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31107002213155)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景筠于磊李然张晓君马山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腺
  • 3篇眼肌
  • 3篇重症肌无力
  • 3篇无力
  • 3篇肌麻痹
  • 3篇肌无力
  • 2篇胸腺瘤
  • 2篇胸腺切除
  • 2篇胸腺切除术
  • 2篇眼肌麻痹
  • 2篇眼肌型
  • 2篇眼肌型重症肌...
  • 2篇预后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全身
  • 2篇腺瘤
  • 2篇肌型
  • 1篇眼疾
  • 1篇眼疾病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景筠
  • 3篇于磊
  • 2篇李然
  • 1篇代飞飞
  • 1篇陈瑞玲
  • 1篇朱丽平
  • 1篇秦宁宁
  • 1篇马山
  • 1篇王佳伟
  • 1篇刘欣欣
  • 1篇李清晨
  • 1篇张晓君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眼部受累的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眼部受累的神经型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9年5月至2015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布鲁菌病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0。67岁,年龄中位数为25岁。5例患者均有羊接触史,1例住所近屠宰场,2例居住于疫区;临床表现5例双眼视力下降,8只眼视乳头水肿,3例眼肌麻痹;4例发热,4例头痛,3例颈项强直,1例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3例脑脊液压力增高,3例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2例脑脊液氯化物含量降低。5例血清布鲁菌凝集试验阳性,1例血清布鲁菌培养阳性,1例脑脊液布鲁菌培养阳性。头颅核磁检查提示3例累及视神经,1例累及脑膜,1例累及大脑自质。全部病例均采用利福霉素类、四环素类联合头孢曲松钠或喹诺酮类i联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眼部受累的神经型布鲁菌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眼部症状以视力下降及眼肌麻痹多见,对于不明原因眼部受累且有神经系统等系统症状体征者,应排除布鲁菌病的可能性。
李清晨代飞飞朱丽平王佳伟景筠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眼疾病眼肌麻痹
免疫抑制-胸腺切除联合治疗顺序和手术时机对重症肌无力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胸腺切除联合治疗策略对重症肌无力(MG)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免疫抑制-胸腺切除联合治疗105例,根据免疫抑制剂与胸腺切除术的先后顺序不同分为先免疫抑制剂组(32例)和先手术组(73例),观察两组干预后理想状态率的差异,分析治疗顺序、手术时机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先手术组较先免疫抑制剂组干预后1、2、5年理想状态率高(33%~50%对10%~20%,P〈0.05);治疗前为眼肌型MG的患者,先手术组与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后1、2、5年的理想状态率(25%~50%对11%~18%)、全身型MG转化率及转化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顺序(手术先于免疫抑制剂)(OR=0.154,95%CI:0.046-0.518,P=0.002)、手术时机(OR=0.903,95%CI:0.835~0.976,P=0.010)是MG患者随访末达到理想状态的积极预后因素,达到理想状态患者手术前时间中位数是0.9年,未达到者是5.5年。结论对于免疫抑制一胸腺切除联合治疗的成年MG患者,胸腺切除先于免疫抑制剂治疗、早期手术有利于达到干预后理想状态。
刘欣欣李然于磊景筠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免疫抑制胸腺切除术预后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向全身型转化的预后因素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观察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影响GMG转化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770例OMG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将在病程中出现眼外肌以外肌群受累者归为GMG转化组(197例),将在末次门诊时维持OMG者纳入OMG不变(R-OMG)组(57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GMG转化的预后因素.结果 (1) GMG转化组较R-OMG组起病年龄大、低频重复神经电刺激(RNS)异常以及胸腺瘤比例高、早期激素治疗比例低;(2)770例OMG患者中,197例(26%)发生GMG转化,延髓型转化占GMG转化的81% (160/197);67% (132/197) GMG转化在2年内、84%(166/197)在5年内发生;起病年龄≥50岁、15 ~49岁较≤14岁的患者GMG转化率高、转化快,上述3个年龄段GMG转化中位数分别为起病后6 5个月、1年、10年;(3)副神经RNS异常(OR=6.650,95% CI 3.547 ~ 12.471)、胸腺瘤(OR =7.924,95%CI2.554 ~24.585)是GMG转化的危险因素(均P<0.05),早期激素治疗(OR=0.232,95%CI0.119~0.452,P<0.05)是GMG转化的保护因素.结论 肢体近端肌肉低频RNS异常、胸腺瘤、早期激素治疗以及15岁以上起病可能是OMG向全身型转化的预后因素.
景筠张晓君于磊陈瑞玲秦宁宁马山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眼肌麻痹胸腺瘤预后
非胸腺瘤性眼外肌麻痹起病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时机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非胸腺瘤性眼外肌麻痹起病重症肌无力(ocular onset myasthenia gravis,OMG-O)患者于不同病程行胸腺切除后病情缓解与向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转化的差异,以期对手术时机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双向队列研究方法,对作者医院2005年1月至2017年9月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行胸腺切除的86例OMG-O患者,按起病至手术时间间隔分为早手术组(≤1年)、晚手术组(>1年),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随访时间理想状态(干预后状态达到轻微异常及更好)率、GMG转化率的差异。结果 (1)与早手术组比较,晚手术组少年MG(<18岁)比例较高,起病至手术时间间隔、起病至使用激素时间间隔、激素用药时间较长(均P <0.05)。(2)与晚手术组比较,早手术组术后第3年理想状态率高(P=0.029),而第2、4~8年理想状态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术后发生GMG转化,起病至发生GMG转化时间中位数17.8个月,其中6例(66.7%)在3年内发生GMG转化。早手术组与晚手术组间GMG转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5%比8.7%;χ~2=0.049,P=0.825)。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OMG-O患者,早期行胸腺切除手术疗效较好;但即使手术,仍有可能发生GMG转化,约1/2患者于起病后1.5年内发生,约2/3于起病后3年内发生。
李然于磊景筠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