法的个人包容性发展研究
- 2013年
- 从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出发,在把握个人包容性发展要义,保证测量指标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构建衡量个人包容性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并结合指数法建立熵权综合指数模型,对中国2001—2011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后(2002年),中国居民的总体包容性发展水平日渐提升,个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生活条件和全面能力均获得了巨大改善,但个人的文化生活水平和发展成果的共享度依旧徘徊不前。今后应当重视改善居民文化生活的短板,强调发展机会的均等和发展成果的共享,继续提升个人的包容性发展水平和层次。
- 高文群蔡秀玲
-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指标体系熵权法
- 人口二元化对经济二元结构的固化效应分析——基于混合截面数据模型
- 2014年
-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我国人口城乡二元化趋势日益显现,其在区域间的表现是突出的且非均衡的。文章基于城乡视角,分析了人口二元化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化效应机理,并运用混截面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城乡二元化对经济二元结构的固化效应,而这种固化效应更多的是源自劳动力比重的城乡差异性。因此,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路径应十分重视人口这一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彭清华
- 关键词:城乡二元经济
- 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个人账户替代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退休年龄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相关,而缴费年限关系到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总额的积累,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水平。因此,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思考,研究以城镇职工为研究对象,构建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来探讨退休年龄对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通过对精算模型进行运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延迟退休年龄可使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提高,认为通过延迟退休年龄,可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水平。
- 刘银宝韦樟清
- 关键词: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年龄个人账户
- 新结构主义框架下的经济增长核算——来自95个发展中国家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新古典主义与结构主义均未能很好地解释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差异。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只有遵循其要素禀赋结构时才符合比较优势,经济也才最富有竞争力。本文对技术选择指数进行了修正,并基于95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对"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与技术选择指数存在着倒"U"型关系,即在给定要素禀赋结构条件下存在着最优的产业结构,从而为"林毅夫经济增长命题"的存在提供了经验证据。
- 余熙蔡秀玲
- 关键词: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