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09Z447)

作品数:16 被引量:76H指数:6
相关作者:黄惠琴鲍时翔方玉春朱军孙前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活性
  • 4篇肿瘤
  • 4篇抗肿瘤
  • 4篇红藻
  • 4篇放线菌
  • 3篇药用
  • 3篇生物活性
  • 3篇共附生微生物
  • 3篇附生
  • 2篇代谢产物
  • 2篇学成
  • 2篇药用研究
  • 2篇珊瑚
  • 2篇肿瘤活性
  • 2篇资源调查
  • 2篇瘤活性
  • 2篇流感
  • 2篇柳珊瑚
  • 2篇抗病毒
  • 2篇抗肿瘤活性

机构

  • 11篇中国海洋大学
  • 8篇中国热带农业...
  • 5篇海南大学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州市药品检...

作者

  • 6篇方玉春
  • 6篇鲍时翔
  • 6篇黄惠琴
  • 4篇朱伟明
  • 4篇朱军
  • 4篇孙前光
  • 3篇郝双红
  • 3篇顾谦群
  • 2篇赵峡
  • 2篇付晓婷
  • 2篇吴晓鹏
  • 2篇王顺春
  • 2篇朱天骄
  • 1篇叶建军
  • 1篇袁维道
  • 1篇郝鹏飞
  • 1篇王乂
  • 1篇肖红斌
  • 1篇李俊华
  • 1篇贾铁铮

传媒

  • 7篇中国海洋药物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药材
  • 1篇微生物实用技...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药用马尾藻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建议被引量:6
2013年
对中国马尾藻的资源种类、自然分布、地方俗名、民间药用、现代化学及生物学活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药用马尾藻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出建议,为研究合理利用我国马尾藻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方玉春
关键词:马尾藻资源调查药用研究
2株海绵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R2A培养基对海绵中的细菌进行分离,获得89株菌落形态有差异的菌株。通过在R2A培养基和营养丰富的LB培养基上的长势比较,发现有13株菌在LB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长势较弱。对此13株菌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发现菌株HB09009与Bacillus carboniphilus JCM9731T(AB021182)同源性最高,为97.1%;菌株HB09012与Planctomyces maris DSM8797T(NR025327)同源性最高,为97.4%,在发育树上处于一个分支,但在生长条件、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初步鉴定HB09009可能是Bacillus属的一个新种,暂定名为Bacillus sp.HB09009;鉴定HB09012可能是Planctomyces属的一个新种,暂定名Plancto-myces sp.HB09012。
孙慧洁黄惠琴朱军孙前光余中华鲍时翔
关键词:海绵细菌
香蕉枯萎病拮抗放线菌Da04010的筛选、鉴定及活性物质初探
从海南近海海绵、红树林及原始森林采集土样,分离纯化获得271株放线菌,经初筛、复筛和遗传稳定性试验后,得到一株抗香蕉枯萎病活性稳定的放线菌Da04010,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r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兰灰链霉...
叶建军张桂兴方哲黄惠琴鲍时翔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拮抗菌生物防治
文献传递
蜈蚣藻药用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综述蜈蚣藻属药用海藻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并展望其开发前景,以期为该属海藻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玉春赵峡王顺春
关键词: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带形蜈蚣藻营养品质的分析和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带形蜈蚣藻(Grateloupia turuturu),属红藻门(Rhodophyta)隐丝藻目(Cryptonemiales)海膜科(Halymeniaceae)蜈蚣藻属(Grateloupia)植物[1],藻体紫红色,片状,膜质,边缘光滑无皱褶,生长在低潮带附近岩石和养殖架上,在我国广泛分布于渤海、黄海及浙江沿海地区[2]。蜈蚣藻属植物含有大量的多糖,
付晓婷秦子涵许加超高昕方玉春
关键词:营养品质
中国药用红藻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建议被引量:4
2010年
对中国药用红藻的资源种类、自然分布、地方俗名、民间药用、现代化学及生物学活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药用红藻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出建议,为合理利用我国药用红藻植物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方玉春王毓王毓赵峡付晓婷罗艳赵峡王顺春
关键词:红藻资源调查药用研究
南海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从采自中国南海的中华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nensis)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的Eunicellane型二萜,命名为sinensin(1),和6个已知化合物:13-去乙酰氧基calicophirin B(2),calicophirin B(3),calicophirin C(4),astrogorgin(5),calicoferol E(6)和calicoferol B(7),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是经波谱学实验(1HNMR,13CNMR,HMQC,HMBC,COSY和NOESY)并与文献报道的数据对照而确定的.
严小红李震宇郭跃伟
关键词:柳珊瑚SINENSIS
海洋弧菌B2817的抗肿瘤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对海洋弧菌B2817的抗肿瘤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该菌株所产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现代波谱学手段进行化学结构鉴定,以MTT法评价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灵菌红素(1)、肉豆蔻酸(2)、7-十六碳烯酸(3)、7,10-十八碳二烯酸(4)。化合物1对肿瘤细胞SM7721、S180具有强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6.3、5.6μg.mL-1,而对人正常肝细胞HL-02无毒性。结论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得到,而且弧菌B2817为灵菌红素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来源。
李俊华吴晓鹏方哲黄惠琴王龙星肖红斌鲍时翔
关键词:海洋弧菌抗肿瘤活性分离纯化
环境胁迫对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 LCJ11-102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研究环境胁迫对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的次生代谢的影响,寻找活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仿生培养和高盐胁迫两种不同的发酵条件对菌株进行液体大发酵,运用HPLC指纹图谱考察发酵产物的化学多样性,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HPLC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和Mosher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发现菌株在两种环境胁迫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从中分别鉴定了4个(1-4)和1个主要化合物5:R(-)-mellein(1)、(5,6-trans,8,9-threo-)-9-chloro-8-hydroxy-8,9-deoxyaspyrone(2)、(5,6-erythro-,8,9-threo-)-9-chloro-8-hydroxy-8,9-deoxyasperlactone(3)、(5S,6R,9S)-dihydroaspyrone(4)和R(+)-semi-vioxanthin(5)。【结论】环境胁迫可以诱导海洋微生物产生不同的次生代谢产物,仿生培养是从海洋微生物中获得氯代产物的有效途径。
周雅琳王乂刘培培王智颖朱伟明
关键词:高盐胁迫次生代谢
抗甲型流感H1N1病毒红树林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HA12210的鉴定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对红树林内生放线菌进行抗H1N1病毒活性检测,并对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HA12210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嗜杀酵母系统和CPE+MTT联合法模型对菌株发酵液进行抗H1N1病毒活性的初筛和复筛;对菌株HA12210进行培养和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鉴定,测定其16SrDNA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HA12210发酵液稀释20倍后对H1N1病毒的抑制率达到73.2%。HA12210与Micromonospora marina JSM1-1T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接近,并与其16S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99.70%),且在发育树上聚为同一分支。结论鉴定活性菌株HA12210为Micromonospora marina,本文首次报道了该菌株的抗H1N1病毒活性。
李逾袁维道朱军孙前光刘敏鲍时翔黄惠琴
关键词:红树林放线菌抗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