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4JC14048)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郭雪君周敏万欢英沈霞芳任涟萍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哮喘
  • 5篇细胞
  • 4篇支气管
  • 4篇小鼠
  • 4篇基因
  • 3篇支气管哮喘
  • 3篇气管
  • 3篇发病
  • 3篇T细胞
  • 2篇哮喘发病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发病机制
  • 1篇蛋白
  • 1篇道炎症
  • 1篇炎症
  • 1篇乙酰化
  • 1篇印迹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实时定量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郭雪君
  • 3篇周敏
  • 3篇沈霞芳
  • 3篇万欢英
  • 2篇任涟萍
  • 1篇袁菲
  • 1篇陈伟珍
  • 1篇倪培华
  • 1篇杨敏
  • 1篇李健
  • 1篇李庆云
  • 1篇徐卫国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Chines...
  • 1篇中华哮喘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T淋巴细胞活化衔接子及其调控因子在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2008年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活化衔接子(LAT)及其上游调控因子(Syk、Lck和ZAP-70)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对20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及20例非特应症对照者(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的LAT及Lck、Syk和ZAP-70mRNA的表达,有关LAT基因转录的结果通过实时定量RT-PCR法进行验证。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5软件。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哮喘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LA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为0.54±0.14,对照组为0.72±0.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1);实时定量RT-PCR法(0.0065±0.0066)证实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LAT转录水平较对照组(0.0124±0.0045)下调(t=0.0022,P〈0.01)。20例哮喘患者Lck和ZAP-70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1±0.16、1.05±0.41,对照组分别为0.53±0.17、0.82±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8、2.10,P分别〈0.01、〈0.05);哮喘患者Syk基因mRNA表达水平为1.16±0.42,对照组为1.24±0.34,两组间Syk基因转录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结论哮喘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LAT基因转录水平下调可能与上游调控因子Lck和ZAP-70基因转录水平上调有关,LAT及上游调控因子Lck和ZAP-70转录水平异常可能是哮喘发病机制之一。
郭雪君李健倪培华任涟萍徐卫国
关键词:哮喘T淋巴细胞基因表达调控
Aiolos基因mRNA表达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转录因子Aiolos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的关系,为哮喘发病和治疗研究寻找新的突破点。方法选取33例哮喘患者及38位健康对照者,采用SYBR Green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以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作为内参,检测两组Aiolos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利用比较平均循环数值(Ct)法测定mRNA的相对表达程度,哮喘患者组Aiolos基因与内参基因GAPDH的△Ct值为5.29±2.29,健康对照组△Ct值3.45±4.99,Aiolos基因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P=0.046)。结论Aiolos基因的低水平表达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病的原因之一。
沈霞芳周敏李庆云万欢英
关键词:哮喘SYBR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在小鼠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及地塞米松(Dex)对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差异,探讨HDAC调控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A)组、哮喘对照(B)组、Dex治疗(C)组和TSA治疗(D)组。B、C、D组小鼠通过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经鼻滴注激发造成哮喘模型,C、D组小鼠每次激发前30 min分别予Dex 1.5 mg/kg(0.2 mL)和TSA 1 mg/kg(0.2 mL)腹腔注射。末次激发24 h后测定肺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和左肺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4及干扰素(IFN)-γ水平,对血细胞及BALF沉淀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观察右上肺组织切片的病理改变。结果与B组比较,C、D组小鼠的哮喘症状明显减轻,气道阻力显著降低(P值均<0.05),肺顺应性显著升高(P值均<0.05)。C组血液中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显著低于B组(P值分别<0.05、0.01),C组及D组BALF中EOS计数显著低于B组(P值均<0.05);D组血液中淋巴细胞计数及BALF中EOS计数显著高于C组(P值均<0.05)。C组及D组血清和BALF中IL-4水平显著低于B组(P值分别<0.01、0.05),B、C、D 3组间血液及BALF的IFN-γ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SA及Dex均能显著缓解小鼠的哮喘症状,改善气道高阻力及肺顺应性。TSA抑制BALF中淋巴细胞增生的作用弱于Dex。Dex及TSA均能显著抑制哮喘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2型细胞因子IL-4的分泌,但都缺乏升高IFN-γ的作用。
沈霞芳万欢英陈伟珍袁菲
关键词:哮喘小鼠模型治疗作用及机制
