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22141)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赵祥凤宋芳芳邱智晶更多>>
相关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庆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奈保尔
  • 3篇《抵达之谜》
  • 1篇抵达
  • 1篇行者
  • 1篇英美文学
  • 1篇英美文学教学
  • 1篇殖民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养
  • 1篇时代文化
  • 1篇题解
  • 1篇女性
  • 1篇女性人物
  • 1篇主题
  • 1篇主题解读
  • 1篇自传
  • 1篇自传体
  • 1篇自传体小说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教学

机构

  • 4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大庆职业学院

作者

  • 3篇赵祥凤
  • 1篇邱智晶
  • 1篇宋芳芳

传媒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年份

  • 4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后殖民时代文化旅行者的艰难抵达——析奈保尔及其作品《抵达之谜》被引量:1
2009年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是前殖民地移民作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独特的身份和特殊的经历使他具有宽广的文学视角。作为一个印度移民后代,奈保尔满怀深情地记述了生活于殖民地之上的移民后代的生存状态。
邱智晶宋芳芳
关键词:抵达奈保尔
《抵达之谜》的女性人物对世界和平的启示
2009年
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的小说《抵达之谜》是一部女性主题的小说。小说表现了女性(尤其第三世界女性)在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三种生存状态。女性要走出这三种悲惨境地,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自身的问题、与异性的关系问题、与同性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女性无声中生存、在求生中丧生、在有声中挣扎的生存状况对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奈保尔对当今社会的建议。
赵祥凤
关键词:奈保尔《抵达之谜》
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4
2009年
在社会需要通才的环境下,高等学校英美文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教师素质低、学生缺乏兴趣、精力投入不够,英美文学没有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目的。因此,要加强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突出英美文学在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
赵祥凤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教学改革探索人文素养
《抵达之谜》的“模仿”主题解读被引量:3
2009年
后殖民作家V.S.奈保尔的模仿思想在半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中得以表现。本文以两位模仿者(皮顿和"我"——奈保尔)为例,解读了小说中的模仿主题的三个特征:对宗主国文化的认同、抵制和颠覆。指出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奈保尔的模仿思想对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祥凤
关键词:V.S.奈保尔《抵达之谜》模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