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10BBB022)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晓宇吴中波王晓朋万德慧唐晗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印迹聚合物
  • 2篇微流控
  • 2篇化学发光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印迹
  • 2篇分子印迹聚合...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传感器检测
  • 1篇毒死蜱
  • 1篇多残留
  • 1篇多残留检测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有机磷
  • 1篇有机磷农药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机构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教育部

作者

  • 5篇刘晓宇
  • 3篇吴中波
  • 2篇唐晗
  • 2篇程燕
  • 2篇孟超
  • 2篇万德慧
  • 2篇王晓朋
  • 1篇刘涛
  • 1篇姚鑫
  • 1篇邱瑾
  • 1篇刘幸
  • 1篇李景娜
  • 1篇朱雨田
  • 1篇李梦琦
  • 1篇赵丽敏
  • 1篇徐少华
  • 1篇戴艳
  • 1篇秦静
  • 1篇张璐

传媒

  • 5篇食品安全质量...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两种毒死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制备能特异性识别农药毒死蜱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研究其识别机制,用于农作物中残留农药毒死蜱的分离富集及特异识别。方法利用沉淀法制备两种毒死蜱印迹聚合物,采用光谱手段、吸附实验和Scatchard分析等研究其结合机制。结果制备的2种印迹聚合物对毒死蜱有特异吸附,以甲基丙烯酸和2-乙烯基吡啶为单体制备的MIP存在两种结合位点。结论两种单体MAA、2-VP分别与毒死蜱以1∶3和1∶2配比结合,两种聚合物均可用于样品中毒死蜱的分离富集。
张璐邱瑾程燕赵丽敏吴中波李梦琦刘晓宇
关键词:毒死蜱分子印迹
基于体外消化模型的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生物有效性的测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体外消化模型消化液及固相残渣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方法.方法食品经体外消化模型处理后离心分为固液两相,分别经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HPLC检测两相中的PAEs含量,通过计算得到生物有效性值.结果该方法在0.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的回收率在70.38%~96.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用于食品中PAEs生物有效性的测定,同时为进一步进行PAEs暴露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秦静刘晓宇刘幸朱雨田孟超戴艳徐少华
关键词:生物有效性固相萃取高压液相色谱法
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化学发光标记物的合成及鉴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以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和鲁米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化学发光标记物,用于后续的二乙氧基类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方法取鲁米诺和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溶于二氯甲烷中,以三乙胺作为缚酸剂,冰浴下反应8 h后分出有机层,产物经柱层析纯化,即得到化学发光标记物。结果产物经紫外、红外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反应产物即为所需的化学发光标记物,产物在BPCL上进行发光特性测定,表现出较强的发光能力,最大发光强度达到9000 mV。结论本方法合成的化学发光标记物具有较强的发光能力,能用于后续的二乙氧基类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刘涛孟超姚鑫李景娜程燕刘晓宇
关键词: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鲁米诺
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微流控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莱克多巴胺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制备能特异性识别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 RCT)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s),将该印迹聚合物与微流控化学发光法结合起来,以制备高选择性的化学发光传感器。方法利用沉淀聚合法制备莱克多巴胺印迹聚合物,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法、吸附实验对其进行表征;以该印记聚合物为识别元件,以微流控芯片为流通反应池,并以化学发光仪作为检测器,通过流动注射分析法来检测猪肝和牛肉中的莱克多巴胺。结果在最佳条件下,测得莱克多巴胺线性范围6~960 ng/mL,线性回归方程为?I=4.8777C-9.7851, r=0.9907,检出限为0.83 ng/mL,对10 ng/mL莱克多巴胺平行测定11次,其RSD(相对标准偏差)为7.1%。应用该方法成功分析了猪肝和牛肉中RCT含量,回收率可达90.3%~99.8%。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样品前处理简单,能很好地用于食品中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
万德慧王晓朋吴中波唐晗刘晓宇
关键词:莱克多巴胺分子印迹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生物胺总量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建立快速地有效检测食品中生物胺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固定化的二胺氧化酶制成酶柱作为生物传感器的识别元件,将微流控芯片与化学发光仪结合作为检测元件,以鲁米诺-铁氰化钾作为化学发光体系,通过流动分析法来检测食品中生物胺的总量。结果当腐胺、组胺、酪胺浓度分别在3~500、2~100、3~200μmol/L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7.448X+408.93、Y=88.329X+997.13、Y=45.762X+1728.2,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6、0.9937、0.9907,检出限分别为0.7、0.5、0.5μmol/L。另外,本研究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最佳条件下对含有腐胺、组胺、酪胺的溶液分别测定7次,其RSD均小于8%,精密度较好;以腐胺为底物,连续通入鲁米诺和铁氰化钾溶液7次, RSD=1.66%,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将固定化酶保存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每10 d测定一次酶活,持续70 d。2个月内固定化二胺氧化酶酶活仅降低了15%,保存时间较长;将传感器用于检测猪肉、鲫鱼和葡萄酒中的生物胺总量,样品中三种胺的添加回收率均在90%~94%之间,回收率较高,适合检测总生物胺。结论此传感器的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食品中生物胺总量的快速检测。
唐晗王晓朋吴中波万德慧刘晓宇
关键词:生物胺二胺氧化酶微流控芯片酶传感器化学发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