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Y20110069)

作品数:1 被引量:30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江茹程博林海燕蒋松鹤王赛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1篇单纯针刺
  • 1篇电针治疗
  • 1篇督脉
  • 1篇督脉电针
  • 1篇性细胞
  • 1篇炎性
  • 1篇针刺
  • 1篇神经保护
  • 1篇前炎性细胞因...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脊髓神经
  • 1篇夹脊
  • 1篇SCI
  • 1篇大鼠脊髓
  • 1篇大鼠脊髓损伤

机构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蒋松鹤
  • 1篇邹恩苗
  • 1篇屠文展
  • 1篇王赛
  • 1篇林海燕
  • 1篇程博
  • 1篇李江茹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夹脊、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观察夹脊、督脉不同配穴的电针对脊髓损伤(SCI)后的大鼠前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模组(n=8)、模型对照组(n=8)、夹脊电针组(n=8)、督脉电针组(n=8)。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于SCI后0.5h和4h分别在夹脊与督脉的穴位进行1次电针治疗。SCI后8h,每组8只大鼠行Western-blot检测脊髓IL-1β、IL-6、TNF-α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假模组、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IL-lβ、IL-6、TNF-α的蛋白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夹脊电针组、督脉电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夹脊、督脉电针可以通过抑制SCI后IL-lβ、IL-6、TNF-α3种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SCI急性期的炎症反应来保护脊髓,减轻损伤的发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王赛邹恩苗林海燕屠文展李江茹程博蒋松鹤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治疗夹脊督脉
单纯针刺和电针对大鼠急性SCI脊髓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单纯针刺和电针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大鼠的脊髓组织保护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MASCIS Impactor计算机程控下精确打击制作大鼠SCI模型,选择单纯针刺和电针等方法干预,利用BBB行为评分观察SCI大...
蒋松鹤屠文展何蓉高丽萍邹恩苗廖维靖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针刺神经保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