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9B090300159)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游伟伟柯才焕林焕阳骆轩王德祥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杂色鲍
  • 2篇活率
  • 2篇存活
  • 2篇存活率
  • 1篇性能比较
  • 1篇养殖
  • 1篇遗传育种
  • 1篇育种
  • 1篇生长率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亲本群体
  • 1篇温度
  • 1篇环境互作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型
  • 1篇基因型与环境...
  • 1篇海洋生物
  • 1篇海洋生物学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 2篇漳州市水产技...

作者

  • 3篇柯才焕
  • 3篇游伟伟
  • 2篇王德祥
  • 2篇骆轩
  • 2篇林焕阳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的形态特征和养殖性能比较被引量:12
2010年
以杂交种"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为研究对象,对三者的外形特征和养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壳形和密度相关的参数中,壳宽/壳长指标差异最为显著,日本群体的壳宽/壳长指标显著地大于台湾群体(P<0.05),而"东优1号"的值则介于双亲群体之间。采用海区延绳式吊养和陆地工厂化养殖两种养成模式,分别在福建、广东和海南对"东优1号"杂色鲍及其亲本群体进行为期一年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色鲍台湾群体受养成期暴发性死亡症的严重影响,存活率极低;日本群体虽然具有较好的抗病能力,但生长速度却显著慢于"东优1号"和台湾群体;"东优1号"杂色鲍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在3个实验点都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东优1号"杂色鲍是适合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进行养殖的优良鲍新品种。
游伟伟骆轩王德祥林壮炳林焕阳柯才焕
关键词:杂色鲍存活率
杂色鲍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1年
杂色鲍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海水养殖种,但近年来因种质退化等原因导致暴发性病害频发,杂色鲍的遗传改良研究对于杂色鲍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综合厦门大学贝类遗传育种课题组近10年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近年来杂色鲍的生物学特征、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雌核发育、DNA分子标记开发和利用、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功能基因及转基因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杂色鲍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思路.
柯才焕游伟伟
关键词:杂色鲍育种生物技术
温度对杂色鲍不同群体生长率与存活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在16、20、24和28℃这4个设定的水温下,以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日本群体、台湾群体、越南群体和"东优1号"为材料,进行为期40 d的养殖试验,对4个杂色鲍群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壳长日增长率(LGR)和体重日增长率(WGR)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东优1号"杂色鲍群体在28℃时的LGR和WGR值分别达到162.23±15.79μm/d和46.52±6.89 mg/d,在4个温度下的LGR和WGR值都优于其他3个群体,台湾群体在较高温度(24和28℃)条件下的LGR和WGR值要高于日本群体,而日本群体在较低温度(16和20℃)时的值则高于台湾群体.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温度对杂色鲍不同群体的生长率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游伟伟林焕阳骆轩王德祥林壮炳柯才焕
关键词:海洋生物学杂色鲍温度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