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YY012) 作品数:29 被引量:140 H指数:10 相关作者: 李福印 邓宇 贾红霞 邓巧玲 杜静 更多>> 相关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川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汉语隐喻运动事件的词汇化类型探究——整合语料库和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1 2015年 现代汉语在Talmy提出的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中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整合语料库和实验证据,对汉语隐喻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现代汉语隐喻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以卫星框架语言为主,但兼有动词框架语言和均等框架语言的特征,整体趋势为卫星框架型>动词框架型>均等框架型。汉语隐喻运动事件的词汇化特征表明汉语是一种互补型语言。 邓宇 李福印 陈文芳关键词:词汇化模式 类型学 现代汉语 《空间语义的识解:通向概念空间的窗口》述评 2016年 空间一直是认知语言学领域探讨的热点之一。Paradis,Hudson和Magnusson编辑的《空间语义的识解:通向概念空间的窗口》(The Construal of Spatial Meaning:Windows into Conceptual Space)一书旨在以物理空间的表征为窗口,了解心理空间。本文综述了作者们的实证研究所针对的几种研究对象,并对本书的跨学科特点、研究方法、数据形式、受试对象以及最新的研究发现、趋势和热点进行了简要评价,分享了作者的读书心得和体会,并且提出了一些可以商榷之处。 任龙波 李福印关键词:空间语义 识解 事件的跨学科多视角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事件研究自20世纪以来,呈现出多视角、跨学科发展态势。然而各学科之间,以及同一学科内部各视角之间的研究,呈现出各自分散、独立、互不关联的状态。在语言学领域,更是把事件当成了一个想当然的、不可再进一步切分的概念,缺乏对这一概念本质及内涵的全面研究。基于此,本文首先廓清事件的跨学科发展脉络;再从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类型、事件图式及事件结构隐喻研究出发,揭示认知视阈下事件研究的关联性,阐明事件的本质与内涵。 杜军 李福印关键词:事件结构隐喻 典型位移运动事件表征中的路径要素 被引量:29 2017年 Leonard Talmy在词汇化模式的研究中提出:语言可以划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在这种两分法中,现代汉语和英语一样都属于卫星框架语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搜集了描述三类典型位移性运动事件的口语语料(火灾逃生、矿难升井、火山爆发),通过实证研究,对现代汉语路径语义要素的词汇化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语料支持汉语是动词框架语言,不支持Talmy关于汉语是卫星框架语言的论断;研究不同的事件语域,会得出汉语是不同类型的结论。因此本文建议对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域做详尽的语言分析,寻找规律,不建议用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这种过于笼统的概念给汉语定性。 李福印关键词:类型学 Leonard Talmy的语言哲学思想 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论述了Leonard Talmy的核心语言学理论背后的语言哲学思想。本文发现Talmy关于语言是认知系统的思想以及语言表层表达和语言深层语义结构之间关系的思想不仅贯穿于他的绝大部分理论,而且也为他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本文对Talmy关于认知语言学的三个重要的哲学假设的观点做了详尽采访,认为Talmy对这三个假设既有坚持,又有保留。 李福印关键词:语言哲学 认知语言学 语义结构 土家语静态事件词汇化模式的类型学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基于Talmy的词汇化模式理论和遵循词汇化模式研究的方法论要求,即口语化、使用频率高及普遍性强,本研究实证考察了土家语静态事件的词汇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土家语是典型的卫星框架语言,但同时具有动词框架语言的特点,与汉语静态事件呈现相似的词汇化模式。 邓巧玲 李福印关键词:土家语 词汇化模式 现代汉语双及物动结式的状态变化事件探究 被引量:12 2015年 Talmy(2000b:213-288,2010)提出的状态变化事件指物体或情景本身特征的变化或保持。本文以英语为参照,运用这一理论探究汉语双及物动结式(SVRNN构式),发现:1)SVRNN构式表征的状态变化事件类似运动事件;2)这类状态变化事件有存在状态变化事件和条件变化事件两个小类;3)汉语这类SVRNN构式,一般由整个构式、一部分结果补语,还有一部分主要动词表达主事件的特定核心图式,因此这类构式表现出一种在整体卫星框架中、局部含有动词框架的混合式语言类型特征。副事件在汉语此类构式中一般由动结式VR或动词V表征,而在对应英语构式中,一般由动词V表征。 任龙波 李福印 邓宇关键词:构式 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的言语手势表征 被引量:11 2013年 本文考察了中国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如何利用言语和手势表征运动事件。分析发现:1)受试的汉语和英语言语表达都呈现出卫星框架语言特点,但前者也具有一定的平衡框架语言特征;2)受试的伴语手势大多只表达[路径]信息,编码[方式]信息的手势使用主要受限于语义表达、运动学以及认知经济性原则;3)言语表达对伴语手势具有调控作用,而后者也会对前者产生一定的强化作用。本实验也为言语和手势表达受控于同一交流系统提供了初步证据。 李恒 曹宇关键词:言语 手势 同一性 状态变化事件认知机制探究 被引量:9 2016年 根据伦纳德·泰尔米的宏事件理论,状态变化事件是运动事件的类比性隐喻延伸。本文基于实证研究,以状态变化事件中核心图式的语义表达形式"UP"和"上"的认知理据为切入口,从可触性的语言表征层面探讨状态变化事件的认知机制。本研究发现,状态变化事件既是运动事件的类比性隐喻延伸,又是转喻延伸,隐转喻机制单独或共同起作用,共同作用成分偏大。 杜军关键词:事件结构隐喻 转喻机制 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及认知动因——以“抓”类动词为例 被引量:1 2018年 文章采用实证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人民日报》中"抓"类动词,探讨其表达"实现"意义的词汇化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词汇化模式多样化的认知动因。结果表明:1)"抓"类动词表达"实现"的词汇化模式呈多样性,可由卫星语素、并列或连动结构或动词词根编码路径信息[实现]。2)"抓"类动词14种词汇化模式呈现S-语言、E-语言与V-语言特征,总体趋势为S-语言>E-语言>V-语言。3)"抓"类动词呈现多样化的词汇化模式与概念化有关。 贾红霞 李福印关键词:概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