Aiolos基因对淋巴细胞影响的认识及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Aiolos属于Ikaros家族成员,是表达在淋巴细胞内的转录因子,对淋巴细胞生长、分化和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该家族包括Ikaros、Aiolos、Helios、Eos和Pegasus,前3个成员是淋巴细胞发育必要的转录因子。以下就Aiolos基因的结构特点、对T/B淋巴细胞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等进行概述。
沈霞芳万欢英
关键词:淋巴细胞内S基因淋巴细胞发育家族成员转录因子B淋巴细胞
Linker for activation of T cells contributes to airway inflammation in an asthmatic mouse model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过敏气喘与航线发炎被联系, cytokines 的 dysregulated 生产引起的 hyperresponsiveness 由变应原特定的助手 T 类型藏匿了 2 (Th2 ) 房间。为 T 房间(LAT ) 的激活的连接器是联系膜的适配器蛋白质,它被显示了参加调整发信号的 T 房间受体(TCR ) 和 T 房间动态平衡。在这研究,我们建立了一个气喘的鼠标模型在航线 inflammation.Methods T 上在过敏航线疾病和 LAT 转基因的表示的效果期间在 LAT 层次检验变化从鼠标肺纸巾装壁板圩从质问的变应原( ovalbumin (卵))被孤立并且控制鼠标,并且这些孤立的 T 房间的纯净被激活荧光的房间 sorter ( FACS )检验。半量的 RT-PCR 并且西方的弄污被用来分别地检测 LAT 基因和 LAT 蛋白质的表示。在 pCMV-HA-LAT plasmid 和 Lipofectamine 2000 的 intranasally 管理的混合物以后, 24 个小时在前和在变应原挑战, BALF 房间计数和微分细胞学以后的 72 个小时被学习。另外,在 BALF 的 IL-4 和 IFN- 层次被 ELISA 决定,并且在肺纸巾的病理学的变化是 observed.Results LAT 蛋白质和 mRNA 表示在导致变应原的航线疾病的一个老鼠模型在肺 T 房间被减少。在 pCMV-HA-LAT 的 intranasal 管理以后,肺的组织病理学说的检查证明有 LAT overexpression 的干预阻止了老鼠在 BALF 开发全部的房间,嗜曙红血球, neutrophils,和淋巴细胞的航线发炎,和数字与敏化并且质问组的卵相比显著地被减少。另外, Th2 cytokine IL-4 减少了,当 Th1 cytokine IFN-Y 与敏化并且质问组的卵相比增加了或卵加 pCMV 敏化组时--哈这研究表明的 treatment.Conclusion 那 LAT 可能有效地减少 Th2 cytokine 回答,变应原的组织病理学说的变化和肺发炎在试验性地导致的气喘的一个模型质问的肺。
GUO Xue-jun REN Lian-ping SUN Yi-ping ZHOU Min XU Wei-guo
关键词:T细胞活化呼吸道炎症WESTERN印迹组织病理变化
Notch基因在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肺中的表达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及肺T细胞中4种Notch基因表达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Notch信号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哮喘小鼠模型,制备肺组织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肺组织中分离T细胞,利用RT-PCR半定量技术,测定小鼠肺组织及肺T细胞中4种NotchmRNA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小鼠肺组织中4种Notch基因均有表达。哮喘模型组Notch1、Notch2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5);哮喘模型组Notch3表达较对照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tch4表达组间比较无差异。Notch1、Notch2在肺T细胞中的表达与肺组织中的一致(P<0.05);Notch3、Notch4在T细胞中的表达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Notch1、2信号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周敏郭雪君
关键词:NOTCH基因支气管哮喘小鼠T细胞
支气管哮喘BALB/c小鼠肺组织及肺T细胞中Notch1的表达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及其T细胞中Notch1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及雾化吸入建立BALB/c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n=10)。于建模后24 h麻醉下放血处死动物,右肺组织分离T细胞并进行纯度鉴定,运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左肺组织Notch1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法检测左肺组织和右肺分离获得T细胞中Notch1 mRNA的表达。以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的BALB/c小鼠作为对照(n=10)。结果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Notch1阳性染色程度明显强于对照组。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哮喘模型组和对照组小鼠Notch1mRNA表达在肺组织分别为0.83±0.60和0.33±0.31,在肺T细胞中分别为0.36±0.20和0.11±0.21;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otch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环节中表现为促进作用,为研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途径。
周敏郭雪君杨敏
关键词:NOTCH1肺组织T细胞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
小鼠T细胞活化衔接因子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构建小鼠T细胞活化衔接因子(LA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以小鼠单个核细胞的c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LAT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序列,克隆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MV-HA中;测序鉴定目的基因并转染哮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结果PCR扩增的特异性片段长度为729 bp,并以此构建重组质粒pCMV-HA-LAT。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小鼠LAT基因cDNA序列一致;转染哮喘小鼠淋巴细胞后可检测到LAT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pCMV-HA-LAT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任涟萍郭雪君
关键词:LAT基因克隆真核表达载体哮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