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1ABB016)

作品数:5 被引量:77H指数:5
相关作者:康建雄白云山吴磊司丹丹朱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絮凝
  • 4篇絮凝剂
  • 3篇生物絮凝
  • 3篇生物絮凝剂
  • 3篇普鲁兰
  • 1篇短梗霉
  • 1篇絮凝机理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生活污水
  • 1篇生物降解
  • 1篇数学模拟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絮凝剂
  • 1篇铅离子
  • 1篇去除率
  • 1篇污水
  • 1篇离子
  • 1篇硫酸
  • 1篇硫酸铝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作者

  • 5篇康建雄
  • 2篇吴磊
  • 2篇白云山
  • 1篇李道圣
  • 1篇闵海华
  • 1篇刘俊良
  • 1篇朱杰
  • 1篇李静
  • 1篇司丹丹
  • 1篇孟少魁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物絮凝剂Pullulan絮凝Pb^(2+)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进行了生物絮凝剂Pullulan絮凝水中Pb2+的试验,探讨了Pullulan与电解质A lC l3的复合比、絮凝溶液pH值以及初始Pb2+浓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ullulan与A lC l3用量比为4∶1.1、溶液pH值为6.5~7.0、Pb2+初始浓度为10、25、60、100 mg/L时,分别投加8、25、40、80 mg/L的Pullulan,对Pb2+的去除率可达最高,分别为73.86%、76.30%、77.07%、81.19%。6次重复性试验表明Pullulan的絮凝效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康建雄吴磊朱杰司丹丹李道圣
关键词:生物絮凝剂普鲁兰絮凝铅离子
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处理渗滤液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通过试验对生物絮凝剂(普鲁兰)和其它絮凝剂处理渗滤液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普鲁兰与硫酸铝复合处理渗滤液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普鲁兰与硫酸铝复合在处理渗滤液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其COD去除率80%,浊度去除率95%以上。
康建雄白云山
关键词:絮凝渗滤液生物絮凝剂普鲁兰COD去除率絮凝机理硫酸铝
水处理絮凝剂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39
2004年
研究并比较了硫酸铝等无机盐絮凝剂、聚丙烯铣胺等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普鲁兰等生物絮凝剂这三类(代)水处理絮凝剂的理化性质、絮凝特性、应用范围及主要优缺点;指出生物絮凝剂作为新一代絮凝剂的发展方向,具有极其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康建雄白云山
关键词:水处理絮凝剂絮凝
生物絮凝剂普鲁兰的发酵动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为了优化短梗霉生产的发酵过程,对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 ium pu llu lans)发酵生产胞外多糖(EPS)普鲁兰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得到了描述出芽短梗霉在30 L发酵罐中菌体生长,普鲁兰的合成及玉米淀粉水解物的消耗动力学数学模型和模型参数.实验和模型数据的比较结果证明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效果拟合良好,为普鲁兰的放大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康建雄孟少魁吴磊
关键词:普鲁兰出芽短梗霉数学模拟发酵动力学
高效复合菌群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研究了高效复合菌群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曝气条件下高效复合菌群对COD的去除效果显著优于不曝气的;高效复合菌群的投量、曝气时间、温度和pH是影响其降解效果的主要因素。
康建雄刘俊良闵海华李静
关键词:生活污水生物降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